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影视中观众的心理预判>正文

影视中观众的心理预判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1-12-20 所属栏目:心理学

  

  在数字化的新时代,大众对影视产业的关注度呈上升的趋势。观众在欣赏一部影视作品的同时,会带来极大的心理享受。所以,一部作品的好坏,并不是单个人所评判的,而是由社会大众对作品的总体评价,所以市场上出现了犹如豆瓣评分、大众点评等软件系统。因此,作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我们既要有专业的理论支撑,也不能忽视对大众观赏作品时的心理揣摩。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观众心理学做出过很多分析,但大多从电影赏析带给观众什么样的心理感受的角度进行研究,极少分析在创作剧情上,观众的心理趋势会给影视创作者带来怎样的思路和方向。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影视受众群体的心理变化,并根据观众的心理预判趋势,设计符合大众心理期待的剧情及剧本。

影视中观众的心理预判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需要有两方面的心理满足,一是来自五官的感受,例如视觉、听觉。二是来自心理的感受。而后者的感受比前者更为重要些。杨卓认为:在影视片中为观众留有想象空间,调动观众欣赏时的参与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中,以观众的心理预判为出发点,阐述影视创作如何激发观众兴趣,研究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思路有助于未来的创作活动。

  一、观众心理学与影视作品

  观众心理学是接受美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产物,心理学是19世纪后半期正式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会饮》中,我们可以感知美感对于人类心理乃至灵魂的呼唤。在《诗学》中,柏拉图提出“陶冶”学说,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深刻感受到悲剧带来的直击人心的震撼。在与柏拉图等古希腊哲学家几乎处在同一时期的孔子、老子、孙子等先知们,也对人们的心理探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并在教化、兵法、建筑方面取得成效。

  接受美学在1967年,被来自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尧斯首次提出,并被后者所补充。接受美学意在强调“读者中心论”,即尊重读者的能动性,反对“文本自足论”。当代对观众心理的探讨基于接受美学与心理学,在对观众心理预判的研究,引用以下学者,并对本文内容进行阐述。

  美国作家威尔逊在《论观众》系统谈论了戏剧、影视、文学当中观众对作品的心理表现,为影视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明斯特伯格在他唯一一部电影理论着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电影从来都不是在银幕中呈现,而是在人们脑海中呈现的”。并把剧情的发展对观众的感知影响分为深度感和运动感两方面。强调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剧情进行加工。在《科技创新导报》中,郑义海、黄春波、张慧娟基于设计心理学,系统阐述了大众的设计情感预判,强调设计师不能只一味表现自我进行创作,也要考虑受众群体对设计的情感预判是否在可接受水平。我国作家余秋雨的《观众心理学》指出,艺术家们需调动和配合观众的各项心理机制,使观众产生积极、亢奋的审美状态。但有时心理机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造成观众的心理厌倦。此书也通过研究中外名家戏剧实例,从观众审美、学理基础、心理需要、观众感知方面一一解析观众心理。

  二、利用心理预判设计合理剧情

  作为观众,我们的感受几乎全部来自于生活经验,我们的生活经验决定着我们的心理预判,当影片剧情正朝着我们经验的路线向前走,我们的情绪也会跟随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当影片剧情与我们的经验相背离,我们会感到困惑。“看是有目的的。我们之所以看,是由我们想要看什么的设想和期待指引的。而这些,又是建立在我们对艺术作品或现实世界的既有体验”。所以,影片的故事线总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所牵引。在设计影片剧情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观众下一步的想法,即心理预判。假如把编剧的思路和观众的思路比喻成两个正在赛跑的运动员,那么编剧思路一定要领先于观众一步,不能持平,因为会使观众毫无兴趣往前试探;也不能领先四五步,那样就会使剧情跨度太大,观众甚至不明白剧情所传达出的意思。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观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心理预判,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当一个小孩正在哭泣,妈妈拿给了他一块糖。这时,观众瞬间做出心理预判———小孩停止了哭泣。在下一个分镜中出现如下情形:情形一:小孩如果停止了哭泣,则符合观众的心理预判,剧情合理;情形二:若小孩继续哭泣,则较为偏离观众的心理预判,剧情较合理;情形三:若小孩睡着了,则严重偏离观众的心理预判,剧情不合理。这三种情形中,显然,第一种更能满足观众的心理,而情形二和情形三多多少少会使观众感到一丝困惑。所以,以创作者的视角来看,在设计一个场景之前,要考虑观众在上一个分镜的思考路线。

  然而,由于职业、爱好、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的影响,观众并不是每次都会有相同的心理预判,俗话所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创作者的推断也不是与观众的预判完全吻合,观众的审美正向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着。因此,在了解观众的心理预判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调研,确保大众化的心理预判,这样才能达到观众普遍的心理需求。

  心理预判需要注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角色的设定。例如,我们设定了一个健壮的老人的形象,当这位老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观众的心理预判是他健步如飞地通过了斑马线。但下一个分镜是,刚刚放学的小朋友们热情地搀扶起他过马路。虽然单独分析小朋友扶老人过马路这一分镜并无问题,且在人们的经验之中是符合逻辑的,但由于之前的人物设定,使得其背离了观众的心理预判,显得荒谬。如果我们给人物设定为体弱的老人,那么小朋友扶老人过马路的情节就完全合理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符号学中的范式结构,对角色、场景的设定进行垂直的、空间性的安排。范式结构是指在符号学中,根据联想的方式,将元素一一组合起来的模式。在例子中,人物持有的意义部分是来自人物使人产生联想的范式结构。范式结构所产生的关联也会给剧情赋予意义。

  三、利用心理预判带给观众更多刺激点

  (一)心理预判带来惊喜

  虽然我们根据心理预判设计了符合情理的剧情,但剧情仍是中规中距,并没有什么惊喜点,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合理性,就是顺应观众心理预判的弊端。因此,我们开始尝试背离观众的心理预判,制造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点或刺激点。然而,我们根据上文的论证已知,背离观众的心理预判会对剧情产生逻辑不通的危害。所以,这里的背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观众的心理预判为未知的时候。心理预判是未知的并不意味着无心理预判,而是观众对即将发生的事物感到模糊或难以具象,但明确知道接下来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我们经常会在悬疑片中看到,例如在1954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的《后窗》中,嫌疑犯在发现男主人公杰佛瑞在偷窥他后,观众的心理预判是嫌疑犯一定会来杀了杰佛瑞,但怎么杀?什么时候来杀?这是不确定的。所以,当观众的心理预判为嫌疑犯现在会立刻来他家杀他,但剧情背离观众的预判,并没有紧接着开始追杀,而是用主人公杰佛瑞打了一通电话的并不紧张的时刻,将观众的警惕性降低后,之后才传来了令人紧张的“蹬蹬”声,并从黑暗处浮现出来,制造出了一个令观众意想不到的刺激点。悬疑电影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观众的智力游戏,创作者们要经常思考观众对下一幕的判断,从而做出引导,让观众按照我们所预设的剧情节奏,在每一个悬念上,打破观众的心理预判,创造反转剧情。在许多恐怖片中,当恐怖的背景音乐响起时,主人公用颤抖的手打开柜子,观众的心理预判是鬼即将从柜子里出现,但主人公打开柜子发现并没有鬼,观众的心理防线消除,但下一个镜头立马拍到主人公的身后出现了恐怖元素。这就给观众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刺激点,而这种背离观众心理预判的处理方式远比顺应观众心理预判所带来的刺激效果好得多。当然,随着观众欣赏影视作品数量的增加,会渐渐熟悉这些套路,我们还要做出反套路的判断,而这些也基于对观众的心理预判研究。

  在许多喜剧片中,也同样能看到此类做法。《夏洛特烦恼》中,主人公夏洛在询问大爷马冬梅时,第一句大爷没听清,这并不觉得可笑,但接下来的连续强调,大爷的连续疑问,从“马什么梅”到“什么冬梅”,使剧情完全处于观众意料之外,成为经典。在《百变星君》中,周星驰饰演的角色误把水枪当真枪:当观众看到枪时,观众的心理预判是即将发生枪击,但当开枪的一瞬间,水从枪口射出,背离了观众的心理预判,使得剧情变得荒唐可笑。如果射出的的确是子弹的话,剧情很可能不会给观众留下充满惊喜的印象。在类似《脱口秀大会》《奇葩说》这类综艺节目中,一个笑点的出现多半是出于对观众心理预判的背离,如运用谐音这类的效果。在《喜剧的真相》中,作者在文中用了大篇幅强调不要刻意去搞笑,因为你的刻意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很可能符合观众的心理预判,从而使观众回归理性,观众会了解到你接下来会以什么样得方式逗他开心。

  (二)观众期望心理的探讨

  观众的惊喜程度有没有大小的区分,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我们不可否认,有些剧情会使同一位观众仰天大笑、面红耳赤,但有些剧情观众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前者反应的那么激烈。到底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超过观众的期望越多,观众的反响越强烈,当观众的期望与创作者几乎持平时,观众的反响相对会弱。但这并不表示在创作者所给的实际期望不变的情况下,观众期望越低,观众的反响越强烈,因为随着观众期望的降低,观众会渐渐脱离剧情,创作者给出再高的期望都石沉大海。只有观众的期望越高,创作者给出的期望比观众还要高时,观众的反响才会更强烈。这是西班牙的魔术师丹尼在魔术中讨论如何提高观众情绪的理论,但在影视中也同样适用,这里的观众期望几乎等同于观众的心理预判,即观众对即将到来的事物所做出的联想。

  当然,我们在设计剧情反转的时候,要把握宏观整体剧情的逻辑,正如我们所阐述的那样,也要在微观细节中设计亮点,这需要创作者们把握观众心理预判的趋势,兼顾顺应和背离,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到底观众的心理预判是应该顺从,还是应该背离,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地分析。但是,对观众心理预判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运用观众的心理预判来设计剧情是一个极佳的方法。

  四、结语

  以观众的心理预判为基础,在剧情设计方面引用符号学的多个例子,对顺应观众心理预判进行论证并给予建议。以观众的心理预判为导向,在利用心理预判带给观众更多刺激点方面,并从讨论观众反应大小延伸出观众期望心理的分析,认为我们对观众心理预判的把握成果最终是要回归到观众的反馈上面。而观众反馈最好的方式就是观众的即兴反响。心理预判理论为影视创作开辟了一条观众心理思考的路线,强调我们应指引观众一步一步走向我们所提前为他们铺好的一条人性化的道路,以至于观众不会迷路而苦恼困惑。同时,在影视创作中,考虑观众的心理变化趋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创作者们不能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创作,也要思考观众的内心想法,且这个过程贯穿始终,根据每一出情节的末端,考虑下一情节的开端,环环相连。

  以观众心理预判为出发点进行影视创作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许多方面还需继续深入研究,例如,观众对剧情反响的强弱,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根据观众的个人素质、审美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来综合分析,另外,如何把握观众心理预判的趋势,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研究还有待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卓喝彩来自投入-浅析影视观众参与心理[J]电影文学, 1996(02).

  [2] [美戴维波德维尔,克里斯琴汤普森电影艺术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 [美艾威尔逊等,李醒等译论观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影视中观众的心理预判》来源:《艺术评鉴》,作者:顾浩誉,何婷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