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及对策研究>正文

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及对策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1-05-29 所属栏目:新闻

  

  摘要: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设备更加智能化,用户获取互联网新闻内容更加便利、直观,网络新闻占据人们的视野。由于互联网信息把关机制不完善,新闻真实性无法保障,网络虚假新闻泛滥,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逐步显现。自媒体平台不断发展,人人都能发声,用户间的联系增强,新型“意见领袖”的强大影响力及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剧了网络虚假新闻的扩散、隐匿。本文分析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并探究应对措施。

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自媒体平台;传播

  一、引言

  首先,互联网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联网呈现的信息内容形式多样,更加直观,更能吸引用户。其次,用户可以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发表观点等,但互联网中的虚假新闻、谣言等,会对人造成负面影响。最后,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处理滞后,因此传播虚假新闻的成本低。对网络虚假新闻进行治理与监管,应对其传播渠道进行探究,明确其传播过程,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对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二、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

  “网络虚假新闻”为互联网新闻衍生出来的概念,是任何个人和机构以匿名或非匿名身份发布在网络上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新闻,其特征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传播内容丰富等。受互联网环境的影响,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者在不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片面追求高点击率,夸大新闻事实,捏造虚假信息,广泛传播虚假新闻。而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处理滞后,惩罚力度小,无法从源头上真正遏制虚假新闻的传播。另外,网络虚假新闻自身具有藏匿性高、删除速度快的特点,也为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1]。近几年,网络虚假新闻泛滥,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自媒体平台普及,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不仅限于专业媒体,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传播信息,都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发布相关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浏览、分享、评论。网络新闻更新速度快、内容广泛、形式渠道多变,新闻来源隐藏在网络之中,用户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判断力较弱,无法及时准确地辨别虚假新闻。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虚假新闻在受众中传播会消解新闻机构的权威,引起用户恐慌,形成不良的舆论与恶性循环,对营造健康公正的网络空间产生不利影响。

  三、自媒体平台的特点

  (一)人人能发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账号的普遍使用,使人人都拥有了能自由发表观点的平台。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将自己了解的信息内容发布到网上,或者分享、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内容。另外,移动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海量信息,碎片化阅读新闻内容。移动设备的兴起,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人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成为传播者,转发分享看到的内容,但受众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对信息的接受度不同,部分受众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导致一些能戳中受众痛点但真实性存疑的新闻在微信、微博广泛传播。首先,由于受众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对网络新闻内容的警惕性不高,极易传播网络虚假新闻。人人都是传播者,能戳中受众痛点、关乎生活实际的新闻转发速度往往很快,且传播范围广泛。其次,自媒体平台的很多传播者不是专业新闻人士,他们创作内容是为了吸引受众关注,从而获取点击率,通过截取真实新闻中的部分事实,在标题中使用夸张、新奇的词汇,或者直接编造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使网络虚假新闻在互联网中泛滥,扰乱了网络秩序。最后,用户受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影响,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缺乏思考,更容易相信互联网中点赞数多、转发量大的内容[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出于恐慌心理,以及对相关消极消息的盲目信任,大量虚假新闻传播扩散。2020年4月1日,名为“玛丽莲梦六”的新浪微博账号发布长微博,内容包括“某方舱医院1000人共用一个卫生间,有人在隔离的家中被饿死、怕传染家人自杀,以及居民在封闭期间的需求无法得到保障”等。虽然官方很快辟谣,“玛丽莲梦六”2020年9月也因寻衅滋事罪获刑6个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微博刚发出不久,就被大量转发扩散,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此微博账号借助自媒体平台公开传播未经验证的信息,在疫情肆虐的形势下,捏造了大量关于疫情的虚假信息,误导受众。而部分受众对网络上的相关内容缺乏辨别能力,被点赞量、转发量影响,进一步扩大了虚假新闻的传播范围。互联网的发展使生活更加便捷,智能手机为人人使用互联网提供了条件,适应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使用者年龄跨度增大。老年人在使用微信群、朋友圈等功能时容易被误导,部分公众号发布健康、养生等内容,新闻标题具有引导、夸张的特点,例如“震惊!”“惊天秘密”“癌症前兆”等,贴近生活,能吸引用户点击、转发,并引流到外部链接,从中获取利益。互联网使用人数增多,必须提高用户的辨别能力,使其有效识别虚假信息,避免虚假新闻的进一步扩散。科技进步具有两面性,自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发表观点、分享内容的场所,但其不可控性也大大增强,必须建立完善的平台把关机制,及时制止虚假新闻传播,加强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与监管,营造公正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关系网更加紧密互联网传播时代迅速发展,受众更习惯于在网络上了解世界,更倾向于通过手机了解新闻,网络新闻逐渐取代了传统纸媒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广泛,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新闻资讯类APP获取信息,但由于不同渠道的弱把关,新闻源头混在网络中很难查到,新闻的真实性难以确认,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使互联网环境恶化。互联网中的社交媒体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微信增强了熟人之间的黏性,微博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话题的用户提供了沟通渠道,因此用户发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网络虚假新闻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如果传播者没有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便分享、转发,那么自媒体平台中查看这些内容的其他用户也会相信这些信息,从而进一步转发。自媒体平台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人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关注不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对其发布的内容也比较信任,这对打击网络虚假新闻产生了不利影响。虚假新闻在朋友圈和关注人的微博里传播时,可信度大大提高,有时甚至涉及央视等平台,用户更加难以判断。2020年1月23日,微信群、朋友圈、新浪微博中都能看到白岩松将专访钟南山的消息预告,不少教师将其发布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班级群中,要求学生和家长准时收看。后被证实是虚假新闻。1月25日,经相关部门核实,此事系某学校老师将虚假信息转发到了微信群中,从而进一步扩散到其他地区。分析此事件可发现,疫情形势紧张,加之白岩松1月20日曾连线采访过钟南山,导致这则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从而实现了快速传播;而部分教师、家长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该信息,熟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了其可信度。自媒体平台用户黏性强,群体内部信息获取取向高度同质化。在微博、微信中,用户关系更加紧密,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单一,社交圈子固定,导致虚假新闻的传播扩散更为便捷,在固定群体中的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助推了虚假新闻的扩散。自媒体平台的新闻把关机制不完善,也是虚假新闻的生产、流动不受限制的原因。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手机分享信息代替了现实中的交流。网络虚假新闻利用用户的心理,捏造社会热点话题,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便利性发布、分享内容,使内容得到扩散。自媒体平台对网络新闻信息必须加强把关,及时制止虚假新闻传播。

  (三)新型“意见领袖”作用突出缺乏新闻意识的新型“意见领袖”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型“意见领袖”产生。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凭借发布的内容,将拥有相同爱好、共同看法的人聚集到一起,形成粉丝圈层,会影响部分受众对一些新闻的观点、看法。相较于权威媒体,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相信“意见领袖”发布的内容。部分知名博主对网络虚假新闻发表看法,或进行转载,会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因此,“意见领袖”不应该只追求粉丝数量与转载点赞率,更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2020微博超级红人节上,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8月,微博头部作者规模已突破100万,其中“大V”用户规模接近8万,微博上粉丝规模大于2万或月阅读量大于10万的头部作者规模突破100万,同比增长25%,粉丝规模大于50万或月阅读量大于1000万的“大V”用户规模接近8万,同比增长30%①。微博平台中的“意见领袖”规模体量巨大,阅读浏览量巨大,因此其发布的内容会影响大量受众。新型“意见领袖”对用户的影响力巨大,目前,微博“大V”、“10万+”微信公众号等都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些传播者为了获得关注,保持更新,遇到热度高、关注量大的话题会快速反应,重新排版发布,而关注账号的粉丝进一步浏览、传播该内容,忽略了内容的真实性,促使虚假新闻进一步扩散。“漩涡视频”作为西安商报官方微博,拥有91万粉丝,发布的短视频日均播放量接近1000万,在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情况下,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违规发布涉及疫情防控、房产销售等虚假不实信息,其次对账号评论疏于监管,存在众多有害信息。3月8日,西安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其负责人,要求该账号停止更新15天,并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旋涡视频”作为官方微博,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传播虚假信息,对发布内容缺乏审核,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新型“意见领袖”发布的内容传播速度快,关注用户会在第一时间浏览信息,并作出回应,因此,新型“意见领袖”应该提升业务水平,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互联网用户的使用年龄不断下移,治理网络虚假新闻迫在眉睫。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需要网络“意见领袖”的努力,作为在互联网中拥有影响力的博主,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仔细分辨网络信息,关注权威媒体信息,不对来源不明、真实性不确定的新闻内容进行传播。

  (四)不同自媒体平台的互通性在互联网中,不同自媒体平台互联互通,在使用户使用更加便利的同时,也为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用户会根据不同平台的使用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不同平台满足需求。部分用户阅读新闻内容后,会将微信或微博中的内容分享到微博或微信中。微博平台中能浏览的信息范围更大,用户可以获得不同账号、不同观点的信息;在微信平台中,用户浏览的信息内容更为集中,包括已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以及朋友、亲人在朋友圈中转发、分享的内容。微信用户黏性更强,多为家人、朋友等,而微博用户受相同兴趣爱好形成集体,容易对同一事件产生相同看法,这进一步加剧了虚假新闻的传播、扩散。将微博中的虚假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中,会导致其可信度进一步提高,将微信中内容的分享到微博中,会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围,导致虚假新闻在不同平台间自由传播[3]。自媒体平台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用户可以将关注的信息分享给其他用户。不同类型的信息在不同平台中的传播效果存在区别,在微信中由于平台设置,朋友圈的内容评论并非所有用户都能看到,只有共同好友可以浏览,而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受制作者影响显示,用户无法根据其他用户的反馈判断信息的真假。在微博中,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文章内容下方的评论,可以通过评论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作出大致判断,但应该注意,受“前十效应”的影响,用户会受前几条点赞量高的评论的影响。自媒体平台中信息的互相传播,扩大了用户的范围,信息会迅速推送到不同用户的界面,与话题不相关的用户也有可能关注该信息。不同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扩散程度也不同,不同平台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治理措施,减少虚假新闻的影响[4]。由此可见,对互联网中的内容进行把关尤为重要。互联网是一个整体,相较于普通新闻,网络虚假新闻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且因为自身特点明显,刻意迎合受众的需求,采用夸张的标题,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并产生转发、分享等行为。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需要不同平台相互协作,完善把关机制,快速作出反应,及时制止其进一步扩散。

  四、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隐匿性强,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新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为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其高速率传输、多形式传播等特点,可以找到虚假新闻治理的新路径。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能更快地掌握网络新闻的动态,依靠事前反应机制、人工和机器的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新闻的过滤把关。一旦在网络中发现虚假新闻,可以依靠算法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采取暂时删除或禁止访问等措施,遏制其进一步传播。对于无法准确判断的新闻内容,可依靠人工或大数据算法仔细核查来源,对新闻地点、新闻相关任务、传播者等进行核对,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法律法规是维护和谐社会的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对网络环境的治理也十分重要。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避免网络虚假新闻广泛传播的有力措施,要制定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使网络环境治理有法可依。

  五、结语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不仅仅表现在自媒体平台上,自媒体平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仍然十分重要。此外,互联网中存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虚假新闻,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弥补其不足,避免由于虚假新闻恶意引导等,出现不利于新闻环境治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子扬.网络环境下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范[J].传播力研究,2019,3(31):133.

  [2]王思聪.探究网络传播中新闻失实的原因和防范措施[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61-62.

  [3]马燕.网络时代下虚假新闻的起因及影响探析[J].传媒论坛,2019,2(04):80,82.

  [4]武莹.网络虚假新闻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J].新闻战线,2018(18):25-26.

  《自媒体平台与网络虚假新闻传播及对策研究》来源:《新闻研究导刊》,作者:程茜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