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重点工程,在雨水冲刷、河道沿线生活及工业垃圾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河道被污染、阻塞的概率增加。近些年国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水利工程建设时河道治理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1工程概况
高台县六坝至双丰段河道治理工程于2015年3月15日开工建设,根据工程资金到位情况,分期建设,于2016年11月20日完工。施工过程中,根据河道走向及堤岸实际情况,部分地段裁弯取直、岸线变化,按照批复的建设规模完成了建设任务。主要完成了以下建设内容:在黑河干流高台县六坝至双丰段21.43km河道范围内修建堤防12.7989km,其中:左岸4.8415km,右岸7.1738km,加高防洪堤0.7836km。新建排水涵管8座,完成堤防绿化灌溉系统,新打机井1眼,埋设管道5.737km,各类管件2505个。
2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2.1有益于维持生态平衡
有序、有效落实河道治理任务,有助于强化河流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前期被污染河流的运转状态,维持水内生物和非生物在数目上的动态平衡关系,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使水生物种数目快速增长[1]。
2.2加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河道被有效治理后,当多雨季节来临时,洪水会被及时倾泻出,进而减少或规避了洪水漫布整个农田、村庄等情况的发生。良好的河道治理是增强水利工程浇灌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够增强水利项目的蓄水能力,迎合干旱少雨季节农田生产用水的现实需求。在城市内水资源供应量不足时,经河道治理后取得的健康水体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现实需求。河道治理也有益于改善周遭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提升植被的覆盖率,强化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更具观赏性,优化城市整体环境质量[1]。
3河道治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3.1严格质量管理体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为保证项目管理质量,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工程监理以及合同管理制度等,力争以制度为支撑约束施工行为,从根本上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针对整合至国家及区域基本建设计划范畴内的水利工程,均要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法人对工程项目负主要责任。项目建设阶段推行招投标制,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开展招、投标活动,彰显“公开、公平、公正”与诚实守信的建设理念[2]。项目法人委托有水利工程监理资质的专业监理单位负责完成项目监理任务,监理内容有施工合同实施、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造价成本等。要严格秉持“信用至上”的原则落实项目勘察、施工以及建材购置等工作,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签署合同。
3.2控制施工质量过程
在落实、实施、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推行成效方面,施工方肩负着重要职责,施工方全体职员应明确质量安全意识,在各个环节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真正落实“谁指挥生产,谁操作,谁负责”的产品质量管理规则。严格依照水利项目建设相关文件条例、质量规范要求、检验标准等组织生产活动,不定期前往一线开展生产过程督查、测评工作等,依照日、月、旬对施工队项目建设质量作出深度剖析,按照一定周期组织项目建设质量研讨会议。监理方全权代表建设方监管项目建设质量,自觉肩负监理责任,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测等诸多办法检测工程建设质量,协助施工方及时解决质量缺陷[3]。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滋生出的重大质量问题,监理方一定要及时、详实的将其反馈给建设方,并加大现场保护力度,落实摄像、主要数据记录等工作。建设方应落实前期策划工作,预估对水利工程施工期、投用期质量形成负面影响的各类因素,力争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决策工效。加大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资质级别、实践经验以及声望等考察,签署项目合同时,一定要清晰设定质量条款及相关责任,针对大型技术方案、设计文书、施工组织规划等,加大评审力度,加大计划执行阶段的质量调控。明确项目施工质量管控程序以及需主动加以调控的影响因素,健全质检组织,促进项目参建方之间协调运作工程。严抓质量“检验关”,认真落实标准的检验方法,严格依照规范要求组织验收分项、隐蔽式工程,加大质量问题报告的审查力度,定期参加质量监理汇报会。若工程建设阶段发现质量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组织专人现场调查剖析质量问题诱因,严格依照质量管理规范审查监理、施工方工程问题报告及处置方案报审单填写情况。
3.3验收管理控制
待河道治理项目完工以后,要依照勾画出的项目竣工图纸全面采集、梳理施工记录,客观评估项目质量,针对不达标的项目,严格实施返工制度,返工修复费用由项目实施单位承担。针对完工验收工作,建议在建设项目整体结束并符合一定运转条件后1年中开展。针对不能如期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若能获得完工验收主持单位的允许,则可以适度延长期限,但要求延期≤6个月[4]。过期依然无法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要求项目法人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呈递专题报告。
3.4后期维护管理控制
河道治理任务落实后,为保证项目运行阶段能实现预设目标,维护河道及配套建筑物均能在较长时间内常态运转,应依照相关规范程序落实调度、维护管理工作,并加强广大群众宣教力度,阐述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安置标志栏,力争最大限度维护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加大河道管护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广力度,比如采用计控设施与节水技术等,整体提升河道项目管理服务水平。有针对性的整改河道土壤条件,提升植被覆盖率。结合水利工程运行实况,于河道区建设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压缩河道运维管理成本,优化后期管理工作。
4结束语
河道项目治理一方面有益于强化我国水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程;另一方面能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大河道治理项目的质控力度,严格依照有关规程落实后期管护工作,在多种措施的支撑下,顺利达到河道治理的预期目标,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促进自身效能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白超.赤水河滨南路段河道治理工程生态防洪堤设计[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0,(4).
[2]成晔波,蒋立新,周剑.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
[3]夏志博.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下水,2020,(2).
[4]李宏伟.优化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研究[J].河南科技,2019,(34).
《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及质量控制》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作者: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