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寿祥作为湖北水彩画发展代表人物之一,其水彩画艺术语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杨帆的《湖北水彩画地域特性初探》中对湖北水彩画地域特性做出了总结而且分析了成因,在地域特性中将刘寿祥的水彩画绘画风格重点讲解。聂耘文的《两湖水彩画的渊源和发展》也对湖北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详细分析,对刘寿祥进行了解读。湖北水彩画发展较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无数前辈对水彩画的探索。作为湖北水彩画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刘寿祥的水彩画艺术语言深深影响着后人,就像刘寿祥吸收王肇民、白统绪等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一样,后人也可以吸收学习刘寿祥水彩画艺术语言,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1刘寿祥学艺经历
兴趣是成功路上最好的助力,有了兴趣,人才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刘寿祥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直到中学时期他的绘画天赋被美术老师挖掘出来,才使刘寿祥接触到系统的学习方式。这位美术老师刚好是一个水彩迷,所以课余时间常常带他们出去画水彩,刘寿祥自然而然就接触到了许多与水彩相关的知识,还因此认识了当时著名的水彩画家白统绪老师,从此刘寿祥开始了他的水彩人生[2]。在之后的日子里,绘画成为刘寿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毕业以后,刘寿祥作为知识青年分子,开始接受上山下乡贫下中农再教育,被分配到了湖北洪湖,这时的他并没有放弃绘画。在农闲时分,刘寿祥还会帮忙村民画窗花和木床图案,刘寿祥还帮去世的人画过肖像,因为画的好,当地村民对刘寿祥的画赞不绝口。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刘寿祥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湖北艺术学院国画系。学习的虽然是国画专业,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水彩画,利用课余时间跟着白统绪老师学习专业的水彩知识。学业结束时,由于专业能力优秀,刘寿祥被留校任教,教授水彩。由于当时的水彩画专业还比较小众,在与同时留校的同事一起到中央美院进修深造时,只有刘寿祥无处可去,只能自己找找资料画一些水彩静物画。期间刘寿祥尝试不同的技法突破传统以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在色彩、手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在全国第六届美展上凭借《冬花》荣获优秀作品奖,之后创作的优秀作品接踵问世,多次在外国举办个人展,而且培养了一代代水彩创作的艺术家,为国家的美术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寿祥水彩画艺术语言的体现
2.1漆器色彩的运用
刘寿祥生于湖北,学在湖北,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在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中大多能够找到楚文化对他的指引。刘寿祥提取漆器色彩中红色与黑色的搭配,将其放入静物画中,是因为黑色与红色在色彩上对比较为鲜明与强烈,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大气、厚重与神秘的感觉。例如作品《陶罐与鲜果一》系列(如图1),在静物摆放中对于画面中的色块布局都会提前进行推敲,画面中会出现大面积的黑色衬布与深色陶罐,背景为灰白色,透过强烈的黑白反差来衬托出鲜果的鲜艳。在作品鲜果系列《葡萄》中,翠绿的葡萄几乎被黑色的衬布与深棕色的瓷壶包围着,黑色的衬布与深棕色的瓷壶一下子将葡萄推了出来,为了不使葡萄掉下来,刘寿祥老师在翠绿色的葡萄前面还画了深紫色的葡萄与深红色的蛇果,一下子就将亮色物体举了起来,使画面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和艺术张力,又使得画面不会太沉闷[3],给画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2.2“形”的绘画风格
刘寿祥对于“形”的认识受到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的影响,重视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使画面的结构秩序更稳定。例如江南水乡系列中的《江南水乡》(如图2),桥体的石块线条清晰,房屋建筑层次分明,房屋面与面之间交代的很明确。虽然整个画面处于同一色调,但物体刻画的很清晰,石桥、房屋与木桩在画面中交代的很明确。刘寿祥在绘画风格上受白统绪老师的影响,造型严谨、画法写实,笔下的静物挺拔端庄、庄重敦厚。例如《鲜果》系列作品中构图方正,画面表现出沉稳的感觉,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在绘画衬布时通过“埋色”表现其质感,画蛇果时先画上一层紫灰色打底,再画一层绿色,最后再画表面的红色,这样遵循自然的生长规律,画出来的效果既真实又生动。
2.3水彩光影的表现
1996年,刘寿祥受邀到欧洲参加了一个非官方的艺术交流活动,这次的活动给了刘寿祥极大的震撼,在欧洲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之后,刘寿祥对于水彩画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色彩方面彻底改变了以往在绘画中的应用。就江南水乡而言,以前刘寿祥眼中的江南水乡只是一个无色无光的灰调世界,所以在绘画江南水乡的时候都是用单调统一的灰色调来进行表现,画出来的画就像一张张老照片。经过欧洲的交流学习,在色彩表现上与以往截然不同,日瑧完美与纯熟,再去江南游玩的时候,刘寿祥再一次感觉到光与色两者所包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世界映入眼帘,使得眼前一亮。回国后画的第一批画是闽南海边的船屋(如图3),画面中充满了丰富的色彩,水韵淋漓,色调浓厚而丰富细微,用笔老辣,一挥而蹴,弥漫其间的是开阔的胸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温暖的阳光照在船身,冰冷的海水在沙滩上流动,画面上充满了活力。
2.4材料与媒介的运用
早期由于水彩画较为小众,经济技术条件又不好,所以在绘画工具材料方面较为单一,湖北主流绘画都用的是保定纸。这个时期刘寿祥的水彩画就是用的保定纸,绘画工具有中国毛笔、排笔、水粉底纹笔、遮挡胶、油画棒与丝瓜瓤,绘画颜料常用的有国画颜料与温莎牛顿的水彩颜料。例如作品《吊脚楼》(如图4)运用了喷水撒盐的技法,色调统一和谐,营造出江南水乡雾蒙蒙的景象。他在房屋与倒影中先用油画棒平刮,再覆盖上固有色,之前涂的油画棒被压在水彩颜料下面,使颜色不那么突兀,带着一种灰蒙蒙的感觉。水面与天空应用的是喷水撒盐的技法,能够产生出光影斑驳的效果,使整个画面充满水墨意境。
3刘寿祥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影响
刘寿祥独特的水彩画媒材不断影响着后来的年轻人,这离不开刘寿祥对材料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在绘画工具上,不再局限于传统水彩画的绘画工具,发掘出更多能够提升画面效果的工具,大大的丰富了画面效果,为后人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提供了首创的“埋色”技法,使画面质感更强。后来许多的湖北画家、学生和水彩爱好者都深受刘寿祥影响,吸收学习刘寿祥的水彩画艺术语言,在不断尝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4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影响运用
中国的茶叶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淹没它的色彩,反而深受观众的喜欢。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下,茶业朝多元化的方向道路上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发展,除了茶业产品本身的因素,包装也显得格外重要。水彩画本身就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融入产品包装后,茶叶的艺术价值随之提高。水彩画的应用使产品更具形象化,给消费者带来直观感受,引起消费者的心灵共鸣[4]。茶画的应用不仅推广、宣传了茶文化,而且扩大了茶叶的国际市场。
5结语
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具有超强的技术性。由于新媒介的产生,使得水彩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也为水彩画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5]。通过对刘寿祥艺术语言的研究,让人了解到刘寿祥在不同时期的学艺经历,在不同时候使用的媒介来达到不同的画面效果。刘寿祥所画的水彩画大多数以写实为主,通过优雅的意境烘托出更为精致的画面。除此之外,刘寿祥认为,技术只是一方面,想要画出好的作品,水彩画家需要非常牢稳的知识作为铺垫,而且需要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状态,这样才能给观看者带来一种情感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黄雨蒙.浅析刘寿祥静物水彩艺术风格[J].流行色,2020(07):113-114.
[2]李笠慈.刘寿祥水彩静物画艺术风格研究[D].青岛大学,2019.
[3]陈繁.水彩静物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宋艺雯.茶叶包装设计中绘画元素探究[J].福建茶叶,2016,38(07):186-187.
[5]李建淼.谈《逝去的风景》水彩画创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刘寿祥水彩画艺术语言研究》来源:《绿色包装》,作者:涂远芳 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