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是指暴力或者间接作用对头部造成的颅脑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1]。老年人由于机体各项机能衰退,且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外伤的耐受力减弱,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何种颅脑损伤,均较年轻人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中对于颅脑外伤的老年病人多给予紧急抢救、纠正休克和手术治疗等措施,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对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由于颅脑外伤的老年病人病情较重,且专科性较强,康复中需要及时掌握大量动态的病情信息,而传统的病情记录工作常因责任护士倒班而缺乏连续性,以致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信息掌握不全,护理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造成护理工作不到位[2]。3C检查表是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和便捷性(convenience)的结构化3C病情观察表格[3],能够帮助接班护士快速掌握病人病情,了解护理关键问题,缩短护理记录翻阅时间,迅速评估病人病情,避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重复性和盲目性,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本研究对3C检查表在颅脑外伤手术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因颅脑外伤行外科手术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65~83岁,平均(71.68±4.36)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为3~8分,平均(4.83±1.22)分;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颅内血肿、脑挫伤的病人分别为12、10、9、7、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66~85岁,平均(72.54±4.96)岁;GCS评分为3~8分,平均(4.90±1.31)分;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颅内血肿、脑挫伤的病人分别为14、11、7、7、2例。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人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颅脑外伤者;(2)年龄≥65岁;(3)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指征者;(4)不合并其他手术治疗者;(5)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器官疾病者;(2)合并脑血管疾病或脑肿瘤者;(3)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者;(4)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5)严重精神疾病病人。
1.3、方法
于研究开始前建立研究小组,由2名脑外科专科护士为组长,10名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脑外科护士为组员负责记录病人病情。
1.3.1、对照组:责任护士采用传统表格记录病人病情。传统表格为目前医院中较为流行的“六知道”,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床号、年龄、诊断等)、入院原因、阳性化验及检查结果、当前用药及治疗方案、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共6个条目,所有条目均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出现。
1.3.2、观察组:责任护士(与对照组为同一批责任护士)采用3C检查表记录病人病情。3C检查表是由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管护师及2名护师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传统“六知道”表格为基础,从而构建出的病情观察表格[4]。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动态病情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床号、年龄、诊断、病史、过敏史等,动态病情信息包括一般信息、专科信息、风险预警、今日观察要点,具体内容见表1。3C检查表使用方法: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将其基本信息输入电脑,每日白班责任护士收集病情资料并填写表格,将表格置于床旁以便随时完善信息;夜间责任护士交接班前将一般信息、专科信息、风险预警和今日护理要点与白班责任护士进行交接,并于次日清晨交接班前填写表格。
1.4、观察指标
1.4.1、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2组均收集200次责任护士的记录情况,由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对责任护士的病情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每个条目的正确掌握率。病情掌握评价表以传统的“六知道”评分条目为基础,后加入脑专科条目,共计13个条目。
1.4.2、术后并发症: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术后14 d内颅内血肿、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的发生率。
1.4.3、预后:术后14 d依据GCS评分进行评定,分为恢复良好(5分)、轻度残疾(4分)、重度残疾(3分)、植物生存(2分)和死亡(1分)。比较2组病人的预后情况。
1.4.4、病人或家属满意度:于病人出院前1 d,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可自行完成问卷的病人自行完成,无法自行完成或死亡的病人由家属代为完成。该问卷为百分制,≥95分为非常满意,88~94分为满意,71~87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对2组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比较
责任护士对观察组病人伤口引流情况、感觉运动功能、饮食情况、突发病情变化、高危风险预警的掌握率及总体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术后14 d并发症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13.319,P=0.001),见表3。
2.3 、2组病人预后情况比较
术后14 d,观察组24例病人(58.54%)为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对照组10例病人(24.39%)为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7.829,P<0.001)。见表4。
2.5、 2组病人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病人或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10.097,P=0.006),见表5。
3、讨论
老年病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增大,部分病人认知能力降低,无法准确地将自身不适症状表达出来,因此,老年颅脑外伤病人常无典型的早期症状。且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降低,对颅脑损伤和各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相较于年轻群体其病情复杂多变,颅内压明显增高,预后较差,因此对颅脑外伤老年病人的护理干预在其康复过程中十分重要[5]。曾有研究指出,改进工作模式是改善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6]。本研究通过规范化、专科化、标准化的3C检查表,减轻了因护士交接班对病情观察带来的影响,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体现了专科护理特色[7]。
本研究结果显示,责任护士对观察组病人伤口引流情况、感觉运动功能、饮食情况、突发病情变化、高危风险预警的掌握率及总体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使用3C检查表能够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这是由于该表格将病人的专科情况与整体情况相融合,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各项观察内容,涉及的方面全面且清晰,可以帮助交接班护士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病人病情,并明确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整理护理思路[8]。另外,该表在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新内容,操作简便,即使是三班倒的轮休制度,也能够使交班护士在上班后通过阅读表格了解病情,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减少了翻阅前几日病情及护理信息的时间[9,10]。同时,由于3C检查表的设计简明直观、内容全面,责任护士可一目了然地了解病人连续几日的病情变化,能够快速地将护理重点总结出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责任护士的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和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可将被动执行医嘱变为主动工作,提高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11,12]。
本研究进一步观察3C检查表的应用对老年颅脑外伤手术病人的作用,发现观察组病人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预后较佳。考虑是由于3C检查表可动态全面地观察病情,改变了责任护士在病情观察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病人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减少了因遗漏重要信息而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干预的促康复作用[13]。同时,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和预后改善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3C检查表在临床中推广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使用3C检查表记录老年颅脑外伤手术病人病情,可以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并改善其预后,同时也可以提高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CHOI W S,CHO J,JANG Y S,et al Can helmet decrease mortality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in a motorcycle accident?: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PLo S One,2020,15(1):e0227691.
[2] ROSHA L M,VALIULINA S A,SHAROVA E A.The region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children in Russia in 2003-2014[J].Probl Sotsialnoi Gig Zdravookhraneniai Istor Med,2019,27(3):257-261.
[3]李皓瑾,赵丽.三维结构护理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 2019.40(4).365-367 .
《3C检查表在颅脑外伤手术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来源:《实用老年医学》,作者:陈慧;吴梅;童孜蓉;赵倩;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