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写实手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修辞手法,一般被应用于新现实主义小说中,体现出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强调题材选择的个性化以及对生活形态的还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文章从新写实手法的应用着眼,就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学价值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以期为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写实手法;现当代文学;文学价值
一、引言
新写实手法是以写实为主,但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存在一定区别,强调将写实作为媒介,同时具备包容性以及排他性,在剔除政治因素、功利主义的情况下,将原汁原味的生活引入到了文学中。新写实手法在小说中的体现,主要是借助真实的写作手法,对社会底层民众所经历的人生百态进行描述,因此备受读者的喜爱。新写实手法的应用,强调探索现实社会中一般人的思维,使其与大部分人物的生活背景及命运相吻合,力争还原真实社会中普罗大众的生活模式。这种情况下,现代主义的深度和宽度不再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标尺,在去除隐喻下语言指向的情况下,不确定性贯穿于作品的始终。
二、新写实手法的应用
文学作品以语言作为载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性,而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后,文学作品本质的特点与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新写实主义是从写实主义发展而言,在继承写实主义表现手法中写实成分的同时[1],除去其中蕴含的主管嫁接因素和对情感的判断能力,力争采取平面对接的方法,叙述对象的生平,也可以叙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镜像。新写实手法更重视叙述自身对本质阐述所拥有的排斥性,而忽略了对社会层次的束缚,从而在自然中寻找叙述自身所具有的存在价值,使叙述对象的个人魅力得到凸显。在现当代的很多现实主义作品中,更注重理性的社会价值观及情理层面的和谐,但对新写实手法来说,其更关注感性思维能否得到扩张,从而使其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好地契合,以细腻甚至拖沓的口吻为依托,详细叙述事件的脉络,但不对其进行刻意地加工,不采取隐喻式的引导,也不引用“二元论”定义。在上述框架中,悖论的出现较为常见,反而使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写实”意向在新写实小说中常体现为以独具个性的文本写实方法为依托,将文章的核心和前提创作出来,通过对社会琐事的细微描述,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生活的真实来替代艺术的真实,从而突破生活与文学之间的壁垒,对艺术概念化的真实进行模糊,在对生活真实的可信度进行切割后,投射到读者的眼瞳中。将新写实与现实主义两大手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的特点与生活原点无限接近,不会提出确定含义的解释说明或以修饰的方式来掩盖生活本身的状态。新写实手法的出现,可以说带有十分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在两者融合后,更具备了后现代的色彩。中国的新写实主义文学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是将西方后现代文学思想与中国历史相融合,相应的流派也在不断增加,不过无论何种流派,都具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像从诗歌方面的盘峰论战,到新写实小说代表,如梨花体王朔、池莉等优秀作者的出现,从实质上来看,凸显的是解构语境后写作手法的突破[2],但是这样容易引发作品解构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作为一种小说创作的形态,新写实小说想要维持较长的发展期十分困难。
三、新写实手法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中的精神内涵
新写实小说对比以往的各种流派,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改变,其中作为明显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平民视野”“实录精神”和“反英雄”。如果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仅有上层精神领域而缺乏细节,则会导致其失去最为宝贵的现代价值。新的发展环境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相对应的,是大众审美观及价值观的转变,其现实诉求在形而上的笔触和情感表述中不能得到满足,新写实手法引发了人性的多元化差异,归根结底来自其低轨迹、个性突出的矛盾性。新写实手法使生活本质得到还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表达方式,填补了现实社会批判行径的空白,作者通过在个体上凸显集体失落感的方式,全面否定和摒弃了传统形而上的精神,以后现代主义中的“无视和漠视”为依托,再次构建文学作品的精神框架。通过叙述“形而下”的小人物生活姿态,从而将零碎的现实场景进行拼接,以此为依托将主体思想消除,回归生活自身对于物质的依赖和诉求。借助新写实作品,能够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诉求映射出来,无论是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抑或具体的行为,这些基础的元素构成了社会。新写实文学作品通过持续的冲突来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性以及批判性,通过与历史相比较,产生全新的矛盾单元文学作品所应该展示的并非远离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而是最为普遍的存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3],却能够真真切切的对多数个体生命的旋律进行客观反映,而在相应的轨迹中,能够彰显出一个时代人们的心理及行动变化,真实地体现出人活在世的客观状态“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但是每天需要面对的,只有身边的几个人”。
四、新写实手法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价值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文学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质量,二是精神内涵。在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讨论时,需要从作品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就其思想和语境的吻合度进行研究,看作品是否能够将时代特色反映出来,是否具备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针对文学史叙述模式的文类问题进行研究,关注的核心在于互文性和断裂性,而非排斥性。事实上,新写实小说中,无论是世俗语言的介入、平庸琐事的介入还是人物思想猥琐的等差额介入等,都能够将时代特征地体现出纳入文学作品中,不做任何修饰,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还原,从而形成一种等同甚至超越艺术生活本身的真实,而且因为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文学作品中渗透出的时代味道使得其变得越发逼真,仿佛能够直接触摸。通过这样的方式,文学作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历史进行承载,从多种角度,诠释时代的基本特征,而这正显著体现了文学作品价值。就像《狗日的粮食》中对“瘦袋”形象的描绘,其所具备的实际上是当时人民的本性,这种本性的体现与生存息息相关,其以最原始的需求为起点,在生存的本性被威胁时,则再懦弱的人也会做出反抗,反抗的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于在本性面前的投降同样能够视为对现实反抗的一种形式[4]。瘦袋出于对本性妥协的反抗,说出了文章最后那句“狗日的粮食”,作者以世俗语言为依托,真实呈现了这样的情感,迎合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使得作品具备了较高的文学价值。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是新写实手法所具有的一类特殊价值,这可以视为一种嘲讽,具有一定的冷幽默风格,若是残酷的现实将生命降生与生存的喜悦磨灭,则原有的形而上的社会价值将会杳然无踪,看似荒诞的场景中,本位思考跌落神坛,扯落最后的遮羞布后,使得生命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原始的生存条件都遭遇了威胁。此类文学价值的表达虽然浅俗,但是却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无论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都有所体现,也能够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部分,作出文学价值的评价。实际上,在文学作品中引入新写实手法后,社会对其的评论褒贬不一,由于其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中对于理性的叛逆,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精神引导的解构,以及对历史积淀的高尚经验的解构,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模式,而这种思考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哲学观相符合,即以自然主义为准则。观点看似较为消极,却用于力争生存的积极作用以及最为巨大的包容性。在《黑的血》中,刘恒这样写道“他听到了母亲的声音。他听着,默不作声。他开始打扫屋子尘封的各个角落里都飘浮着那个呼唤的回声”,而类似这样的声音,同样出现在王安忆的《小鲍庄》中,两者的区别在于,王安忆小说中的语言更加干净,鲍彦荣一人在场景中似有似无的出现,使得作品仿佛延续了一种不合乎时宜的思想,不仅承接了裂痕,也使得字里行间充斥着伤痛。这样贴近自然的气息在整部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小人物暗含了多数人们的命运,这些人只能在传承中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与自然相抗争,虽然他们并没有任何丰功伟绩,只是在感性思维的引领下,于平凡中书写历史的篇章。新写实文学作品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实现了对于一个时代的描述,以《小城之恋》为例,在点滴琐事中自然呈现出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成长以及生存的现状,小杜的父辈们充分体现出了农耕时代农民的淳朴,而从小杜本人的身上,则可以看到从农村到城市转型过程中人性的变化;小杜婆家在管家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烙印,当孩子作为家族生命的延续降生后,就仿佛是生命的循环,其病症无药自愈的情况与自然哲学观中顺其自然的理念相契合。虽然从表面上分析[5],新写实手法体现出了对于一切传统意义理论的反对,不过其能够通过平常的口吻,将深层次的哲学观体现出来,并将文学价值中的社会普遍意义特性浓缩放大到小人物身上,能够实现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理性诠释。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者在创造新写实题材时,作品往往缺乏独立的理论支持,需要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挖掘和试验,也正是这些原因使新写实手法可以在发展的同时打破常规,改变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形态,并补充现实主义创作,具有很高的趣味性,而且这些趣味性是其他作品没有的,其具体表现在参与主体方式、创作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特点等方面,不仅十分贴近生活,也强调还原生活本色,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卞永清.论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构建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166-172.
[2]许再佳.从“普罗列塔利亚”到“新写实主义”之路:旅沪“左联”潮汕作家的思想耜痕与耧迹[J].上海鲁迅研究,2019,(1):149-162.
[3]刘晓.新写实·新现实:论九十年代新现实主义文学对现代性的发展与突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3):50-52.
[4]张国清.真实的力量:析“屠场”之写实手法[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8,33(6):5-9.15.
[5]陆颖.论虚拟影像之写实手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39.41.
《新写实手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价值》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作者: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