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效产出会计作为当前广受推崇的管理会计体系,其中蕴含的先进管理思维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但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其理念与内涵。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两种典型体系进行系统的阐释、分析与对比,剖析其核心理念、框架和实施关键点,着重说明两者在价值理念和计量方式方面的差异,并从宏微观层面提出操作性的建议。文章研究既能够丰富管理会计的理论内涵,更为广大企业在具体实施管理会计时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有益参考,从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蓬勃发展。
1引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传统的财务会计侧重于回顾过去,主要履行反映和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面向未来,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在企业的运营管理实践中,传统会计报表以省略企业中间流程后得到的数字来呈现,无法具体说明当前企业面对的问题,管理者易于陷入提升局部效率的盲点而忽略了整体性与相关性,进而做出本末倒置或是对企业并无实质帮助的决策。管理会计理念的提出,则有助于解决传统财务会计的这一弊端,将会计从纯粹的财务层面上升到企业整体运营管理层面,因而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领域。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开拓创新,建构了以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效产出会计为代表的全新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我国企业管理者来说,面对舶来的错综复杂的管理会计新方法新理念,难免有目迷五色、无所适从之感。因此,有必要对阿米巴经营会计与有效产出会计这两种典型的管理会计体系进行系统的阐释、分析与对比,剖析其核心理念、框架和实施关键点,说明两者在价值理念和计量方式方面的差异,并从宏微观层面提出操作性的建议。相关研究既能够丰富管理会计的理论内涵,更能够为广大企业在引入管理会计时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有益参考,从而引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蓬勃发展。
2两种体系的基本理念与框架
2.1阿米巴经营会计
阿米巴经营会计源于日本京瓷创办人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经营模式(AmoebaOperating)。该模式将企业分割成如阿米巴般的弹性团队,每个阿米巴单元作为独立运作的小型利润中心,各为主体,负责自身经营决策与盈亏。而每个阿米巴必须满足的三大原则是:每个阿米巴必须是能够独立作业的跨功能单位,能够明确掌握作为阿米巴的收入与支出,每个阿米巴不能够违背组织的整体运营策略。阿米巴经营会计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单位时间利润制度作为统一评价基准,将时间的因素融入管理,鼓励员工发挥创意改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是阿米巴经营体现单位时间所产出的附加价值的会计体系,也是落实其理念的关键点,具体做法是(以制造部门为例):从生产流程中的前一个阿米巴组织买入原材料,再把加工后的产品卖给下一个阿米巴组织得到销售额,扣除阿米巴成员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发生的各项经费,计算出附加价值,就可以得出每个阿米巴组织在每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具体计算公式为:生产总值(E)=销售总额(内部销售额+外部销售额)-内部采购额;附加价值(G)=生产总值(E)-扣除额(F,除人工费以外的相关费用);单位时间利润(I)=附加价值(E-F)/阿米巴组织成员总劳动时间(H)。阿米巴经营会计以单位时间利润作为共同计算基准来评价各阿米巴组织的生产率指标,以平均劳动薪资作为盈亏平衡点,若单位时间利润≥平均劳动薪资,则视为组织有效率,反之亦然。由此可以找到各组织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绩效。
2.2有效产出会计
以色列管理大师艾利•高德拉特博士提出的限制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TOC)认为:包含任何企业和组织在内的各种系统必然存在一个或多个限制,否则它就能产生无穷大的产出;而要提高某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其各环节各链条所面临的种种限制,只有找出妨碍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限制条件,并在短时间内落实消除或改善这些限制条件的办法,才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产出。基于限制理论框架的有效产出会计,其核心思维是以消除生产中的限制瓶颈来提高整体系统的产出。有效产出会计将企业的收益和成本归纳成三类,即有效产出、内部投资和运营费用,其具体计算公式为:有效产出(T)=售价-总变动成本(材料、佣金等);内部投资(I)=存货+机器设备+建筑物厂房+土地+其他相关资产;运营费用(OE)=企业运营必须支付的各类开支之总和。在企业财务绩效评估中,有效产出会计主要基于净利润、投资报酬率和生产率三个指标来考察,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净利润(NP)=有效产出-运营费用=T-OE;投资报酬率(ROI)=净利润/内部投资=(T-OE)/I;生产率(P)=有效产出/运营费用=T/OE。有效产出会计认为,提高有效产出是增加净利润的有效方法,其次才是减少投资和运营费用,通过上述指标可为企业提升整体运营绩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实际运作中的最优情况是,企业有效产出增加,且与投资和运营费用比率为正值。
3两种体系的对比分析
3.1价值理念的差异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限产出会计在价值理念上存在着核心的差异,本质上可以归纳为“成本观”“时间观”和“产出观”。传统财务会计实际上建立在完全的“成本观”基础上,期间的生产成本完全被分摊到产品上,以局部思维看财务数字报表决策,没有考虑数字背后隐藏的种种因素,因此容易造成预期与事实的落差。而阿米巴经营会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利润中心”的“时间观”。阿米巴经营会计确立与市场挂钩的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把时间的概念引入到核心指标中,从避免资源浪费、高效创造价值的视角来分析。各阿米巴作为利润中心遵循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时间最简化的经营方针,如果单位时间利润低于单位时间劳务费,就视为阿米巴亏损,反之亦然。有效产出会计认为,企业经营者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往往倚赖传统财务与绩效指标,忽略整体有效产出受瓶颈因素的制约,导致落入局部最佳的错误思维之中。因此,该体系强调“局部最佳并不代表整体最佳”的“产出观”,重点关注运营体系中的各个瓶颈对组织整体以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强调针对相关瓶颈进行不断改进,实施持续的规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整体的有效产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价值理念不同,企业在评估导入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限产出会计的时候,如果没有夯实正确的经营哲学,并让全体员工都拥有相应的价值理念和运营思想,一味盲目导入的话,反而可能形成各自为政的利润中心,造成组织资源的内耗。
3.2计量方式的差异
在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结构中,其计量主角是产品(物),关注焦点在于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成本上,包括各类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在阿米巴经营会计中,主角是营收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时间最简化的各个阿米巴成员(人),焦点在于阿米巴组织创造的附加价值。但在追求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阿米巴经营会计并不将削减人工费用作为提升效益的手段,重点考察影响劳动效率的“总劳动时间”,因此将人工费用列为固定值,不列入核算之中。有限产出会计则从产出、投资、运营的系统性视角进行考量,立足于“整体有效才是真正有效”的出发点,强调整体有效产出的提升,更侧重整体考核有效产出以及基于投资的有效产出率、有效产出利润率等指标,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是对传统成本概念的颠覆与重构。而在存货方面,传统会计将存货列为资产,同时分担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变相鼓励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易于产生账面上的利润假象。阿米巴经营会计则规定了存货的公司内部利率高于市场水平,因此生产部门不能无限制扩大生产,销售部门也会合理控制上游订货单,有效避免了长时间的存货积压,进一步促进销存的有效循环。有限产出会计认为产品完成销售才能核算为有效产出,且生产过程中非直接材料以外的支出均视为期间费用,因而重点放在通过有效产出的提升来降低库存与营业费用,这一点上其与稻盛和夫以现金为本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4启示与建议
国内外优秀企业的运营管理实践表明,将管理会计引入财务和管理工作中,对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至关重要。前文分析认为,无论是阿米巴经营会计或是有效产出会计,或者其他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平衡计分卡(BSC)等管理会计体系,其目的都并非要取代传统会计的基本功能,而是基于传统会计在管理实践中暴露的薄弱环节,通过更合理的分析视角和更优化的分析模型,为管理者提供更全面与更合乎实际经营状况的绩效衡量指标和决策建议参考,有利于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效能、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实际产出的最大化。企业在实际应用阿米巴经营会计或有效产出会计等先进的理念方法时,在宏观层面,建议企业应当各取所需、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陷进决策的盲目,不囿于视角的偏狭,不落入局部的迷思,兼收并蓄不同体系的管理精髓,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案,就一定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系统提升和整体发展的健康永续。而在微观层面,由于新的管理会计框架与传统财务会计体系在思维模式、核算口径、数据采集、分析运算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加强执行力的培育,既要狠抓员工思想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又要做好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等信息基础架构的优化,才能为更好地实现管理会计应用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邹杜,闫雨.关于阿米巴经营实施的会计思考分析[J].时代经贸,2018(15):74-75.
[2]林杰.基于阿米巴经营模式下的管理会计实施研究———以Y公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195-196.
[3]许玲玲,马婉芳.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会计,2018(8):44-47.
《经营会计与有效产出会计比较分析》来源:《中国市场》,作者: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