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及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正文

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及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1-12-04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

  

  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与储存、应用的数据保存。数据库是保存信息数据的媒介,存在着一定灵活性,可以针对性地整理与保存数据,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捷。计算机数据库广泛地应用于诸多行业中,发挥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效率与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及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1 计算机数据库应用特征

  计算机数据库主要是通过专业化技术,将信息数据有效处理并保存于计算机内,一般而言,数据库里的数据与信息存有一定关联,数据为信息起到媒介的作用,而信息作为数据的主要表现形式。数据库具备统一化特征以及组织化特征,可充分完成用户资源共享。不仅如此,数据库的多个信息之间关联密切,但即便是单一的信息也具备独立性特征。

  1.1 信息共享性

  对于计算机数据库而言,最为显着的特征便是信息共享,即全部用户能够进行资源信息的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创设的目的是共享信息以及存储信息,数据库的相关内容面向整个体系,相同的信息可被诸多用户同时运用。数据库共享过程和节约数据保存的空间,体现了数据信息的兼容性,便于计算机数据库持续化更新与发展。

  1.2 数据管理规律性

  以往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存在散乱的情况,数据之间缺少一定的关联,要想得到需求的信息要耗费诸多时间。即便整理信息数据,也无法直观地了解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创建计算机数据库之后,可优化计算机内的所有信息数据,强化信息关联,确保信息数据的管理更为规律。

  1.3 信息独立性与可靠性

  信息独立性重点凸显在信息逻辑层面,主要是不改变原有流程的情况下更改现有信息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计算机数据库具备独立性。在可靠性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力创新,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和安全管理备受关注,国家加大力度监督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给数据库安全运作提供了支持。

  2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问题

  2.1 系统操作问题

  计算机数据库的系统操作问题主要表现在操作者是否能保证信息搜索的规范性,若操作不当,会增加木马病毒及黑客入侵的可能性,造成计算机数据库的信息被泄露。尤其网络计算机,若黑客借助操作界面攻破计算机的防护网,然后修改数据的配置,如Informix的SPL漏洞,将影响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对各行各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用户安全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的运用相对广泛,用户注册的各类帐号逐步增加,每一个帐号都会对应着特殊的密码。可是一些用户为防止忘记密码,将多个不同的账户密码设置为相同,登录密码相对简单,容易被黑客盗取与修改。与此同时,用户账户和特有的信息库目标存在操作许可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运作。同时,一些用户在管理密码时,匮乏专业化知识,没有注重经常换密码的必要性,引出密码管理的安全隐患。比如甲骨文公司的Oracle计算机数据库,监听器就充当不法分子的角色,导致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缺陷。无论是管理配置还是缓冲区的问题,都是用户认证环节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2.3 管理主体问题

  在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主体的安全意识及操作规范,直接影响数据库安全。在计算机数据库的具体使用时,由于管理主体的疏忽,未建立安全制度,使得一些安全意识薄弱的用户,不恰当的操作使用数据库,造成病毒侵入或者黑客入侵。另外,部分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只是把计算机数据库当作企业信息的保存平台,尚未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具体的安全管理方案,从而增加了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隐患。

  3 提高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质量的对策

  3.1 强化识别与鉴别技术

  对于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增强数据库系统的识别与鉴别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相同系统中涉及的识别技术与鉴别技术种类较多,可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应用识别技术与鉴别技术为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信息进行身份确定,以口令的形式鉴别身份。通常情况下,在用户登录之后通过验证方式进行识别,尤其是问答识别模式,即在用户注册结束后,系统弹出对应的问题,用户针对性地填写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识别与鉴别技术会增加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成本,所以此项技术更加适用于大规模的企业。

  3.2 科学地运用控制访问技术

  科学地运用控制访问技术,最为关键的目的是控制黑客攻击的现象,通过非授权用户的访问权限管理计算机数据库,便于给授权的用户提供信息数据,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如果计算机数据库内存在着不恰当手段对信息进行更改,系统要及时控制不正当手段的运用,控制信息丢失。通过此种保护方案规范分配数据库的安全属性主体和客体,得到授权的用户,仅仅可分析数据信息,不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更改,充分比较主体安全属性和客体安全属性,决定主体对客体实施的访问权限。

  3.3 形成数据库安全模型

  形成数据库安全模型能够确保数据库运作安全,精确地对系统中多样化行为进行表达。数据库的安全模型建立,首先可形成多边数据库模型,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库的信息泄露,赋予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安全性能足够高。其次形成多极数据库安全模型,合理排序数据库的保密等级,涉及秘密级别、机密级别和绝密级别,分层次管理数据库赋予计算机数据库较高的安全性能,但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多极安全管理模型的应用不常见,此种安全模型广泛地应用于军队信息管理中,总体而言,访问管理粒度以及数据库安全级别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访问管理力度,影响着数据库运作的安全性,系统自有的安全敏感级别给访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4 内化访问管理粒度

  内化访问管理粒度要求注重安全识别单位的工作质量,凸显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级别,更好地提高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在此期间,如果用户访问计算机,访问设置的模块可监视计算机数据库运用情况,从根源上强化计算机应用的安全性。在用户操作计算机数据库时,系统会自动化识别与阻止此项操作,以此为基础,若用户坚持访问计算机系统,那么系统会取消用户的访问资格。或者用户访问计算机超过规定的时间,也会被计算机的自动化识别功能所阻止,规避密码被盗的现象出现。构建完整的数据库安全模型,可控制违法犯罪分子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确保数据库信息数据可靠与有效。

  3.5 进行安全审计

  在实际的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审计工作是相对重要的环节,针对安全审计工作而言,也就是给予违反计算机常规操作的内容加以时效性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大多数的企业机构尚未意识到计算机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注重计算机安全管理。在一些机构中,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审计工作过多地与计算机性能关联起来,导致计算机安全管理功能被忽略。安全审计工作期间,需要记录计算机相关的有效信息和数据,包含时间元素、人物元素等,如果出现计算机数据库的系统问题,才可以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保证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可以恢复到正常运作状态,赋予计算机数据库运作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6 树立工作者安全管理意识

  应关注树立工作者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意识,管理工作者需要意识到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切合实际履行自身职责,不间断地提升自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加入到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者应该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以及杀毒,找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漏洞,有针对性地修复和完善,确保计算机数据库运作,凸显安全特征。和计算机数据库相关的全部工作,都要把具体情况当作前提,科学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数据得以完善,最大化地发挥计算机数据库效用与价值。

  4 结语

  在计算机数据库应用与安全管理中,企业相关人员应确保数据库应用的实效性与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结合计算机数据库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科学的措施强化数据库安全管理和应用,从数据库中筛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数据,动态化监督企业发展与运作情况,促使企业更好地运作。

  参考文献

  [1]杨博凯计算机数据库应用技术及维护分析[J].数码世界, 2019(6)-:141-142.

  [2]王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431(13):71+131.

  [3]蔡敏.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9(5):93-94.

  《计算机数据库应用及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来源:《技术与市场》,作者:李海舟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