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学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有的生产活动均起源于消费行为。没有人类对产品消费的迫切需求,就没有实体企业对各种产品的紧密供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创造了生产而不是生产创造了消费。同样道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消费精神、消费计划、消费偏好、消费心理、消费伦理、消费意识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变化。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税收实务(第 2 版)》一书,不仅对会计工作的操作细则和操作规程进行了研究,而且提出了与税务管理密切相关的三种文化,即“节约型消费文化”、“奢侈型消费文化”和“中性消费文化”。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主要存在三种会计核算体系,即生态型会计核算体系、粗放型会计核算体系和法治型会计核算体系。
《税收实务(第 2 版)》一书,注重实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依法纳税的实际操作流程和细则,总体包括税收基本原理和知识解读、土地增值税征税额度和征税时间限定、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的征收和贴现问题、财产行为税的纳税级别与种类、无抵押式贷款扣税原则和额度规定、企业无形资产纳税规程、电商企业跨际交易平台征税原则和税后分割、结构性和半结构性金融理财产品纳税原理、房地产企业缴纳税收的法治依据和法理情结、个人增值税合理规避机制及操作注意事项、财产税和遗产税征收比例及国际经验等 8 章 24 节组成。作为教育部拟定的规划教材,该书既可以作为高校税务管理专业的公选课教材,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食品卫生专业、食品包装企业、食品检验企业、食品出口企业的指定教材或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广大税务管理工作者的普及性读物。
中国是世界上税务管理体系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与此相适应,中国食品包装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是极为全面和系统的。总体看来,消费文化对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淤节约型消费文化必然导致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精益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在一个广泛提倡“勤俭节约、省吃俭用”的文化氛围里,所有的个体都会将“少花钱多办事”作为基本的行为理念,对于食品包装企业来说就是以最小的会计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换取最大的会计收益和企业利润。节约型消费文化起源于中华民族“节用而生、会用则存”的民生文化,主张家庭会计核算的精准化和单笔支出的科学化,是当今世界精益化管理的模板和典范;于“奢侈型消费文化”必然导致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粗放特征和过度取向,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曾几何时,中国是欧洲奢侈消费品市场上的最大买家,到欧洲旅游过的人都知道,法国巴黎奢侈化妆品消费收入的 30%来自于中国消费者。对于特别注重食品外包装的欧洲商家来说,中国式的奢侈品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欧盟国家产业内需的“马车”。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食品包装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如何赚取技术性的专利收益,而是大力推广“生态型消费”理念。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食品包装企业的会计管理部门更应该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和流向。对于那些借助国家公权力进行“组织外创收”和“隐形福利”的企业,要进行坚决的整治和法律约束;对于拒不执行节约型财政政策的食品包装企业,要推行财务紧缩的政策,加征环境污染治理税和生态补偿治理税;对于推行生态型消费文化的食品包装企业,要进行税收优惠和个人增值税减免,保证企业每一笔会计核算资金落到实处。盂大力推动“中性消费文化”,营造新时代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包容性氛围。所谓“包容性会计”是指食品包装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推行的“经常性账务包容”、“资产评估包容”、“定价机制包容”、“税前扣除包容”、“资产清算包容”和“风险管理包容”等会计核算框架体系包容。“会计包容”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最先提出,林达尔指出“会计包容”是一种 “拥挤性的准公共物品”。也就是说介于“奢侈型消费文化”和“节约型消费文化”中间的“中性消费文化”代表着人类消费习惯的基本走向,指引着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模式和走向。
《消费文化对食品包装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作者: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