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主持人的职业素养更是体现在对口语传播的运用上,优化的口语传播往往能够提升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在融媒体时代中,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注重主持语言的文化性、注重主持语言的规范性和注重语言主持的独特性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语言优化策略。
关键词:主持人;口语传播;语言优化
一、引言
由于时代与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已经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主要传播者,主持人的言语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其中有声语言类节目是主持人进行口语传播的主要平台,优秀的口语传播能力是判定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主要考核标准之一。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加需要注重对口语传播中的语言进行优化。
二、注重主持语言的文化性
语言作为主持人在进行口语传播时的主要载体。电视节目主持人通常在外貌以及电视画面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有声语言仍然是观众对节目的主要评判标准。节目主持人需要运用语言调控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节目主持人需要使用语言完成评说、采访、串联等一系列节目活动。语言就是主持人传播信息的桥梁。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中,也有因为主持人语言素养的问题影响到节目质量的情况发生。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文化内涵是电视节目质量的主要支撑。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语言引导舆论、营造节目氛围、控制节目进度。主持人是否可以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而观众能够从其中产生共鸣,都与主持人在口语传播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1]。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够在节目中显示出自身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节目中的现场采访以及问答中,都能够表现出其优秀的判断能力以及语言分析能力。例如董卿在主持朗读者时,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是一切的开始”,在节目开场环节她列举了不同时代不同方式的“遇见”。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等等,这些丰富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语言都是源于节目主持人常年的知识累积。主持人是传递节目信息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渠道。主持人的口语传播应用能力与观众对节目的兴趣有着重要的联系。只有激发观众兴趣、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情况来,才能够完成节目中的各个流程。但根据目前电视节目主持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有较好的口语传播能力,许多主持人都因为自身专业素养的缺失影响到整体节目的效果。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反应机敏、语言措辞精炼,他们总是能够精辟独到的进行点评,通过主持人的表现,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不但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领略到不同的风采。主持人作为语言文明的传播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还需要经常关注风土人情、史料传记等方面,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2]。深厚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是主持人在节目主持时的“工具”,还能赋予主持人浓厚的文化氛围。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主持功底体现在对语句的运用上,在节目中可以根据节目的氛围适当引用一些典故和名人名言能够有效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除此之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对语句的排列组合上。语句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逻辑的条理是否清晰等等,这些都是组成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关键因素。
三、注重主持语言的规范性
首先,在节目主持中进行口语传播要使用规范语言。我国自1959年2月9日起便颁布了关于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指示,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始推广普通话。1982年我国将使用普通话列入宪法,将规范用语提升到了法律高度[3]。而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作用,其口语的使用方式也会对观众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主持人更应该进行自我约束,规范自身口语用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保证是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来进行口语传播,做到字正腔圆、发音标准。并且在使用词汇时也要符合语言规范性,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要规范,并且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挑选到最具有价值和代表性的信息,尽可以避免使用网络用语以及方言,为观众呈现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节目。其次,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要能够通俗易懂。主持人所面对的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级的群众,口语传播具有较强的及时性的特征,因此,主持人在进行口语传播的过程中要遵守语言通俗易懂的原则,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且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包括网络用语),不为观众造成理解负担。主持人需要坚持口语通俗化,这样能够更便于观众的理解,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节目氛围。当然在使用通俗言语无法表达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在含义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带有典故的语言,为节目带来更好的效果。最后,有部分主持人对于规范化的语言有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口语传播中的个性化与规范化是对立关系。只有脱离规范化才能够使口语传播具有个性化,而这一认知也导致许多电视节目支持人的语言规范程度大幅度下降。有些节目的主持人更是在语言中夹杂着带有“港台腔”一类的词汇,又或者是夹杂着许多网络用语,在语句转换时更是忽视词句之间的连贯性与合理性。这些不遵循语言规范性的做法,看上去为口语传播增加了“个性化”,实际上是对口传播效果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4]。电视节目主持人追求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顺应新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但依旧需要建立在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营造主持人口语传播个性化的同时突显出口语传播的规范性。使用规范的言语进行口语传播是每一位节目主持人应当尽到的义务。普通话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语言,使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传播是主持人具有良好修养以及职业素养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当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传播,并不断推动规范化口语传播的优化与推广。
四、注重语言主持的独特性
电视节目的生命力来源于主持人的个性与风格。若是每个主持人都是同样的主持风格,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也不利于节目的长远发展。因此,具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不仅仅是节目质量的保障,更是观众所期望看到的。独特的口播语言正是主持人个人魅力的体现,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受到了其三观、文化素养以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个性化语言也会受到节目风格的影响,这也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必须与节目的风格相契合。主持人的口语语言应当具有积极性、审美性的,不能将个性化作为节目口语传播的目的,而是将个性化作为主持人口语传播能力的主要输出方式[5]。另外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能因为过度追求个性化而进入盲区,不能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持人语言的幽默性。风趣和幽默可以看作是言语智慧的体现。幽默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能够帮助主持人活跃并带动节目氛围,无论是多么优秀的节目都需要一点“幽默”来进行调味。近些年来有很多节目邀请相声演员以及喜剧演员来作为主持嘉宾,例如郭德纲、黄渤等等,他们风趣幽默的语言都为节目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幽默不但能够活跃节目氛围,还能够化解节目尴尬。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出现口播失误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在出现失误后进行巧妙地化解则是一门学问。例如何炅在主持幻乐之城其中一期节目时,由于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了穿帮的情况,这样的舞台失误险些让演出嘉宾当场哭了,这时何炅就非常巧妙的化解了现场气氛,让被感动到的观众举起左手,认为穿帮的观众举起右手,对于不介意此次失误的朋友请鼓掌,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过后,现场回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顺利化解了现场的尴尬。其次,主持人的语言审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主持人是否将真实的情感、语言融入到节目中息息相关,只有富含情感的节目才能触动观众。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也应当将自身的情感与现场氛围和观众的情感相融,用自身独特的语言来打动观众。主持人的言语需要具有理性、沉稳,更要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以犀利的目光剖析事件背后所蕴含深刻道理与含义。尤其是在大型事件的播报中,主持人更是要以沉着冷静的心态来进行报道。最后,主持人需要具有个性化。个性是电视节目创作的灵魂所在,如果主持人的语言不具备独特性,那么电视节目的创作也就不具备生命力,更没有创作价值,不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与青睐。优秀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说过“主持人到最后拼的是人格与个性。”这也表示了风格独特、充满魅力的语言正是主持人在主持中的个性化表达,也是观众观赏节目的要求,更是衡量电视节目口语传播质量的重要测量标准。个性化的语言是主持人的独特主持风格,体现出了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以及自我价值观念,表现出了主持人对事件独到的见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除此之外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还会受到节目类型以及大众审美的约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个性化必须与节目风格相契合,也需要符合观众的语言习惯。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是为了构建一个具有规范性、健康且富有审美的节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节目主持人在口语传播以及语言运用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应当做到与时俱进,需要积极探索语言的使用规律,熟练掌握语言技巧,不断优化自身的语言应用以及语言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浅谈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品位的提升[J].现代农村科技,2018(12):105.
[2]张璨.情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J].传媒论坛,2018,1(19):141.
[3]杨芬.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融媒优化策略[J].青年记者,2019(08):61-62.
[4]王雨佳.浅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表达[J].新闻传播,2020(04):77-78.
[5]邱蔚.网络环境下音视频节目口语传播的特征与价值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6):74-77.
作者:孙贺
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传播语言优化策略探讨相关推荐广播媒体主持人节目的话语互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