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经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泰来县为例>正文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泰来县为例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2-04-02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摘要:优化我国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升保险效益是我国农业农村保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黑龙江省泰来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保险购买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均衡保费分摊比例,调整农业保险组织制度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需求;购买意愿;采纳行为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泰来县为例

  一、引言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长久性、稳固性、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积极有利的宏观调控指引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负外部性、农业保险市场建设缺位等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如何加强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提高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效率,推进农业保险模式的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农业保险在农业风险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鉴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农业保险政策也应该因地制宜。本文以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以下简称“泰来县”)为例,以国内外农业保险研究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黑龙江省泰来县的农业保险情况,尤其是其中的保险选择问题,来尝试分析泰来县农业保险的各类需求。希望可以针对当地农业保险选择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到一些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为当地建立完善相关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当地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以及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最终对农业保险产品属性与农业保险自身进步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农业保险的保费、办理和理赔烦琐程度以及改善农业保险作用发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后在理论层面上,据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的研究来看,研究成果较为集中在农户与农业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保险失灵等方面,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农业保险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保险种类和覆盖面改进等大方向上。但是,从农户购买意愿的角度出发来探究农户对于农业保险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存在局限也缺少实证分析。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学者从农户购买意愿的角度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农户个体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揭示农户的预算约束和农业保险的产品属性对农业购买选择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完善与长远发展、提升农户的保险需求提出相关建议。

  二、数据来源、研究设计及结果

  (一)数据来源

  为了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人保财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支公司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黑龙江省泰来县进行了深入的入户调研和农户问卷访谈调查,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问卷有效率为81.6%。本次调查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及购买情况、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情况(农业保险投保程序条款和理赔程序的复杂状况等)、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保费评价、政府保险补贴以及今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等。同时调查了受访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耕地面积等人口统计学和经营基本特征情况。调查中发现农业保险的种类、保费与农户的认知程度、接受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农民本身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偏低,很多农民不知道或本身不愿意投保,使得农业保险在农业保收和挽回损失的重要作用受到严重制约。上述现象不仅难以充分开辟农业农村的保险市场,增加保险公司收益,同时农户也难以获得最佳的保障体验,影响其农业保险的购买选择。根据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本文将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动机的主要因素以及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不积极的主要原因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以农户是否已购买农业保险为因变量,以农户的保险认知水平、理赔程序、保费评价和作物耕种的多样化以及农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自变量,采用二元Logit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农户保险购买的主要因素,具体回归方程设定如下:其中,即第个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即第个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即农业保险购买条款与程序的烦琐程度,即农业保险理赔的烦琐程度,即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度,即是否如数理赔,即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所花费的保费,则是指农户作物种植品种的多样化程度,为政府补贴,即其他可能影响农户保险购买行为的控制变量,至即主要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即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系数,和分别为截距项和随机误差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利用state12.0计量软件对影响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变量选取及赋值如表1所示。

  (三)研究结果

  上述模型主要变量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耕种面积在1%的水平上表现显著,且与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呈正相关,表明农户耕种面积越大,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越高。这说明当农户所生产经营的作物面积较大时,一旦面临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风险,将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更大的打击,并带来更大的生产损失,因而其购买保险的积极性更高。即农户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与其作物种植面积呈正相关。其次,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与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在5%的水平呈正相关,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越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就越大。这说明当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时,其更能意识到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作用的重要性所在,更能加深对于农业保险的信赖,从而会有效提升其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再次,理赔程序的复杂程度与农户对于农业保险购买行为呈负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表现显著。表明保险的理赔程度越复杂,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购买积极性越低。即当保险的理赔查验程序过于复杂时,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接受程度将会降低,农户就会出于担心得不到合理的理赔或者不愿付出过高的理赔查验的交易成本或机会成本而放弃对于农业保险的购买。第四,农业保险的投保费用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积极性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负相关。即农业保险的投保费用越低,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购买积极性越高,这一结论符合消费者行为理论,且投保费用的影响系数高达1.04,表明农业保险的保费是影响农户对于农业保险购买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农民的经济状况相对较为拮据,因而保险的保费将是农民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农业保费相对较低时,农户在购买保险时会认为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从而会显著提升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购买。最后,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与农业保险的购买行为在10%的水平上表现显著,且与农户保险购买行为呈正相关。即研究结果表明,在近5年内遭遇过农业生产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冲击的农户更易购买农业保险。这充分表明农业保险在帮助农户抗击风险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从而使有过风险经历的农户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为积极地参与购买农业保险。

  三、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政府政策设计要考虑农村实际。任何事情都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了要考虑国家大宗的粮食作物外,同时也要注意比较冷门的种植业生产的具体保护,尤其是针对地方的各类农副业。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需要有针对性的保险政策设计思路和具体办法,目前我国在不断推进农业保险的设计分类,有很多的政策思路有待落实。另外,国家目前已有的农业保险种类,按照现行的财政补贴方法,对农户而言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经济压力,并且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来说,也是具有相当的压力,毕竟国家要补助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保险,这个投入效率产出比需要仔细考量。第二,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应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科学的农业保险设计思路,农民迫切地希望出台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保险产品,虽然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比如通货膨胀的加剧,科技水平进步后,伴随的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导致成本上升,农业保险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如还按传统的农作物保险来购买,会使得保障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农业保险犹如鸡肋,更少人问津。农业保险应该考虑当地实际特色,在不违背保险产品初衷的前提下,适当可以结合本地的特色,设计取得实际保险效果三赢的保险产品。其实即使在一个省,不同的农作物的生产周期,气候类型的影响等问题,即使当前农业保险的费率较低,保障水平较低,农民对参保的积极性也很低。另外是保险合同的设计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待法律文书,合同文本不能深入理解的居多,所以在农业保险合同上,尽量设计出让农户更大的选择自主权,而不是半强制性的,有的合同设计出现的问题非常大,保险合同要细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让农民真正因投保得到实惠。第三,保费分摊应更加比例均衡。目前,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比例仍然较高,如果不早日解决顶层设计,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农户实际需求的话,这样的财政负担会深深压垮地方财政。黑龙江位于中国的东北,东北经济在近十年间发展非常缓慢,这和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不无关系,所以各项工作都能合理运行,势必会减少农村保险的压力。保费的分配比例要趋于合理,一般农业大县也基本都是财政比较困难的单位,如果多方合理来分摊保费,这样对各方来说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第四,农业保险组织制度加深调整。政府在选择农业保险公司承保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好顶层设计,让全过程规范有序地进行,不断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引入专家论证,首先讨论好本地适合的保险类型,二是要有法律专家学者设计比较可行严谨的法律合同文本,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三是在政府组织选择农业保险公司的时候,要做到公开透明,招标等必要项目不可缺少,四是要加强监督保护力度,让整个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取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珊.四川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以岳池县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4):103-104.

  [2]王洪波.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需求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7(2):65-70.

  [3]张伟,黄颖,易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精准扶贫效应与扶贫机制设计[J].保险研究,2017(11):18-32.

  [4]周帮扬,李攀.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指数型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8,No.489(5):76-81.

  [5]刘欢,晋颖.土地流转视角下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476-477.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泰来县为例》来源:《农业经济》,作者:崔佳宁 安石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