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这一概念第一次为人们所熟知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出版震撼了全球,该书引发了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同一时期,建筑师Paola Soleri将Ecology与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一个单词“Arology”,意为“生态建筑学”,建筑师们开始关注生态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1]。全球各个国家的建筑师们结合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建造了许多优秀的绿色建筑,如美国的The Bullitt Center办公楼、加拿大CAN-MET-MTL工业项目、美国The New School New York City学生宿舍等[2]。
绿色建筑即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建筑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关注。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重要城市,其绿色建筑的发展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 重庆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1、 政策标准的制定
重庆市属于国内较早开始绿色建筑研究的省市,从2004年就已经开启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并先后结合国家相应标准制定了符合自身地域特点的绿色公共建筑标准(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近些年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数量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从设计、施工、验收到最后的评价阶段都有完善的标准条例可供参考。
1.2 、重庆市绿色建筑数量及分布情况
截至2020年底,根据重庆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及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在综合设计、竣工及运行标准等方面,重庆市共有215个项目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一星级47个,二星级153个,三星级15个。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14年以后,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尤其是一星级和二星级项目的绿建数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但从2018年开始不增反降,且降幅巨大,另外,三星级建筑占所有绿色建筑比例不足7%,每年只有1个项目。
从图2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底,江北区绿色建筑数量居重庆市之首。另外,北部新区、巴南区紧跟其后,迈过了20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像大足区、经开区等区县绿色建筑数量仍然较少。
重庆市于2011年开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工作,前期发展较为缓慢,到2015年底,重庆绿色建筑项目总面积仅有1348万m2[4],而在2016年后发展迅速,2017年新增绿色建筑5706万m2[5],2018年新增绿色建筑6908万m2[6],2019年新增绿色建筑6841万m2,2019年城镇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更是达到了82.26%[7]。
截至2016年9月,重庆市绿色建筑面积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陕西(图3)。
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相关产业。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全市通过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1667.27万m2,通过竣工、运行评价项目占比13.9%[8]。
1.3 、重庆市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
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充分发挥领导职能,对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制定单位和企业以及建设方提供资金扶持,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表2列举了近年来主管部门对重庆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编研单位的资助情况。
重庆市住建委也确定了从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加强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提高建筑健康性能到落实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等八项具体工作,以此来确保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有效推进。
2 、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1、 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庆市绿色建筑起步较早,但是发展较为缓慢。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市相对于绿色建筑较发达的江苏、广东等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在行业内各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文献梳理,总结了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1、 管理部门补贴力度不够
从政府层面来看,主要存在对绿色建筑补贴力度不够的问题。2015年9月,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绿色建筑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仅获得金级、铂金级绿色建筑竣工标识的项目分别给予10元/m2和15元/m2的补助资金,对获得金级、铂金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按项目建筑面积分别给予25元/m2和40元/m2的补助资金。北京市的补贴标准为二星级标识项目22.5元/m2,三星级标识项目40元/m2,重庆市与之基本持平。而山东省二星级标识项目补助资金达到了30元/m2,三星级标识项目为50元/m2,上海市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更是达到了二星级50元/m2和三星级100元/m2,因此与这些省市相比,重庆市的补贴力度并不大。
2.1.2、 施工和监理质量不足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相关施工程序不熟悉、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沟通不到位,均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预期,这就要求监理单位在执行相应职责时严格把关,尤其是在进行一些隐蔽工程时,要保证工程质量。另外,有些开发商对绿色建筑存在观念上的误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简单的产品之间的堆砌积累,从而导致质量层面的不过关[9]。
2.1.3 、物业和业主使用不合理
物业管理人员缺乏绿色意识。绿色建筑不仅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体现绿色的理念,而且更要在时间更长的使用阶段遵循这一理念,有些物业管理人员无法做到节约资源,按需调节空调、暖气系统,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10]。
消费者也存在着认识不清晰、绿色理念淡薄的问题。虽然绝大多数人会出于健康问题关注绿色建材,但实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还是比较有限[11]。
2.1.4 、建筑居住环境不健康
当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建筑行业也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人在室内的时间占比大于90%,而在疫情期间,许多地区都禁止人们外出活动,在室内的时间就更长。尽管人们的居住空间和小区的环境不断提升,但是,密集的住宅条件并不能够充分保证居民的健康,与居住环境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真正健康的住房并不多见。因此,建造能够提升居民舒适感、幸福感的建筑就变得尤为迫切[12]。
2.2 、对重庆市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思考
2.2.1、 管理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重庆市对于施工企业的补贴与其他直辖市仍有较大差距,政府层面应该加大补贴力度。另外,政府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绿色建筑的推广,如减免相关绿色建材和建筑企业的税费;帮助相关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对于能源消耗较大和浪费严重的企业适当增加其税费收纳;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相关企业;强化绿色建筑市场的管理,积极引导绿色建材和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划。对于业主和消费者,政府也有责任对其进行绿色建筑的宣传,必要时,可制定类似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积极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2.2.2 、施工和监理单位加强质量管理
施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全寿命周期中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相关标准,将责任制落实到位。积极了解绿色建筑相关知识,从根本上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确保在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应要求,从消费者以及社会角度进行思考,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2.3、 物业和业主提高素质和健康意识
房地产企业、物业部门及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工作,增强消费者绿色行为意识。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学习相关知识,避免绿色建筑运营中的资源浪费。消费者选购房屋时,也应充分了解行业,在满足自身健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将绿色的理念贯彻始终,在使用建筑期间也应积极反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便改进。
3、 结语
通过对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重庆市绿色建筑前期起步缓慢,2016年后发展迅速,目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陕西省,但放眼全国仍处于中间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管理部门补贴力度不强、施工监理质量不足、物业和业主认知不合理的情况,重庆市绿色建筑行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结合重庆市地域特点和政策规范,重点解决相关问题,探寻具有重庆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晓敏.重庆地区绿色公共建筑技术效果后评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2]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评出世界十大绿色建筑[J].城市住宅,2015(7):87-91.
[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
[4]杨丽萍.重庆绿色公共建筑适宜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7.
[5] 重庆市2017年建筑业发展报告[EB/OL].(2018-05-09)[2020-12-05].5022aaea998fcd224049.html#.
《重庆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综述》来源:《重庆建筑》,作者:刘智勇,史靖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