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建筑科学>环境艺术设计在南阳东站中的应用>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在南阳东站中的应用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1-06-16 所属栏目:建筑科学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在设计时,可通过组织、围合等手段,调整建筑空间界面(外墙、内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的形态、色彩、质地等,达到艺术处理的目的;利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等的布置,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的造型及室内空间的氛围形成特定风格,符合设计意图,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针对人类生活设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使建筑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1,2]。

环境艺术设计在南阳东站中的应用

  1、 背景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铁站房的功能已不仅是满足铁路客运需求,更是城市形象宣传的窗口,承载着城市的人文风尚、凝聚着城市的精神面貌。以高铁站房建设为契机,发展以高铁站房为核心的高铁片区建设,可以带动该片区甚至城市的发展。要借助高铁站房制作出一张优秀的城市名片,环境艺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3,4,5]。以郑万高铁南阳东站为例,对高铁站房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进行研究。

  2 、设计内容

  2.1 、设计理念

  在三国时期,民间流传“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其中,“卧龙”指着名军事家诸葛亮。作为南阳的历史文化名人,南阳有诸多以诸葛亮的号“卧龙”命名的地方,大到卧龙区、小到卧龙路,足见南阳人民对他的崇拜与认可。以“卧龙”为南阳东站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结合后期周边规划,初步形成“山水南阳,卧龙之栖”的设计理念[6]。

  2.2、 造型设计

  在设计前期,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五院集团公司)与南阳市政府积极沟通,以期将南阳东站打造成与高铁时代相符的新地标。南阳东站将被设计为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式建筑,而不是新仿古建筑。如何在迎接未来的同时不丢掉历史,解决古典与现代的矛盾,是项目设计人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以我国传统道家哲学的“大道至简”为设计理念,以古代青铜器上的“夔龙纹”为设计灵感(见图1),将龙形纹路简化处理,并舍弃纹样中对龙眼、龙爪等细节的刻画,取其整体简洁、干练的线条,使站房形成“W”形的几何对称造型。同时,对“W”中间及两端进行延伸处理,勾勒出屋顶形态,形成站房的外立面造型,使其拥有独具特色的天际线。

  “W”中的2个“V”,可作为挑檐的结构支撑。建筑主体中延伸出的挑檐,完全覆盖下方的落客平台与景观台,为建筑增添了庄重宏伟的气势,也可为旅客遮阳挡雨,塑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乘车环境。

  优美的拱形结构、纯净的玻璃幕墙,突出了主入口的功能意向。挑檐内侧的外立面幕墙机理与屋檐呼应,横向线条与曲线的搭配象征“祥云”,内含“卧龙腾云”的寓意。建筑细部饰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汉画包边纹样,使进站门斗简约、大方,而不失精致、细腻[8,9]。

  在南阳东站两侧,有长途客运站办公楼和公交客运站办公楼2个配套设施。要突出南阳东站建筑主体“卧龙”,就要减轻配套设施的体量感与厚重感。设计采用消隐手法,在2个办公楼外立面大面积应用玻璃幕墙,并结合铝单板,设计出镂空的流云造型,使建筑外形“空灵、轻盈”另外,结合南阳东站广场的日月湖水系,云水互衬、相得益彰,形成“卧龙之栖,祥瑞南阳”的美妙寓意。

  2.3 、室内空间设计

  南阳东站建筑面积50 680 m2,长244.0 m、宽56.0 m、高33.6 m。站房由地面起,共分为3层,1层主要为出站厅,两侧设置商业区;2、3层均为候车厅,局部设置商业区。站房两侧有景观中庭。

  2.3.1 、吊顶

  吊顶是南阳东站室内空间设计的亮点。吊顶设计了6扇天窗,可减轻空间的封闭感与压迫感。白天可增加室内的采光度、节约能源;夜晚透过天窗望向天上的繁星,使旅客心中多一份宁静。天窗造型设计,是由“车站”联想到“远行、思念、祈福”等抽象情感,通过主题“卧龙”联想到“孔明灯”,并根据“孔明灯”的用途与寓意进行艺术处理,取“梭形”作为天窗的轮廓造型。梭形天窗用13种规格的铝板拼接,完成后天窗浑然一体,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丰富了旅客的视觉体验(见图2)。

  在天窗周围,运用铝单板格栅塑造出规则的曲线纹路,缓和了吊顶天窗两端夹角带来的尖锐感,使空间整体空灵、富有变化,并包含独特的韵律(见图3)。

  2.3.2、 景观中庭

  在站房内南北两侧,各有1个高33.6 m、面积384 m2的景观中庭。景观中庭为3层通高,对采光、通风、景观、节能等具有优化作用。每个景观中庭各有1面整体石雕墙和3面玻璃幕墙。其中,两侧石雕墙分别刻有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白的《南都行》。《出师表》作为历史名篇,天下闻名;《南都行》则是1篇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诗,字里行间尽显南阳的山川秀丽与人物风流。石雕墙的设计既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又增加了历史文化氛围。

  景观中庭与站房1层商业区相邻,通过商业区可进入景观中庭。玻璃幕墙与石雕墙的存在,使景观中庭形成了独立空间。深蓝色玻璃幕墙与白色屋顶的色彩搭配,消除了压迫与封闭感,头顶天窗外的蓝天让旅客体会到安静与深邃(见图4)。

  2.3.3、 地面装饰

  南阳东站2层为进站厅,该层长24 m、宽244 m,面积约15 000 m2,地面全部由花岗岩地砖铺设而成。设计人员最初选择月季和南阳汉画2种极具南阳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南阳市市花月季被设计为结构柱柱底装饰,并设计4道南阳汉画风格装饰带作为地面装饰。然而,月季与南阳汉画让空间元素更加丰富,却没使空间更加美观,柱底的月季造型打破了整个空间简约、大气的感觉。因此,以月季为结构柱柱底装饰的构思被舍弃,仅在进站口设置仿古砖进行装饰。仿古砖按照汉画风格雕刻了“甘雨随车”的历史典故。“甘雨随车”出自《后汉书·郑弘列传》,寓意为“车行至哪里,及时雨下到哪里”,后遂以“甘雨随车”等称颂地方官的政治措施,比喻德政广施。

  2.3.4、 结构柱装饰

  南阳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惠及4.38亿人。设计人员以水为核心灵感,参照中国古典水波纹,将其运用于结构柱装饰[10](见图5 (a))。

  我国从原始彩陶时期就已开始应用水波纹,随着历史不断推进,人类对世界认知逐渐深入,人的重要性逐渐超越神性,也影响到对于水的描绘。对于水的再现,越来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活的关注。为了满足建筑结构荷载需求,南阳东站站房的结构柱体积庞大。南阳东站结构柱上深色的水波纹装饰带,可将宽大的结构柱从视觉上分割开,使其更加美观(见图5 (b))。

  2.3.5、 母婴室

  南阳东站母婴室采用暖色调设计,显得温暖舒适;室内灯光采用漫反射方式设计,避免光线对婴儿眼睛造成伤害;墙壁上绘制符合儿童心理喜好的卡通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为哺乳期女性提供舒适、人性的哺乳环境(见图6 (a))。

  针对母婴需求,打造独特的专属空间,墙体为木质墙裙,并采用质地较软的布艺家具,防止磕碰,使室内美观实用(见图6 (b))。通过母婴室的设计与布置,极大满足母婴的安全性、私密性等心理需求,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候车体验,展现了我国社会对于特殊群体的重视与人文关怀。

  3、 存在的问题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总会存在一些瑕疵。总结以往设计中的经验教训,收集案例中的遗憾与缺陷,既能养成善于对比的思维习惯,也能提升设计水平。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在南阳东站中的应用,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南阳东站的吊顶天窗虽然是室内设计中独具特色的亮点,但也存在缺陷。在炎炎夏日,由于天窗材质为高透光玻璃,阳光可直射大厅,站内温度因长时间光照而升高,为降低室内温度,须加大制冷,造成能耗增加。若设计时采用增设电动百叶等措施并坚持维护设计,可能得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2)景观中庭设计中,石雕作品为阴刻,字体与石板颜色基本一致,导致石刻文字不易分辨,若设计中将阴刻文字用颜色填充,更便于阅读。

  (3)对于不慎落入景观中庭的鸟类,面对三面环绕、33.6 m高的玻璃幕墙,极易困于其中。

  4 、结束语

  南阳东站的建成,标志着南阳高铁时代的到来,具有特有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点,彰显设计、施工技术的成熟与突破。铁五院集团公司设计人员在深入了解当地历史特色、地方文化资源和周边环境特征后,以多种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设计出被广大市民接受、认可的建筑作品。通过对南阳东站的研究可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除了要善于对设计元素进行收集提取外,在设计元素的使用上不能一味堆叠,元素多不代表效果好,在归纳整理阶段,应对整体空间风格有所把握,选取的设计元素应服务于整体空间氛围,不符合则果断舍弃。环境艺术设计关注于研究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关系,如何做到既美观实用又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是设计人员下一步重点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蒋洪梅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 2020(5):73-74.

  [2]方文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的创新实践探索[J]大众标准化, 2020(4):72,74.

  [3]刘菁华解析铁路客运站房设计的艺术内涵[J]安徽建筑, 2012,19(3):20-21.

  《环境艺术设计在南阳东站中的应用》来源:《铁路技术创新》,作者:付逸群,鲁琪,刘县明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