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困境主要包括影视专业缺少办学特色,课程定位不明确和影视专业人才就业困难,阻碍其专业发展等两方面,严重阻碍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可持续性与高效性发展。所以,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职院校影视专业长效发展,是相关高职院校应加以重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对影视行业发展态势与前景进行全面了解,对影视专业人才需求标准进行研究。并将其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困境进行解决与处理。从而,依托于更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等,不断完善与丰富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教学体系吗,生成更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强化影视专业学生市场竞争优势。
一、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困境解析
(一)影视专业缺少办学特色,课程定位不明确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设立时间比较晚,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尚未发展完善,学科建设较为薄弱,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未根据影视专业学科特色与影视市场用人需求等,结合建设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故而导致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缺少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也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而高职院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实际影视市场需求相脱节,也会导致本专业学生毕业后或就业时难以适应影视企业和市场的变化需求,出现与职业供求不匹配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使其在设置影视专业课程体系时,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的设置往往会高于实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教学课程内容与课时普遍会大于实践教学课时,故而导致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分散陈旧、实践内容单一枯燥、实践形式少之又少等现象,不符合现代化影视专业学生发展需求。除此之外,由于影视专业属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课程定位尚未明确,大部分影视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调过来的,或者是刚大学毕业就直接加入影视专业教师行列。
(二)影视专业人才就业困难,阻碍其专业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影视专业从一开始便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学校所垄断,除了这些专业学校之外,极少会有其他学校开设影视专业,但是,近几年伴随着影视行业在我国经济市场发展中越加受欢迎,使我国各大高校、高职院校等逐渐意识到影视专业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所以相继在校内开设影视专业,力求促进自身办学成效的提高与可持续性发展。从这一研究论述上来看,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开设晚于北京电影学院类专业院校,所以从生源起跑线上就失去了发展优势。但恰恰相反,因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开设影视专业时,所配置的相关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内容等各方面与其他专业类学校并不相同,专业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于技能的培养和艺术潜能的开发,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影视专业人才艺术层面与理论层面的培育。但是,虽然从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毕业的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艺术能力与理论知识与其他专业类学校毕业的学生相比更占据优势,市场竞争力更强,但由于高职院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未涉及到影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与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培育,使其难以培育出技术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深化影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多方位建设影视专业实训基地深化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多方位建设影视专业实训基地,可通过加强与相关影视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通过增强对此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购入一批先进的影视行业实际操作设备设施,引进一批优秀影视行业人才,在校内组织搭建影视专业实训基地,通过“一对一,师徒制”的形式,完成校内实训活动。校外实训基地则可通过与影视公司、电视台及影视剧剧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平台,并通过构建“1+1”的双元制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本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学习的同时,还可到这些影视公司中参与实际的影视制作、影视作品营销等工作当中,提前了解到毕业后所需要涉及到的岗位工作流程与实际用人需求,以便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努力明确方向、目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影视专业与影视企业的“1+1”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不应局限于高职院校输送学生到企业,而更应该让企业走进校园,从而确保影视专业教学与社会岗位需求建立更紧密的连接。高职院校通过最大化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学校、企业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具实效性的实训空间。尤其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方面,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流程,促使学生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在建设影视专业实训基地过程中,应真正与企业进行深入且长期的合作。通过企业提供的资源,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影视项目拍摄中。这样,不仅可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帮助学校进一步了解市场对影视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以此,对影视专业教学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效连接。基于此,可真正发挥实训基地教育价值与作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二)完善影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多角度开设应用型专业课程首先,高职院校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在完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尝试构建“理论课+专业技术课”的影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影视专业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模式,亦可称之为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即以“影视职业岗位群所必需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学科素质与关键能力”所构建的影视理论课,然后再结合“影视企业单位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所构建的专业实践技术课程体系,重构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现存课程体系。实现影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训练,又能在校内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就业岗位的职业体验与工作经历,使其在这种“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的培育中,逐渐成为影视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其次,高职院校在实际完善与拓展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对行业发展规律与前景进行动态关注,客观分析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将最先进的知识、文化、技能等融入到影视专业课程中。并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成长规律、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动态了解与观察,从而能够在影视专业课程体系中科学融入情感渗透、价值观教育,从心理层面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教师通过科学融入情感教育,赋予影视专业课程体系更加浓厚的人文属性,不仅可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他们对外界的感觉能力获得提升。这对于学习影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紧跟影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多手段实现影视专业国际化发展在我国影视行业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影视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发展也是必然趋势。所以,相关高职院校应明确认识到这一发展形势,积极利用自身教学优势及国际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平台与书刊等多渠道中深入挖掘实现影视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入学习研究国外处于学术前沿的理论资源。并鼓励影视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整合、处理和研究国外先进影视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将其吸收内化,用于扩充自身理论知识体系,丰富其影视实践经验等,争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能提升等多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同时,相关高职院校还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精品课程建设与新型教学方法等,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等,实现影视专业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培育出适应现代媒体发展的创新型、国际化高水平影视专业人才,以此来实现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为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例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将国外经典影视作品进行科学剪辑,并与我国影视作品进行对比。通过经典片段的汇集,使学生更能直观了解自身表演能力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的差距。在此过程中,教师引进先进的戏剧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国外优秀作品进行改编。通过更具有特色的舞台化呈现,使学生能在台词、表情控制、肢体运用等方面能力进行提升。并能够结合我国观众对影视表演的接受程度,对学生的表演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从而,真正利用优质资源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并最大化发挥国际资源优势,对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优化与革新。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影视专业的发展仍旧存在诸多阻碍,影响其发展成效,但是,只要相关高职院校积极深化影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多方位建设影视专业实训基地,重视影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多角度开设应用型专业课程,紧跟影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多手段实现影视专业国际化发展,便可有效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为其发展开辟新路径,推进其信息化、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澈,田钰滢,张敏.河北省高职院校广播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媒体融合和“互联网+教育”为背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2):170-171+173.
[2]夏双双.对高职院校影视类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为例[J].企业导报,2013(24):164-166.
[3]丁磊.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05):39-41.
[4]雷珺麟.<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专业建设实证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10:148-158.
《影视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来源:《戏剧之家》,作者:陈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