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五大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检验专业各门课程中与临床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1-2]。它以临床血液病为研究对象,以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检验方法为手段,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临床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实验依据[3]。《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重要内容是形态学,由于骨髓细胞分类复杂、病种繁多,鉴别难,需要大量的阅片实践,一直被学生反映是较难掌握的课程[4-5]。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为了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培育出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1改革理论课教学方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内容分为四篇:造血细胞及其检验、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其中形态学内容涉及三篇。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工作中,由带教老师按教学大纲要求,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课堂上采取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被动接受所传输的知识。而教师只能通过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推测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我们在理论课中采用了信息化教学工具-雨课堂,将“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教师在每堂课前向班级发布预习课件和预习测试题,学生在课前即可在手机上浏览本次课程内容,预习后在线完成测试题,教师得到测试题反馈后明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正式课堂授课中,学生结合接收到的PPT,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每页PPT下方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根据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选择。讲授时,学生还可以发送弹幕实时表达观点及想法。例如,在讲授粒细胞形态时,学生用手机同步观看PPT教学内容,细胞形态图片清晰度高于传统多媒体设备;教师可在每张细胞形态图片后设置多个选项发起投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细胞类型并进行投票;此外,学生也可发送弹幕对图片发表观点,师生进行实时互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既解决了大学生课堂沉默不积极参与教学的问题,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即时收到雨课堂发送的课后小结,其中包括学生签到名单、发起投票的数据及每张课件数据。根据数据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让教师了解本次课程哪些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到位,在课后或者下次课中重点再讲解,查漏补缺。
2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逐个讲解各系统、各疾病的血细胞形态,再由学生在显微镜下辨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被动,各系统间细胞形态容易混淆,易疲劳,并且分析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6]。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1)30人的实验组由学生自由组合编为5~6个小组;2)课前一周,教师发布学习内容(如某系细胞形态、病例等)、自学提纲等;3)学生小组轮流汇报,汇报组对学习内容查阅资料,自由讨论,做PPT课件,选出代表在实验课讲授;4)其他组学生认真聆听汇报,提出质疑,汇报组答辩;5)教师对汇报及提问内容进行点评、讲解、纠错,最终归纳总结,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6)在进行完上述活动后,各组继续镜下阅片,交互讨论。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发现了学生的价值,提高了实验课效率。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
尽管我们《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已经超过了1:1,但疾病种类多,细胞形态千变万化,即使一周安排2~3次实验课,也极易遗忘。为了解决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微信给学生推送临床血液学检验公众号及相关的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资源的补充,弥补了实验课学时有限的问题,学生们每天都可以方便直观地查看典型清晰的图片,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互动和交流。
4多元化考核制度
考试考核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反应老师教学成效的手段[7]。为更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客观、合理地评价学习效果,我们采取多元化考核制度。考核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15%)、实践技能考核(15%)、理论知识考核(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5%:主要根据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平时表现,如:出勤、上课情况、小组汇报、实验报告等。实践技能考核占总成绩15%:随机抽取已编号的1张血涂片,考试时间半小时,出具报告单;教师根据学生显微镜使用,报告单结论,文字描述等得出批改成绩;考试服从了随机公平的原则,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们对每次实验内容的掌握。理论知识考核占总成绩70%:是考核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考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其中客观题占分值的60%。
5总结
总之,我们尝试了一系列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的改革,学生们的综合成绩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仍然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优化教学理念与方法,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使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卢艳,韩海燕.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心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8057-8060.
[2]莫武宁,李山,林发全,等.LBL+TBL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9):1288-1289.
《《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来源:《继续医学教育》,作者:李海燕 黄君华 黄凤霞 贺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