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覆盖城乡居民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是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一个基础保障,它的方针是“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参保人数多、涉及人群广的特点,对基金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不断增值,就必须做好对基金的管理工作,而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作问题及相关应对策略的研究,自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基金安全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后,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于一体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虽然迅速建立了起来,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管理责任也同样得到了明确,但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通常是由地方财政部门负责,人社部门通常仅负责对养老金的收缴与发放,因此在地方财政部门基金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往往都缺乏保障,很容易出现保险基金被挪用等问题。而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则能够有效落实相关监管措施,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全过程展开持续性监督,基金安全性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二)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除提升养老保险基金本身的安全性外,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同样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在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下,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能够使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得到严格落实,保证所有参保的城乡居民均能够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并让居民社会安全感大大增强,而在这种社会安全感的支撑下,居民的消费热情自然也会变得更为高涨,这对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还可以在更好保障老年人退休后资金需求的同时,缓解年轻人群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在赡养老人方面的压力,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很有帮助的。
(三)有利于基金账户的增值与保值
从微观视角来看,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作,最直接的作用还是要体现在基金的保值、增值上。例如在投资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加强,必然会涉及到对基金运作尤其是投资方式的创新,如果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能够因此得到优化,那么在投资收益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自然就能够轻松实现保值与增值。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运作相关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足,且管理层次合理性有待加强
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作现状来看,税务部门代收养老金后,虽然会转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相关管理制度也都比较明确,但由于县级财政部门的管理层次相对较低,相关管理人员时常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意识薄弱、专业素质不足等问题,因此基金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例如基金投资方式上,很多管理人员都习惯于选择直接存入银行的方式,这样的投资策略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但却忽视了养老保险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的需求,如果长期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投资方式,养老保险基金不仅无法实现升值,反而还会出现价值折损的情况。另外,有些县级财政部门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员虽然专业素养较高,具备一定的投资方式创新能力,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比较重视,但由于县级政府无法推行政策改革,无法颁布相关政策,因此同样缺乏创新基金投资方式的动力。
(二)养老金缴纳管理不一,个人账户运作科学性有待提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统一实行,但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仍坚持“属地管理”这一基本原则,由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而地方则负责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因此在养老金缴纳管理的具体方法上,目前各地区却仍然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而这也使得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目标的实现受到了较大阻碍。例如在缴费补贴标准上,有些地区是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政府最低缴费补贴标准进行补贴,而有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缴费补贴标准则较高。在将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后,不同地区养老保险缴费补贴额度往往差异较大,如果不能够做好协调工作,往往很容易使城乡居民对养老金缴纳标准的公平性产生质疑,并给养老金缴纳管理工作的实行带来较大困难。另外,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账户基金与基础养老基金两部分,在财政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运作时,往往对于个人账户基金运作,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运作方式不够科学的情况,如有时基础养老基金补贴未能及时到位,甚至还会直接用个人账户基金来弥补基金缺口,这对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金投资渠道有待拓宽,监管制度不完善
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通常仅局限在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方面,均属于投资风险低、回报低的投资方式,投资回报率普遍低于居民消费平均价格指数,依靠投资来实现保值的难度比较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更是显得困难重重。另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虽然有着专门的监管机构,但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运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相关监管制度又尚未得到完善,很多监管人员还存在着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因此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并不强,很难实现对基金运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高效展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运作的途径
(一)在思想上重视,落实管理层次的合理规划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之所以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主要还是由于县级财政部门作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其基金统筹管理层次较低,很容易使养老保险基金受到地方财政情况的限制,进而影响公民所享有养老保障的公平性。而要改变这一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现状,则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作的重视,同时尽快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由原本的县市级统筹管理逐渐向省级统筹管理过渡,待各省份基本能够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后,再最终转向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另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现全国统筹后,还需要对各省市管理机构的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将养老保险基金的业务经办、调剂、后备金管理等工作明确划分给省、市、县级机构,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的合理性。
(二)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养老金管理流程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下,居民养老保障的公平性需要以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作为基础支撑,面对各地区在养老保险金缴纳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差异,人社部等部门还需尽快启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组织委托省份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建立专业化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同时依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具体要求、流程明确下来,为各项具体工作的切实展开提供明确指导。而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上,则需要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委托人,对各委托投资机构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选拔出资质合格的委托机构,之后再由各省、市级基金管理部门选择委托机构,专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
(三)拓宽基金投资渠道,构建科学监管制度
为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未来同样还需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进行拓展,除传统的银行存款、国债等低收益投资方式外,如金融债、企业债、地方政府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只要信用等级较高,同样可以作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为选出最为合适的投资方式,还可以对不同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为基本目标,选择风险收益比最高的投资方式。而在监管方面,建立科学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依照多元监管的基本原则,提高审计、人社、税务、财政、公安等各部门间的协同性,以实现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与互相监督,从而摆脱对行政监督的过度依赖,降低监督成本。例如在领取人认证方面,应利用数据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来记录养老金领取人的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领取人身份的核对,以杜绝骗领、冒领等情况的发生。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作信息公示制度,提高基金管理的运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媒体的有效监督。
四、结语
基金增值保值与安全性是基金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养老保险基金需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投资运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基金安全、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面对当前基金管理、运作存在的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作水平的提升,仍然需要在管理层次提升、管理流程完善、投资渠道拓展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通过稳健的方式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增值保值,科学地、有效地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参考文献:
[1]丁岚燕.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风险防控[J].就业与保障,2020(07):16-17.
[2]向光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和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调研[J].经贸实践,2018(11):182-183.
[3]齐鹏.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5):90-95.
[4]刘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疲软”态势的原因与破解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7(04):21-25.
[5]姚军.龙口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J].财会学习,2017(15):193-184.
《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运作的思考》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作者:郭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