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园艺>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里进掌村景观为例>正文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里进掌村景观为例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2-02-17 所属栏目:园艺

  

  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建设中较为缺少的部分,大多是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改造。在乡村景观中,常见的元素有田地、古宅、山川、河流、树木等,此类元素具有较浓的地域特色。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乡村日常生产和生活元素也需要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比如村落、耕地、家养动物等。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不仅需要契合乡村景观的价值和特色,尤其是凸显乡村景观的审美性、生产性和生态性,还需要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对本地经济效益的考量和乡村生态、历史文化等。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里进掌村景观为例

  一、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需要借助多学科理念整体设计和规划乡村各种景观要素,在保护乡村景观文化特色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挖掘乡村园林景观的经济效能,进一步推进当地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等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已然出现了诸多成功案例,但是在实践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乡土特色流失,缺乏民众参与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差别明显,乡村景观园林具有城市景观园林无法替代的民俗文化、乡土特色和历史价值。但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存在景观风貌、乡村肌理被严重破坏的情况。比如乡村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照搬照抄“欧陆风”“新洋房”“大广场”“宽马路”[1],打破由文化、历史、地域所形成的特色乡村景观。虽然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但是扩建、改建、村庄新建等缺乏乡村自身特色,忽视生态环境、文化内涵、地域传统等。诸如此类导致乡土特色流失的行为,都会对乡村景观园林规划的乡土特色造成巨大冲击。

  (二)生态保护匮乏,科学规划欠缺我国乡村长久以来均使用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短期内虽然能促进乡村经济增长,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却会导致乡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等遭受严重破坏。我国乡村地区因开发强度低、建筑密度小,其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较好。但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的促动下,因大规模建设的任务重、时间紧等,乡村环境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有可能被破坏,乡村园林自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容易被忽视。很多所谓美丽乡村建设往往以乡村自身硬件设施建设为基础,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往往是在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打击或者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即便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自身的生命力也容易被忽视,冰冷的混凝土、造型奇异的景观树和硬质铺装等替代原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屡见不鲜,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河道被填埋等,这些都是违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的。但是此类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厘清乡村景观特征,借农事活动塑造园林主题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包含乡村生活、生态和生产三个方面。乡村园林景观需要牢牢把控乡村地域范围内和人类聚居活动相关的景观园林空间,并充分发挥生产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三方面的优势。比如在乡村聚落景观规划时,设计师要以乡村肌理为主,通过走访和调研,切实了解和分析村民的实际切身需求,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为村民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其他类型景观不同,其具有城市景观所不具有的朴素和纯真气质,能够解决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中所遇到的工业化元素问题、科技元素问题、人文元素问题。因此,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必须意识到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区别于传统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式与思路,要在亲自调研之后,按照遵照乡村本土特色的原则,将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视为长期性的过程,在分析乡村景观特征和规划设计需求的同时,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乡村景观的价值和重要作用。继而在实践规划设计中,强化乡村生态与历史文化特色表现,借助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乡村传统文化等,来有效调整乡村布局,有效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二)凸显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发挥村庄经济载体效能乡村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都是乡村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伴随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风貌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很多参差不齐的自建房屋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已经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颜色统一的砖瓦房或者小别墅。但是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乡村风土人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能被遗忘,而是应该成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参考。建议设计师按照乡村文化保护的原则,思考如何将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当地乡村人文景观情怀融合起来,保留城乡通端口,为游客建立风景园林景观与乡村生活融合的接入点,使游客在欣赏风景园林景观时,也能看到各类乡村文化元素。

  三、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策略

  (一)规划背景山西里进掌村位于太行山上,地形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火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气候适宜,风沙侵蚀不大,具有农作物生长的优越条件。山西里进掌村东傍仙泉,西临丈河,北与柏崖相望,南与石翁沟毗邻,整体上坑洼不平,居民世代农耕,春秋两季养蚕,且居住分散。山西里进掌村历史悠久,按照山西里进掌村山神庙石板雕刻,该村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人定居。当地建筑群因为地势没有严整轴线,建筑形式以四合院形式和独栋建筑居多,院内种植梨、山楂、核桃、桑树、桃、杏,周边种植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如瓦松、沙参、狭叶珍珠菜、博落回、铁线莲、石生蝇子草、角蒿、荆条、车前草、艾、野蒜苗、野韭花等。

  (二)规划目标山西里进掌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整体规划时,可考虑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风貌,从农业产业、地域特色、交通道路建设需求角度入手,按照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的方式,进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其当前景观资源分散单一,存在聚落分片分布等状况,因此景观园林结构布局可按照“一环、多点、多片”方式设计[2]。其中的“一环”是指逐步完善现有交通道路,并按照已有的路网结构进行景观园林规划。“多点”指按照居民分散分布的现状,构建多个景观园林节点。“多片”指进行多个生态景观片区和生产性景观片区的主题性规划,如有机蔬菜瓜果采摘区、观光农业片区等。

  (三)规划设计乡村景观园林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自然环境与人工要素,要确保自然环境与建筑群交相呼应并具有使用便捷舒畅的特质。因此,在山西里进掌村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将人为的线条、形式、对称、规划与环境生态形成鲜明的对照,并在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维持自然资源景观的功能。为了实现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将生态环境理念引入到规划设计中建立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用以解决山西里进掌村仅有十几种农作物和果树及药材树、其他植物种植较少、植物物种丰富度不足、当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低等问题。

  1.改造在村庄田园化方面要突出村庄自然肌理和乡村风情,按照改善和保护山西里进掌村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村容村貌的美化。比如,扩建与目前村落在空间形态、系统形态、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良好衔接的部分,有机协调景观环境和旧房的建筑风格。对于无法修缮的危房要进行整体改造,比如统一搬迁到新的社区或翻建。为防止无序蔓延,在现有村庄基础上可向中间位置集中建设,统筹安排新旧建筑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设施,以便形成布局紧凑的形态。

  2.整治对于质量完好、结构完好、外墙部分材料脱落或损坏的建筑物,要整修外立面。秉承整体建筑色彩一致的风格,重点维修道路两旁的传统民居并着重完善和修补损坏的木雕和砖雕,按照山西里进传统民居特色,增加本地文化符号和传统建筑元素。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渐提升,相应的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也不断升级。在乡村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规划意识与设计的融入和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利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不能完全以旅游开发作为导向,而是要遵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尊重当地乡村肌理,在进行大量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乡村需求来塑造特色乡村园林景观。在此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引入和开发旅游项目,而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历史文化、乡村民居、乡村农田等资源所具有的情感与文化传承优势。此外,设计师还需要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使乡村园林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当地生产生活特征得以融合,继而促进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春丹,陈忠良,梁健.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9(14):109.

  [2]张淑燕.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求[J].农民致富之友, 2018(18):124.

  《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里进掌村景观为例》来源:《艺术教育》,作者:李晓庆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