武术是中华民族经过历史变迁创造的瑰宝,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武术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独具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化形态.武术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涉及现代学科的多个方面.所以,对武术文化进行研究,是科学研究武术的发展趋势.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便强调:“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在中国大江南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广东东江流域,武术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了较明显的岭南传统文化特色.东江流域特别是惠州地区武术历史悠久,曾一度影响大半个广东以及港、澳甚至海外.广东五大名拳即洪、刘、蔡、李、莫家拳以及蔡李佛拳、龙形拳、白眉拳等,都与东江流域有着直接的源流关系[1].在此情势下,学术界对于东江武术文化发展研究日益重视.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据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图书、史料等,资料主要来源有:中国学术期刊网、图书馆文献传递等.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支撑.
1.2访谈法
通过对东江武术文化的相关人士进行访谈,获取东江武术文化的相关信息.考察人物包括各个拳种的继承人,东江文化研究学者等.
1.3实地调查法
研究主要针对东江地区的拳种,传承地点进行实地调查,以获取各种武术相关的文化信息,主要涉及的地区有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石龙镇,惠州市小金口、河南岸、龙门县林村、惠东梁化镇、河源市和平县等地.
1.4逻辑分析法
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具体手段,对搜集整理出来的文献、史料等进行系统分析,对东江流域名拳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归纳,为本文构建见识的逻辑基础.
2结果与分析
2.1广东省东江武术文化的保护现状
2.1.1龙形拳的保护现状龙形拳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拳术之一,于19世纪末期,由惠州小金口人氏林耀桂所创,曾经辉煌一时,名震八方,林耀桂在当时被誉为“东江老虎”.龙形拳在清朝末期便十分盛行.清末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四起,军伐土匪经常横行七里八乡打家劫舍,处于无政府状态.金鸡村位于小金口西部的东江边上,人们以种植农作物和打鱼为生,是当时较为富裕之地,经常遭到土匪的滋扰,于是人民就自行武装,成立了护乡团.作为由东江本地人开创而影响最大的拳种,龙形拳的保护和传承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以作为东江龙形拳重要传承地之一的惠城区小金口金鸡村英头村民小组为例,据村民介绍,目前研习龙形拳的村民有100多人,并成立了惠城区龙形拳协会.2009年,小金口龙形拳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小金口被定为“广东省龙形拳传承基地”.同年,同样作为东江龙形拳传承地的惠东县梁化镇被评为“广东省龙形拳之乡”[2].与此同时,相关的保护条例和保护措施也由各级政府跟进.近年来,广东电视台、东江电视台等媒体的目光也相继投往龙形拳及其传承地,作了一些旨在反映其历史地位、影响和现实传承的节目.但另一方面,龙形拳的保护和传承也存在诸多不足.总的说来,似乎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势,即有关部门宣传力度很大,但是传承地和传承人得到的直接支持却非常有限.特别是在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方面,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很少.现阶段,各主要龙形拳传承地日常训练所用器械基本都是好几年前申报物质文化遗产期间所购置的,训练场地也多呈年久失修之状.因此,东江龙形拳协会会长林锦宾担心,在不久的将来,龙形拳将有慢慢在东江消亡的危险.像他这样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和地方有识之士都慨叹,如果龙形拳失传了,那将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毕竟这不仅是乡贤们传下来的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2.1.2李家拳的保护现状客家名拳李家拳是广东土生土长的拳术,发源于惠州城郊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镇).清乾隆年间,由河南岸火地村人李义拳师独创[3].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和广东流行的洪、刘、蔡、莫等著名地方拳种齐名,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曾经辉煌一时,名震八方.因习练该拳法可强身健体,故除在惠州城发展以外,还传播至河源、宝安、东莞、佛山、新会、花县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至此,李家拳在李义及其传人在惠州及各地开馆授拳的过程中,让李家拳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把李家拳传播到世界各地.作为同样由东江本地人开创而影响力仅次于龙形拳的拳种,李家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东江李家拳的发源地,2013年3月,惠城区湖山村米地村民小组挂牌成立了李家拳协会.此后,在东江市政府的支持下,李家拳的发展得以稳步推进.特别是在走进学校方面,李家拳陆续走进了惠城区河南岸辖区的6所中小学校.在这些学校中,为了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李家拳的练习中来,李家拳的拳师们和各校体育教师一起合作,编排了一套简易的李家拳操,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李家拳套路的练习,以便从中挑选苗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4].但是,李家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于龙形拳的问题.正如米地村李家拳协会会长李子兴所言,目前李家拳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练习场地陈旧破烂、训练人员不足以及活动经费紧缺等.除了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商业演出以外,李家拳的拳师们缺乏固定的经费收入,这已经成为掣肘该协会发展的瓶颈,使得该协会的运作越来越难以为继.李子兴还说,李家拳武术馆教练虽有10多人,但真正能执教的只有3人;这10多名李家拳弟子,都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从事着各种工作,全身心教拳不太现实[5].练武人才的缺乏,也让他们感到该拳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沉重的压力.2.1.3白眉拳的保护现状在民国时期,东江白眉拳名师张礼泉便名震岭南拳坛,曾挫败多派拳师,有“南张北柳(柳森严)”之说,与林耀桂(东江龙形拳)、林荫棠(莫家拳)、赖成己(老洪拳)、黄啸侠(罗汉拳)等南拳名家齐名,被誉为“南方五虎将”.1950年,张礼泉移居香港,东江白眉拳也随之传播至香港.1964年,一代宗师张礼泉卒于香港,但他的弟子们继承其衣钵,继续在香港将东江白眉拳继续传承和发展,并扬名海外[6].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白眉拳现在东江地区并没有专门的拳馆和练习场地.据李家拳协会会长李子兴所说,现在在东江已很难找到真正的白眉拳派弟子,学过其中一两套拳的或许存在,但正宗的东江白眉拳已经在东江绝迹了.作为根植于东江而一度作为重要影响的地方拳种,东江白眉拳在东江的根脉传承已断,不禁令人唏嘘.近年来,尽管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奔走呼号,但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2.2广东省东江武术文化保护的缺陷
2.2.1高水平拳师后继乏人随着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老拳师们相继离世,在东江传统武术中,德、艺双修而堪称精英的拳师越来越少.现阶段,真正传承东江传统武术特别是三大本土拳种的拳师不多,其中精通这些拳种并完全能胜任于教拳的拳师就更少了.究其原因,首先是以教授受众相对有限的地方拳种为业的拳师普遍难以生存,他们要受到现代竞技武术如跆拳道和养生武术如太极拳等外来的受众更为广泛的拳种的冲击和挤压[7].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教授这些地方拳种的所得收入普遍太少,社团或拳馆能接到的表演项目也不多,难以支持社团和拳馆长期的运行.在此情势下,拳师们大都通过其他工作才能贴补生计,因而他们对地方拳种的教授大多是兼职或是义务的.这样的生活境遇和教授模式,显然难以充分调动拳师们研拳、练拳、教拳的积极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地方拳种领域的发展精进,当然也很难催生出高水平的精英型拳师.2.2.2保护形式单一与僵化现阶段,东江地方拳种的保护工作主要由部分拳师和地方政府承担.由于上述因素,拳师们对地方拳种的保护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则成为目前地方拳种保护的主角.地方政府对地方拳种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申遗以及申遗成功以后的相关工作中.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地方拳种的主要传承人每年都能得到由政府拨给的资助经费.成为“非遗”,当然对这些拳种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8].其一,目前,这些拳种的保护和传承过度依赖“非遗”经费资助,而政府拨给的资金又十分有限,这使得如何合理利用这些经费成为对拳种传承人能力的一种严峻的考验.其二,申遗过后,无论成与不成,地方政府的宣传力度都随之减弱,社会认知度也随之降低,如何继续扩大发展地方拳种成了传承人的又一个难题.其三,除了依托“非遗”的立项保护之外,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没能拿出其他有效的保护对策,难以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扭转地方拳种渐趋消亡的颓势.2.2.3重实践而缺理论东江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另一重要缺陷,便是注重实践,而缺乏理论.事实上,这也是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拳种的共性所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在传统武术的授受模式,主要通过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而完成,因而有文字或图片记载的武史资料相对较少.特别是地方拳种,在“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基本杜绝了文字传授的途径,从而为现代武术理论或体系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正如东江地区的情况,当今传统武术的传承很少有重视武术理论研究的,在众多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强调更多的是传承人、练武人数、表演或竞技成绩等,而武术理论的研究则基本没能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后,精通传统武术的人很少有具备较高学历或较高理论水平的;逆而言之,在具备较高高学历、较高理论水平的人中,也很少有精通传统武术的.这一点,成为掣肘包括东江地方拳种在内的中国传统武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广东省东江武术文化保护的对策
2.3.1拳师精英之救拳众所周知,要发展需人才特别是精英人才.在武术领域,既精于武术套路又精于武术理论的精英人才对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包括地方拳种在内,传统武术项目的发展离不开这种既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精英人才.正因如此,扶植其传承人长期是地方政府对作为“非遗”立项建设的地方拳种的主要支持点.作为地方传统武术传承的主体,这些人才是地方拳种传承、发展乃至创新的关键所在.面对传统武术项目后继乏人的局面,必须着力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尤其是既精于实战演练、又精于理论探研的精英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地方政府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促成以高等学院教师为代表的学者群体与地方拳种传承人的精诚合作.尤其是高等学院体育学院以武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部分教师,他们能够在理论上弥补过去东江地方拳种传承人的一贯不足.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双方的合作下,一批既精于武、又精于文的精英型拳师出现在广东传统武术领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2.3.2拳徒大众之普拳在传统武术推广的过程中,除了要发展有兴趣于武术的人群以外,还要注重培养“拳迷”即武术观众[9].现阶段,传统武术的发展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爱武之人为武狂热,二是不懂武之人嗤之以鼻.其主要原因,在于武术在其推广过程中,没有重视“拳迷”的培养.很多民众对于武术有很深的误解,认为武术不是打打杀杀,就是飞檐走壁,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武打影片中,很少人能在现实中欣赏武术的美感、哲学及其背后的其他内涵.在当今“拳迷”中,肯定蕴藏着习武人群的强大后备力量.当今社会,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能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自然就会逐渐被社会所边缘化.所以,在广东地方拳种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要开始重视并逐步展开“拳迷”群体的培养,以普及社会对这些拳种的认识,壮大这些拳种的社会基础,从而为习武人群储备后备力量.2.3.3拳术理论之传拳当今社会,社会大众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大多持无知和冷漠的态度,加上社会上对传统武术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了传统武术传承的困境.传统武术的传承除了技艺的传承,更要有科学的拳术理论体系的支撑.所以,建议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小组,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出版传统武术相关文集,对传统武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记录、分类、编目,对其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传承谱系、拳术套路等进行确认,对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出版传统武术的书籍或文字、图片资料文集,视频资料,网站,微信公众号等[10].开展传统武术研讨会和交流平台,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对传统武术的关注,提高传统武术的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小组还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传统武术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帮助,制定相应的拳术理论体系,为传统武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惠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候县军.师出少林成一派静似玉女动如龙[N].惠州日报,2019-07-15(A4).
[3]曾昭胜,黄鉴衡,钟衍星,等.广东武术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4]谭德军,包国滔.近代以来广东省东江流域李家拳源流考述[J].惠州学院学报,2018,38(6):119-123.
《武术文化保护现状与对策》来源:《惠州学院学报》,作者:谭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