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包含在企业及矿井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从可行性论证开始的职业危害预评价,到矿井验收的职业危害效果评价,再到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从前期规划开始,厂址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工艺的选择及资金的投入,人力资源部人员的聘用、岗位的设置、职业禁忌症的筛查、职业危害的告知及职业病相关待遇保证,设备管理中心设备的选型、配套,到机电管理部、生产管理部、通风管理设计、工艺及技术装备等的持续改进,工会劳动保护用品选择、配置及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人的诊断、鉴定、治疗、康复,教育培训中心的宣传、教育、培训,到安监局的安全监察、指导,各单位、矿井的执行、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几乎涉及到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及其他生产、辅助及服务单位。虽然各部门职责已经明确,但是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履行不畅,管理结构不合理,业务检查指导不到位,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造成职业健康管理发展停滞不前,防治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现结合实际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整理,并提出管理提升措施。
1 、煤矿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1.1 、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不足
职业病防治、健康促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相关职业知识面广、点多,所涉及的监察、检查及管理职责也相应较多。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职业病人管理等相关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专业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很难实现管理目标。
职业卫生管理不单指职业病的管理,还包括员工健康管理,不仅包括法定职业病,还包括其他由工作、生活引起的身体和精神上职业损伤和职业压力。职业病防治管理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职业病危害管理(包括粉尘防治、热害防治、噪声防治、有毒有害气体防治)、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病人保护等。主要的管理内容有:职业健康管理“三同时”、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粉尘监测、噪声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热害监测),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发放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康复及职业病相关待遇保证,职业病危害的宣传、教育培训、告知等。
职业病健康管理工作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且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更没有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2 、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前期预防、员工准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劳动防护、员工培训、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人员诊疗、调岗、工伤赔付、作业场所等职业健康管理全链条、全流程上的职责不够明确。各业务部门只注重本部门业务范围保安全生产的业务,对职业健康总结和关注不够,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不全,业务保安作用发挥不足。缺乏对各业务部门职责落实考核,职责落实不到位。
1.3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项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未能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等制定符合本单位管理制度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方案及计划。
1.4、 管理机制不畅,健康监护不到位
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检查能力不足,出具健康检查报告不及时,对疑似职业病不能及时上报相关行政部门。职业病诊断、治疗滞后,疑似职业病员工不能及时诊断。职业病诊断每2年进行一次,机制不灵活,不能保障职业病诊断及时性。尤其是疑似噪声聋未能及时诊断,未进行职业病鉴定。单位安置性岗位较少,对疑似职业病人员未能进行前期干预预防治疗,调离接害岗位,避免发展成职业病;各矿为安置职业病、身体疾病人员,不得不因人设岗,存在地面操作岗位冗员,井下岗位严重缺员现象。公司无相关职业病、工伤员工安置方案,导致罹患职业禁忌症员工、职业病患者、疑似职业病病例不能及时调离接害岗位。
1.5、 防护设备研发、更新投入不足
防护设施不齐全,设备老旧增加了噪声粉尘危害。由于设备老旧引起的防护设施防护性能降低或失效,噪声增大,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浓度(强度)不能有效控制,部分使用的掘锚机由于设计原因,出厂时无内喷雾;主要通风机、压风机、局部通风机、加压泵站未选用低噪声设备。需研究应用新的防尘措施,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从源头上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配置齐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逐步改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病。
1.6、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采购机制落后
采购周期长,不能及时采购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种类不全、数量不足、质量欠佳。劳动保护用品的定额不足。不能满足作业现场防护需求。
1.7、 员工职业健康意识淡薄
区队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自身职业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从而导致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足,存在重生产轻职业健康现象,缺乏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采取保护措施的意识和自觉性。员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认识不足,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方式单一,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1.8 、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
在日常检查中部分问题需业务部门协调解决,生产单位难以解决,部分合作单位无法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粉尘、噪声超标等问题无法解决。
1.9、 职业病防治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相关部门参与度不够: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中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度不够,不能与单位生产、机电、经营、安全等统一规划,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主要是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没有破除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壁垒。
职业健康检查职责不清:职业健康体检尤其是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职责不清,人力资源部组织完入职体检后,既没有向工会、安监局传递体检信息也没有向用工单位传递体检信息,使工会、安监局不能行使监督责权,使用工单位不能提前进行职业禁忌筛查。
患者安置不到位:职业病患者的安置,人力资源部没有推出机制和安置的岗位,工会没有发挥监督的作用,基层单位没有可安置的岗位及明确的指导性的文件。
没有实现信息共享:职业病的管理、劳保采购、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康复及职业病相关待遇保证等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监督、检查、指导不到位。
未将防治融入日常生产:没有将职业病防治融入到各个业务部门的职责中,如设备的配套没有除尘和降噪设施,设备的选型、使用没有考虑职业危害的影响,如除尘风机、局扇的噪声影响等。
2 、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升措施
2.1 、统一领导形成共识
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关键。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强化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同等重要的意识,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人员、技术、资金等保障,营造全员参与职业健康管理的氛围和环境,保障职业健康管理有效运行。
突出理念引领:牢固树立职业病发病率,控制指标为最低标准的职业病“白伤”底线意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构建职业病防治理念、明确职业病控制目标,引领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促进科技进步: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先进实用技术、装备、工艺,优化生产系统;不断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和实效,努力提升煤矿及各单位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替人、智能化无人。
注重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煤矿职业健康管理的关键。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强化内部考核,实施安全生产各环节中职业健康的全过程控制和精准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自查自检。
推动持续改进:持续开展职业健康示范矿井及单位建设,持续开展职业健康交流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理念、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及新的技术等,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2.2 、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各部门之间既有明确职责的分工,又有明确协作的事项,才能使管理、监督高效地进行、顺畅地衔接,才能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各自为战。为了使职业健康管理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就必须划清各职能部门及单位的管理边界,理清交叉事项的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并规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时间及具体范围,明确各个工作流程切入点和传递点。本着齐抓共管、监管分离的原则,对职业健康管理作如下优化。
2.2.1 、总则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各单位负责、公司生产劳动保护办公室牵头管理、各业务部门检查指导、职工参与和安监局、工会监督的机制,实施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2.2 、前期预防
公司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规划发展部门: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项目计划的立项申报。
工程管理部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负责委托编制、组织评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的管理;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生产管理部、通风管理部、机电管理部:负责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工作。设计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财务部: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核算管理,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新入企员工上岗前体检和入职职业卫生培训,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管理各单位工伤保险缴纳工作,并建立负责职业病人退出机制。
2.2.3 、过程防护与管理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下设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劳动保护办公室,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生产劳动保护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相关制度,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公司级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制定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推广总结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先进经验,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先进单位和个人提出表彰奖励意见。
工会工作部:负责组织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就员工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监督解决;负责职业健康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组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制定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员工调整岗位的相关规定,协调各单位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员工调整工作岗位。组织离岗人员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审批发放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员工的岗位津贴。
通风管理部:负责各煤矿单位和选煤厂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日常监测数据登记、上报、建档及防治管理,编制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
生产管理部:负责各单位生产工艺中职业病防治管理,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机电管理部:负责公司噪声、振动、车辆尾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编制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落实。
煤炭技术研究院: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
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
以上业务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过程检查指导。
2.2.4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及时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生产劳动保护办公室: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组织疑似职业病诊断工作,按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病病人的工伤鉴定、赔付工作,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2.5 、监督检查
安监局负责对各单位、各业务部门职业病防治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相关制度建立公司职业卫生考核标准,并组织考核。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对违反职业病防治相关规定行为进行惩处,对职业病防治成绩显着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公司生产劳动保护办公室牵头组织对各单位、部门的日常检查考核工作。公司各业务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检查指导工作。
2.3 、强化考核力度
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重要指标扣分项,主要考核职业病发病和接害人员、涉害工作场所指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职业病管理上升到与安全和环保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要考核发病率,还要考核源头管控成效。
严格控制新增职业病:各单位接尘不足5年的员工新发尘肺病为零,接尘工龄超过5年的职工新发尘肺病概率及其他范围职业病新发病率不高于上年度,同时,煤矿单位年度内尘肺病千人发病率控制在2.5以内,洗选中心控制在1以内。
制定新增尘肺病千人发病率控制指标:将新增尘肺病千人发病率纳入安全风险预控年度考核和安全责任制考核直接扣分项,各单位扣分=发病人数/单位总人数×1 000-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在范围内,不进行考核)。
纳入风险抵押金考核:新增尘肺病千人发病率,每超出控制指标1分,单位所有参抵人员年度安全风险抵押奖励额扣除3%。
3 、结语
职业病防治、健康促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相关职业知识面广、点多,所涉及的监察、检查及管理职责也相应较多。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职业病人管理等相关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专业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因此只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部门间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衔接节点明确、信息传递顺畅、共享机制健全,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实现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付瑞霞,吴超.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10(8):107-112.
[2]许光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进展[J].科技展望, 2016,26(13)-186-187.
《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分析研究》来源:《陕西煤炭》,作者: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