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数字经济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构成,通过以苏州地区为例分析数字经济在以上方面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并通过多方面的指标对比,分析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并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引言
《二十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发展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构成。其中数字产业化,也就是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包括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和大数据等。产业数字化,即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效率。数字化治理主要体现在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是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数据价值化即将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其进行采集、标准化、定价以及交易等活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加快数据的价值化。
二、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1.数字产业设备建设基本情况数字产业设备主要包含 5G、光纤光线、芯片等。苏州市作为全国首批 5G 建设试点和商用城市,积极推进 5G 产业发展。2019 年 12 月 26 日苏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苏州市通信专项规划(2017-2035)》,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0 年年苏州市新增 5G 基站 12039 个,累计建成 17500 个居全省第一,计划 2021 年底建成 5G 基站 2.7 万个,实现全市全覆盖。2.数字经济发展先导产业发展情况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是重要的基础,主要包括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行业等。这些产业在苏州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中信息制造业是苏州的第一支柱产业,其产值超过万亿,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的 9%,其在全市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二)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 1.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取得成效 “2019 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中指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数上苏州排名第三,对未来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苏州是首批 5G 建设试点城市和首批商用城市,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等在基础设施布局规划、5G 产业赋能方面取得进展,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建设与应用双向驱动的发展格局。 2.数字产业化产业进一步集聚,形成发展特色随着数字经济基础建设的推进,其他数字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的产业化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在产业集聚上形成一定规模。2020 年苏州工业园区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660 余家,人工智能产值达 462 亿元。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企业落地,同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研究院等,带动相关产业估值超千亿元。2021 年发布《苏州市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促进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及产业融合发展。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底层技术的开发,逐步应用到不同的场景。2020 年 5 月获批江苏唯一的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2021 年“区块链 + 公证”获省优秀实践成果奖,经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块链司法应用的示范作用,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将打造高质量的区块链产业链。
(三)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 1.赋能新制造 2018 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深化“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逐步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在 2019 年长江三角洲数字经济排名中,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苏州排名在第一位。苏州落户 11 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相继投入运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首先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效率,相城区的 48 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再 2000 年 1-5 月份税收增长 7.6%。其次,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比如亨通的库存周转天数和生产周期缩短了 30%左右,成本下降 15%。苏州的基础建设、营商环境、工业基础都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为疫情期间工业产值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智能制造方面苏州市初步构建了行业发展的生态体系,《2019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苏州位列全国第三,全球第八位。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2.赋能新商业苏州在长三角数字商业指数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和上海。商圈数字化,街区智能化,比如苏州中心的智能网络建设,提高了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和客户体验。商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带动了数据价值化的发展,如苏州市企信宝、虎赢大数据等。苏州市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电商企业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食行生鲜等。 3.赋能新农业 2020 年 3 苏州市获批智慧农业国家试点,从顶层规划、示范引领、数据整合、组织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呢。苏州农业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三个 “90%”的政策支撑起了数字农业的发展,同时现代化技术如自动驾驶、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设备农机的应用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助力了智慧农业的进程。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可视化的综合管理。
(四)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 1.数字政府基于大数据的支撑城市治理模式在逐步形成,智能政务逐步推进。政府在城市治理的手段和方式上更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苏州市的数字化已经赋能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显示,苏州的城市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八。2020 年 8 月《关于推进数字政府市域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努力打造一体在线、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精准智慧的数字政府。建设集“苏周到”App、企业服务总入口、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城市大数据可视化运营平台等门户形成“数字政府”市域一体化发展苏州模式。 2.智慧城市早在 2013 年苏州推出智慧医疗”挂号系统。2016 年智慧城市指数评比中,苏州位列第九。2019 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评价中苏州的交通出行支付指数排名第一。苏州正在打造集分析、管理、监督和服务等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苏州移动结合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智慧水利业务样板。苏州市在智慧社区、智慧帮扶平台已经上线,进一步加快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三、苏州数字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一)苏州市数字经济总体发展对比根据 2020 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显示,苏州的指数为 75.2 排在第 12 名,比去年上升了两位。根据该报告,数字经济指数在 80-90 之间的为领先城市,60-80 分之间的为发展城市,苏州市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上属于发展阶段的新一线城市。
(二)数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对比苏州在基础设施指标全国排名 28 位。在数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城市是上海、深圳和北京。尤其是在信息基础和数据基础方面深圳排在第一位。上海在数据基础方面排在第二位。苏州在数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建成了城市级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城市服务、治理及产业融合领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苏州做的比较好的是移动网络应用渗透率和运营体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息安全以及运营机制上还需要提升。
(三)城市服务和城市治理数字化发展对比苏州在数字化技术已经覆盖教育、交通、社保等多个领域,但在政务、医疗等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还有待提升,尤其是教育数字化和交通服务数字化方面排名比较靠后。再建设运营和运营成效上表现较好的城市为上海、深圳、杭州。在城市服务中的政策规划上深圳、杭州、成都、宁波、武汉以及无锡等城市都做的比较好。
四、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专项管理体制早在 2016 年苏州市成立大数据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苏州市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成立专门的大数据管理部门,专注管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其次,根据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近两年苏州市政府以及各个区县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根据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协调发展,比如加强城市治理领域政策。同时针对不同的产业数字化程度和目标进行政策的优化。第三,完善统计体系。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快,对经济贡献大。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字经济统计体系,把握苏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夯实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推进 5G 基站的建设,实现 5G 的全覆盖。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的建设与完善,助力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据化治理,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对大型数据中心进行布局和建设,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掌控、整合、分析城市大数据资源,打造“城市大脑”加强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协调联动。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数据安全平稳运行。
(三)聚焦优势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群目前苏州市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已经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应进一步贯彻执行《关于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的若干措施》,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产业的聚集,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色应用示范、进行技术攻关,加强产业融合,把苏州的工业互联网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创新基地和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高地。在区块链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扶持,在产业聚集、技术突破、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苏州市区块链技术产业向宽度和深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刘健,周青.传统产业数字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多中心治理的视角[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4):11-17.
[2]孟方琳,汪遵瑛,赵袁军,姚歆.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与演化[J].宏观经济管理,2020(2):50-58.
[3]杨卓凡.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短板与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20(7):60-67.
《苏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来源:《商业经济》,作者:陈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