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理论>论紫砂壶“传炉”的造型艺术和陶刻之美>正文

论紫砂壶“传炉”的造型艺术和陶刻之美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1-01-06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传炉》采用了传统的造型设计。集合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丰富文化的内涵于一体,这把壶的壶身借鉴古代青铜器的造型,以方器为基础,但是方中带圆,没有棱角。与普通的方器相比更增加了圆润之美。。三弯流壶嘴曲折有致,与之相呼应的是圈把张弛有度,壶盖微微隆起,上面点缀的壶钮如同圆珠,四足为乳钉状,整器呈现出方圆相济、挺匀有力的特征。在我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结合了镶接泥片的方器制作技法和拍打成型的圆器制作方法,首先采用镶接泥片的方法制作胚体,然后用拍子将四周拍圆。这把壶的壶嘴制作颇有难度,事关整把壶的气势和整把壶效果的体现,三弯嘴本来就难度很大,还要去考虑到出水的流畅和断水时的爽利,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技艺基本功和对美学的认知。

论紫砂壶“传炉”的造型艺术和陶刻之美

  此壶的陶刻装饰更是一绝,采用翻开紫砂千百年的历史,我们清晰地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处不在。关于紫砂艺术的发端,据史料记载,是明代文人吴颐山和他的小书僮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学习的时候,小书僮龚春闲来无事,在寺内僧人的指点之下,根据千年银杏树的形态捏塑而成的供春壶,成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珍藏,龚春也因为供春壶的存世而名扬青史。随后紫砂壶在文人圈层逐渐地流行开来,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非常喜欢的饮茶用品,特别是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之下,紫砂艺术和苏州园林、苏作家具一般成为了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并且一脉相承地融合江南婉约隽永、清逸古拙的风格特点,成为了陶瓷艺术之中的一朵奇葩。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之中,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充分地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赋予了紫砂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和艺术性,特别是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许多的紫砂壶上面都有着陶刻形式的装饰艺术,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结语:我们每一位壶友都要珍惜手中的传炉壶,它不仅仅是一件喝茶利器,更是紫砂艺术的典型代表。

  了达摩静悟的画面,把达摩虔诚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用刀之细腻流畅,层次之泾渭分明,也是凸显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精湛工艺。从整体上来看此壶《传炉》,造型表现出了这把壶外面圆润光滑,内部粗旷的效果,再加上他的四足鼎立的势头,更加表现其稳重大气而又秀气。体现出他内敛的文人气质,受到爱茶人的追捧。,其中流露出来的艺术审美值得我们细细把玩和品味。“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

  关于传炉有着这样的解读,“何谓传炉,传者,动也;动者,水也;水者,智也。炉者,鼎也;鼎者,火也;火者,礼也。”由此可见传炉壶不仅仅是一把喝茶品茗的实用之器,更是一种礼器的象征。在众多的传炉壶型之上,陶刻装饰也是非常普遍,其中和佛教有关的尤其众多。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就把达摩的形态凸显出来,细细观赏,静坐打禅,一手捏佛珠,一手礼佛,脸部的塑造也是非常逼真,随着刻刀的深浅不一和分布疏密,把陶刻的技巧展示得无与伦比。从整体上来看此壶《传炉》,这把壶方中带圆,圆中喻方。侧面观之,壶体混元,俯视则是四方形,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融入其中。再加上陶刻艺术的锦上添花,可谓是难得一见精品力作。我们在用这把壶泡茶的时候,水汽慢慢地弥漫上来,像是早晨的袅袅青烟在壶中飘洒,古意盎然,就像是在梦境中。幻,令人爱不释手。

  《论紫砂壶“传炉”的造型艺术和陶刻之美》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作者:吴平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