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对策>正文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对策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0-11-12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

  

  在教育领域中特殊教育尤为重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相比于其它教育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特殊教育针对的是听障学生,听障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在开展特殊教育时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听障学生来说,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加艰难,这需要社会各界格外的关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听障学生同样有权利享受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创新转变传统的特教模式,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更好的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和精力,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希望本文内容能为特教领域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同时也希望本文内容可以帮助特教教师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1]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教学技术缺乏创新性。当前特殊教育领域教学技术缺乏创新性,我国的特殊教育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适合所有听障学生的教育模式和系统,整体的发展起步较晚。特殊教育课堂与普通课堂有所不同,在特教课堂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及推广是比较艰难的,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难以立足。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度没有普通教育强,特殊教育的发展参差不齐,对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走向。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各种资源比较多,特殊教育资源也较丰富,各种特殊教育设施比较齐全。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特殊教育资源稀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资金不够充分,这就导致有些听障学生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特殊学生是比较小众的,我国的关注度较晚,近些年才开始关注听障学生的教育问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上缺乏创新性,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没有更多的特教资源供教师学习和参考,教师都在摸索的道路上不断学习。[2]我们知道听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较慢,固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从伦理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较难的学业失去信心和斗志,最终难以达成学习目标。其次,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中,但是在特殊教育中还没有得到普及,这一点也违反特殊伦理教育的理念,每个听障学生都有资格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当前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这也导致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难以普及。

  (二)缺乏先进的信息软件,信息素养不足。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于听障人士更应如此,特殊教育为这些听障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契机,面对社会压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难以开展,首先,教师缺乏信息素养。听障学生与普通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别,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上都不同,当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面对这种差异性,教师有时是束手无策的,从而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也有相应的责任,没有定期的为教师开展讲座和培训,没有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样会影响信息技术的使用。其次,学生缺乏信息素养。听障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受众者,由于信息素养的缺乏,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技术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想要在特殊领域里发光异彩,必须有相关软件进行支撑,当前特殊教育领域中相关的信息软件不足,对于普通学生使用的信息软件是不适用于特殊学生的,这也会影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稳定脚步。

  (三)学生比较特殊,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特殊教育针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听障人士,学生比较特殊,针对听障人士的基础设施比较匮乏。基础设施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和重点,当前特殊教育领域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信息技术的使用对相关设备设施要求比较高。我国的特殊教育投入资金有限,资金的短缺也造成基础设施的短缺,因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也有限。特殊教育的课堂相对于普通课堂比较单一,没有丰富的资源库供教师选择,无法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境比较单一和枯燥。另外一方面,听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程度不同,对于信息技术中的辅助资源理解不同,有些学生无法接受,但是有些学生可以很好的应用教学资源对自身进行辅助。对于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也是制约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3]

  二、改善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解决对策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听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比较难,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特教课堂更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4]针对当前现状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第一,教师要从主观上提升认识,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知,清晰的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将特殊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良好的融合,让特殊学生也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遵循伦理教育的高点。第二,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智力等方面有所不同,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认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最后,相关部门和政府要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加大资金的投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使特殊教育领域形成系统的信息化教育模式。

  (二)积极研发特教软件,提升特殊教育中的信息素养。当前特教领域最缺少的就是特教软件,对于适合不同听障学生的学习软件较少,大部分都是普通学生应用的软件,针对这样的问题要积极的研发特教软件,另外,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和教师都要改变原有的理念,第一,教师要明确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不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指导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时发现教师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第二,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遵循伦理原则,重点研发相应的信息软件,每个听障学生的身体情况不同,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不同信息软件,在开发信息软件的过程中,应形成特殊性的信息特征。[5]

  (三)针对听障学生的知识基础,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听障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针对听障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存在的信息软件是适合普通学生学习的,对于听障学生不适合,要想促进特教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另外一方面,听障学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形成需要良好学习环境的支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活动。针对听障学生来说,影像动画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效果,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6]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知:信息技术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的良好使用,可以促进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方式的选择,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理解能力。近些年,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学科领域,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听障学生有权利享受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特教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条件,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解决对策,希望本文内容能为特教领域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同时也希望信息技术在特教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周秋华.大数据时代视角下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J].科技广场,2017(5):148.

  [2]王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信息化新生态发展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31-33.

  [3]郭炯,何亚会,钟文婷.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个案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3):53-59.

  [4]路荣喜,孟祥友.以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的现代化[J].现状特殊教育,2014(7):21-22.

  [5]杨宁春,李凤琴.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J].中小学特殊教育,2011(5):7.

  [6]文剑平,孙祯.和谐教育:信息无障碍与网络教育整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3):40-45.

  作者:谭艳超 尚晓丽

  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发展对策相关推荐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及其融合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