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我国特色的表演形式,在歌剧的题材以及音乐艺术的表现中均具有相应的特点,在题材中融入了我国传统的历史元素,并与现代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在音乐艺术的设计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在歌剧中,直接地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情况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歌剧的整体设计中,适当加入相应的民族元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表演形式。
一、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族歌剧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发展,进入歌剧的萌芽期,《白毛女》是我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该时期,歌剧主要以儿童歌舞剧的形式所展现,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内容,如舞蹈、音乐等,形成了基本的歌剧模型。一直到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歌剧迅速发展到成长期。在该时期,我国基本稳定,但随着“文革”的出现,歌剧逐渐衰落。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歌剧开始恢复,民族大型的歌舞剧逐渐出现,在歌舞剧的题材中深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不断创新。在九十年代,我国歌剧进入辉煌时期,开始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民族歌剧得到充分发展,塑造了较多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的逐渐变化,在歌剧的表演形式中仍然展现了传统的民族特色,能够让人们对过去社会的现状以及人民的疾苦有更深的了解,珍惜当下的生活。民族歌剧的内容都较为经典,可以让人们熟记于心,更好地展现民族特色。
二、中国民族歌剧题材的具体特点
(一)改编传统故事传说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沉淀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文化史上,流传了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和传奇的历史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针对歌剧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其表演形式,拓宽其表现的内容,并不断引进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洋为中用,融会贯通。在歌剧题材中,将流传经典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进行改编,将现实生活与歌剧进行有效的结合。用歌剧的形式进行重新演绎,在舞台的表现中,加入相应的艺术手法,使得歌剧更加具有丰富的内涵,吸引人们的关注[1]。同时,将民间传说与故事进行有效的改编,可充分塑造我国劳动人民的形象,体现劳动人民朴素的特点。并且通过歌剧赞美劳动人民的不畏艰难,可以使人们更加感同身受,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辛。以《刘三姐》为例,该歌剧由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刘三姐的歌声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以此被地主莫怀仁用尽办法禁歌,并将其关押,最终在乡亲的帮助下逃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精神,并以勇敢、智慧压倒了剥削阶级。
(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我国民族歌剧中,保留了许多经典作品,通过对各个时期人物的描述,更好地展现出社会背景。在我国民族歌剧中,大部分以社会现实生活以及爱情故事为题材,该题材类型对观众有更强的吸引力。通过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真实还原了不同时期社会的真实状态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素、奋勇拼搏的精神,表达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白毛女》是较为经典的歌剧之一,该歌剧展现了主人公喜儿的坎坷命运。天真可爱的喜儿不堪忍受恶霸黄世仁而逃往深山成为“白毛女”,并被八路军所救,参军革命,表现我国劳动人民不屈服于阶级折磨、敢于斗争、追求自由、改变命运的精神。
(三)具有当下时代精神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爱国意识空前高涨。同时,在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发展的精神支柱,带领人们与帝国主义相抗争,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歌剧中,结合当时社会的具体现象,塑造民族英雄的形象,展现抗日战争的精神,讲述我国民族英雄的事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件,加深人们的印象,通过观看歌剧,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以《长征》为例,在该歌剧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如爬雪地、过草地等,充分地体现了我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怕艰苦的精神,表达了红军崇高的理想信念。该题材有效展现了革命精神,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同时在观看歌剧的过程中,也可使人们深思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有效提升我国的民族凝聚力。通过歌剧可充分展现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新时期的社会风貌。
三、中国民族歌剧音乐艺术的实际特点
(一)针对性与广泛性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其艺术形式也不尽相同。同时,我国有56个民族,种类繁多,各个民族的文化也有着不同之处,在每个民族中,均有着相应的文化,并具有较大的差异[2]。为此,在我国民族歌剧中,同样有着较多的表现形式,其范围较为广泛。在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可以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不断丰富我国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展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风貌。通过歌剧让人们对少数民族有所了解,为民族歌剧的继承发展打好基础。此外,在创作过程中,我国民族歌剧基本还原我国的历史事件,针对某一事件进行演绎,在歌剧的表演中将演绎技巧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可以全面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在观看歌剧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情感,继而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具有针对性以及广泛性,不断发挥歌剧自身的特色,使人们对其更加喜爱。
(二)戏曲化与民族化我国民族歌剧在表现过程中加入了相应的戏曲元素,在歌剧的演绎中,有部分内容通过演员演唱出来,满足人们的观看需求,符合歌剧的发展标准。将音乐与演绎进行有效的结合,丰富了歌剧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其表达的情感。同时,在歌剧的演绎中加入了相应的音乐技巧以及有关动作,将舞蹈与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表演过程中,可有效体现人物的内心想法以及自我斗争,展现出歌剧中人物形象,为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与此同时,我国民族歌剧在选材过程中大多以传统社会为背景,讲述我国的历史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感,使歌剧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我国过去的社会发展状况,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将戏曲与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丰富了我国的歌剧内容,增加其表演形式,并不断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通过戏曲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满足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提高民族歌剧的影响力,加强人们的认知。
(三)歌词结构的差异在我国民族歌剧的演绎中,歌词也是其中的特色之一。通过歌词可加深人们的印象,在演唱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歌词的记忆深刻。为此,我国民族歌剧在歌词的制作中,需进行不断的研究,注重歌词的演唱形式以及相应的曲调。同时对于具体的歌词内容也需加以斟酌,并且在作词过程中,需使其符合相应的音韵,在演唱过程中更加朗朗上口,让人们产生和谐之感。同时,我国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在歌词结构中有着较大的不同,存在着结构的差异。我国在音乐的演唱中更加注重节拍以及音律,并且我国在歌剧的音乐演唱部分加入了气数,通过气数有利于演唱人员更好地控制节奏。另外,由于我国的民族众多,同样存在着较多的方言,在音乐的表现中加入方言,丰富了我国民族歌剧的音乐艺术内容,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3]。
(四)歌剧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更加注重品质生活,观看歌剧的人也逐渐增多。在我国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中,充分传承了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我国传统社会的特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在歌剧的演唱过程中仍然采用历史的唱法,并在我国科技的发展中,歌剧的场景布置更加逼真,能够全面地还原过去时代的社会景象。并且,我国民族歌剧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多以人们喜爱的内容为主,增加人们的观看兴趣,同时不断丰富我国歌剧的内容,将西方的技术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可有效展现我国民族歌剧的多样性。此外,在发展过程中,歌剧的表现形式逐渐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歌剧也逐渐向现代的热点内容靠拢,展现我国当代的形象,推动我国民族歌剧良好地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民族歌剧的题材以及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逐渐成熟,具有多元的民族特色,可以展现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通过我国民族歌剧的具体表现内容,可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西方的演唱技巧,将其融入我国民族歌剧中,有效提升其内在价值。由于民族歌剧具备的丰富的特性,表明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云露.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J].北方音乐,2019,39(07):65-66.
[2]王琳.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题材[J].戏剧之家,2019,(05):24.
[3]王文娜.基于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6):106-107.
《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研究》来源:《戏剧之家》,作者:丁书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