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桩基施工工艺,采用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然后把破碎的岩土放进钻斗,利用旋挖钻机的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提出钻斗进行卸土,循环往复地取土卸土,施工到符合设计深度要求。该工艺对施工人员数量要求低,节省施工成本,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或者大型建筑的基础桩施工[1]。
1工程概况
工程为洋唐居住区三期保障性安居工程(A01地块)项目,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南部,总建筑面积143818.2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6649.51m2,地下建筑面积47168.7m2。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护桩为旋挖成孔灌注桩,桩径900mm,间距1500mm,桩长按不同的支护剖面12.7~18.7m。旋挖成孔灌注桩共284根,其中Φ1000mm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6700kN;Φ12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7500kN,主要布置于6#楼,桩长应按实际地质情况确定,终孔前请地质勘察部门进行持力层鉴定。
2施工工艺
2.1钻机就位
复核高层基础工程中的旋挖成孔灌注桩桩位,测定准确的标高,桩机准备就位。旋挖钻机应定位准确,水平垂直放置,确保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保持一致。为保证钻机的安全稳固,采取在机座、桩机下均匀垫枕木的措施。钻孔施工中保证桩机稳定性,防止移位或发生不均匀沉陷等现象。严格控制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偏差<100mm,垂直度偏差<1%,桩径偏差<50mm,沉渣厚度<50mm。竖向支撑体系施工前,仔细核对桩位、结构梁柱、剪力墙、核心筒等准确位置,影响竖向支撑桩的桩位时,及时进行设计调整[2]。
2.2护筒埋设
护筒具有固定桩位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引导钻头保持准确的方向,隔离地面水流,保证孔内水位始终比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高,保护孔壁不发生坍塌,保证施工成孔质量。护筒埋设应选用整体式壁厚4mm的钢护筒(如图1所示),护筒直径大于桩基孔径,上部设置1~2个溢浆孔,每节护筒长度在1.5~3.0m之间。在护筒的上部和中部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保证护筒刚度,避免使用过程中护筒发生变形。桩内的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以保证孔内水头达到足够压力。正确就位钻机后,保持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钢筋条的三线统一,控制护筒和桩位的中心偏差<50mm。然后采用吊车吊起护筒,正确就位后,护筒垂直压入土体。护筒埋设长度在填土、砂层和淤泥层的1m以上,注意杂物、泥水不可流入孔内。护筒埋设后,通过4个控制护桩引回桩位中心,保证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的重合。护筒外环采用无杂质的黏土夯实,如果土质不符合要求,可筑岛埋设提高水头压力,防止因土层不稳定产生的塌方等安全事故。水位涨落影响较多的灌注桩,护筒需要加高、加深[3]。
2.3钻机成孔
钻孔采用泥浆护壁,反循环钻进工艺,由泥浆泵管连接钻头上部,泥浆通过泵管压至底部,冲刷同时钻进,泥块制成泥浆溢出孔外,循环施工。在钻机成孔施工中,通过冲击高度、泥浆指标等参数调节控制成孔施工的速度,避免孔斜、缩颈等现象。同时,孔内泥浆的压力可以平衡孔壁压力和水压力,达到护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泥浆密度。成孔过程中,用水平尺随时观测,调整和控制设备的垂直度,随时观察钻头保径装置、直径及磨损情况,无法满足成孔效果时尽快更换。注意观察地层变化,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施工速度,成孔深度要求进入持力层深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4]。在施工现场挖钢质泥浆储备池,埋置于地下,大小是钻孔容积的1.5~2.0倍,需要良好的防渗能力。沉淀池旁设渣土区,采用反铲清理沉渣,保证泥浆的存储空间。泥浆采用水力搅拌器搅拌黏土、水进行造浆。要严格控制泥浆相对密度在1.05~1.10g/cm3,黏度15~20s,砂率≤5%,泥皮厚度≤2mm,pH值≥7。设置回收泥浆池回收护壁泥浆,泥浆沉淀净化后,送到储浆池进一步处理,加入适量火碱和纤维素改善泥浆性能,经测试合格后循环使用。在黏结性好的岩土层,采用清水旋挖成孔工艺,无需泥浆护壁措施;在易松散地层、地下水较多或孔壁不稳定等不利的施工条件下,采用静态泥浆护壁工艺,向孔内投入泥浆进行护壁。
2.4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分段进行,分段长度需要结合钢筋笼的整体刚度要求、钢筋实际长度及起重设备的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工程的灌注桩钢筋笼采用通长布置,主筋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主筋钢筋直径≤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主筋采用三级钢,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按36d计算。接头设置在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分,接头具体位置在桩顶向下5m区域内或桩底向上4m区域内。焊接采用的焊条应按母材的材质选用,工程采用E50型焊条。钢筋笼的制作、埋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100mm。
2.5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的安装采用吊机3点起吊,入孔时保持钢筋笼轴线重合,并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对准孔位稳定轻放,避免碰撞孔壁,操作一旦遇阻,立即停止并查明原因,吊装不能晃动或强行冲击下放(如图2所示)。在钢筋笼上设置垫块并焊接加劲箍,钢护筒上面设置型钢支撑,型钢支撑设置在钢护筒顶的枕木上,防止直接放在钢护筒上。
2.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施工中最后一道关键性的工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灌注桩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成孔完毕后间隔时间≤24h开始浇筑混凝土。提前检查漏斗、仪器、量具、导管等各种仪器设备情况。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为防止发生堵管,应保证合理的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桩底和导管底部距离0.25~0.40m,导管顶部的混凝土量满足首次浇筑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中0.8~1.2m的要求。仔细计算贮料斗容积,缓慢倾倒混凝土,避免产生高压气囊,施工时导管保持充满混凝土。为保证该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导管埋置深度。通常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1~7m,如深度>7m时容易造成钢筋笼发生上浮、堵管、埋管等不稳定现象,影响施工质量。起拨导管时,先测量混凝土浇筑高度,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导管实际埋深和拨导管长度。操作中要密切关注、定期检查导管埋深,应保持导管埋深为3~7m,缓慢匀速拔出导管。桩身的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浇筑,混凝土强度配比是在设计强度基础上增加5MPa。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连续进行,操作不可中断,每根桩的浇筑时间根据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调整,浇筑中断时间应≤30min。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记录,避免导管提升过猛或导管埋入过深发生断桩。工程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为使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工程设计等级的要求,需要严格控制最后一次的混凝土浇筑量,浇筑高度需要超过施工要求0.5m,超过部分之后可凿除。
3钻孔异常处理
3.1塌孔处理
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塌孔,应及时查明原因,对不严重的塌孔一般采用改善护壁泥浆、减缓钻进速度等措施处理,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改善护壁泥浆可加入干锯末,增大泥浆比重,改善成孔的孔壁结构,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40。钻头每次进入时,成孔速度要缓慢,在钻头完全进入后,再匀速钻到孔底,提钻速度严格控制在0.3~0.5m/s。如塌孔严重,可回填夯实后重新钻孔。
3.2缩孔处理
钻孔发生缩孔时,将钻头提到偏离位置反复扫孔,直到符合要求。如发生严重弯孔或缩孔时,采用小块石、卵石和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离处,填料沉实后再钻孔纠正。
3.3埋钻、卡钻处理
发生埋钻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成孔太多或在砂层中泥浆沉淀过快。卡钻原因可能是钻头底盖合拢不好、在施工过程中钻头底盖可能自动打开或在钻进时有异物导致卡钻等。发生埋钻、卡钻后,钻头周围沉淀泥浆形成侧阻力,因此处理时首先需要消除侧阻力后再处理,防止造成钻杆扭断、钻头受损等严重的事故。
4结语
实践证明,工程中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施工质量稳定可靠,科学运用该技术可实现短时高效、经济环保的应用价值。旋挖钻机成孔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各项钻进参数便于调节,适用范围广泛,在不同地质条件均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璐,孙维剑,代琦,等.钻孔灌注桩在地下淤泥层中的成孔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S1):195-199.
[2]赵建华.探讨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4(2):370-371.
[3]林凯鑫,秦桂婵.某深基坑旋挖灌注支护桩施工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16(12):52-54.
[4]林俊飞,张泽林,白宇.探讨国家图书馆后勤服务楼改扩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6):71-72.
《高层基础工程旋挖成孔灌注桩支护施工技术》来源:《福建建材》,作者:陈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