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经济>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分析>正文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22-04-22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摘要:文章对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了相关概述,对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农业经济;农民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分析

  1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概述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农业是重要的基础,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目前,政府在保护以及支持我国农业发展方面使用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其中财政支出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就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在农业领域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比例。[2]财政支出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其中,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方面体现在农业生产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以及农业科技研究等。农业生产总值是指和农业相关的经济总量。政府不断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比例,因而也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生产总值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可以说不断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数量,我国的农业生产总值就会得到较大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财政农业支出的资金数量越大,农业生产总值就越高,同时也代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比较好的。政府利用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以让我国加快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良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以有效配置市场的基础资源,进而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科学的调整。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直接财政农业投资。政府支出的主体就是投资,所谓财政农业投资,是指国家在相关的农业项目建设中直接投入资金,从经济层面来对农业建设进行大力支持。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其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重视,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政府财政支出一般使用直接的财政农业投资方式。其二,是财政农业补贴形式。一般来说,所谓财政农业补贴,是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来对农业进行补贴,补贴的对象是农民个体和农村集体等。财政补贴一般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形式,前者是直接对农民进行补贴,后者是将补贴投入到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3]财政补贴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和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是相吻合的。其三,关于一些涉农税收的优惠政策。税收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调节作用,要想让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和农业相关的税收政策。我国已经废除掉了农业税,这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我国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减轻农民税收负担,进而确保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成功。

  2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支持对象缺乏合理性

  根据相关资料的数据表明,我国在江河治理和气象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资金大约有60亿元,然而只有不到40%的资金能直接用在农业生产性支出方面。相比于世界水平,我国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支出资金偏少。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进而无法让农民实现增收。

  2.2农业内部缺乏合理的支持结构

  对于我国的农业投入来说,很多的补贴资金都用在了流通环节中,很少投入在改良品质、安全卫生等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环节中,在农业基本建设方面,比如产品和营销以及服务等环节中投入的资金更少。

  2.3间接支持高于直接支持

  我国一般通过间接方式来进行财政农业投入,也就是政府使用拨款方式来对农业事业单位进行支持,使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便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等。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以及农业管理部门等却是大量资金的流入地,很少资金能用在农业与农民方面。

  2.4未能规范的使用资金,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之所以缺乏较高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和管理以及使用支出资金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流转资金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资金流入了非农化领域,或者发生挪用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有在使用资金方面,没有突出其重点,过宽的投入面致使资金使用时比较分散,就无法将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规模使用,进而也就不能发挥其规模效应,从而阻碍农业项目的建设。[4]此外,对于我国现行的《农业法》来说,在规定各级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责任以及支出方式方面太过模糊,在实际执行中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就难以有效约束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农业支出行为。另外,在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政策方面,偏差也比较大,农村信贷资金出现了严重的外流现象,农村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业与农村发展中也缺乏必要的资金,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

  3.1不利影响比较突出

  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的增长方面。我国需要财政农业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财政农业总体上的支出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同时,相比于短期的运行效果,财政农业支出长期的运行效果相对较差。我国在确定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方面,同一个农业项目上往往会存在重复投资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补救措施来解决,但是其中所带来的财力方面的损失就无法弥补。以某两个地区的白菜价格为例,A地区白菜的价格降到了一斤0.2元,但是也没有吸引来很多的顾客。经过对当地市场情况的分析,得知该地区2020年的白菜价格是一斤1.2元。B地区白菜的价格是一斤0.6元。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要控制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支出,以免市场中出现农产品价格紊乱的问题。

  3.2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系数已经出现了负数

  目前我国在农业财政支出方面的情况并不理想。财政支出的很多费用是流入到了农业各部门的事业费中,主要是体现在人员供养以及各种行政开支方面。比如,2009年农业各部门的事业费用在财政支出中占比约为12%,到了2019年就增加到了46.6%左右。关于农业基建方面的支出,就长期产出而言表现为正效应,不过就短期来看体现为负效应。这表示,就长期来看,加大财政农业基建支出对于农业的产出增长有着促进作用,然而短期内其可能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如果一直持续这种情况,将会直接阻碍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对于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来说,需要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进行科学调整。其一,各个地区的政府必须要加大财政支持农业政策的力度,调整农产品的销路以及种植结构,防止出现生产过剩现象。其二,应深入分析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对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优化。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也会有较大的变化,然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调整,还要对后续的农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

  4完善农业支出结构相关措施

  4.1在财政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农业产出效率提升

  增加农业的产出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产出的效率。要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主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产出的效率。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方面,和农业的产出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农业人口的抵消分散程度要远高于其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这就说明,在农业生产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没有充分参与,又或者是农业劳动者的饱和程度比较高,这样就致使农业人均产值的贡献度较低,因而也就出现了剩余的劳动力。[5]这就需要优化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多对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进行职业和就业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农业技能,这样才能增加农业人均的产出效率,进而让剩余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实现积极的对接,从而和市场需求相符。然而提升农业技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财政性资金进行大力扶持。此外,有相关数据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的产出有着明显的影响,这意味着,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出的增加,然而农业技术在创新方面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对此商业资本一般很少涉及,因而也需要财政性资金给予支持。因此,财政性资金要加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扶持力度,对其就业结构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加大技术进步方面的投资,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2进一步完善财政性金融支农体系,以便让农业产业尽快升级

  我国的农业要加快其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就要不断升级农业产业的结构,加大各地区间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设,以便大力发展一些加工型的农产品中的龙头企业,进而让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现代精深加工,这样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进而有助于提升其品牌影响力。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集群扶持,使其能积极“走出去”,并做大做强产业规模,这样才能为建设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创造一个优质的内部环境。农业龙头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财政性金融支农体系就要提供资金的支持,以便让农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在市场流通中,资金可以有力促进农产品的销售,还能提高农产品运输的时效性,进而让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更快。此外,通过优化农业市场的流通环节,企业的周转效率也可以提高,这样农业的各个环节就可以实现互相契合,从而让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闭环。所以,我国要通过财政性金融资金来优化农产品的产业结构,进而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3加大财政性金融支持,建设好农产品营销渠道

  农业经济要想提高发展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这需要有良好的营销渠道,通过各种方式来梳理与再造营销的各个链条,其链条中的环节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这个营销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财政性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营销渠道的资金支持,多为其提供资金,以便其能消除掉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扩大销售规模,进而提升品牌效应。此外,要想提升农产品的品牌,还要培养农产品营销的主体,要对农户与农产品经营企业进行引导,使其走向规模化生产,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这种规模化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向农户和农产品经营企业提供资金,以便其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制度和服务设施以及系统功能进行不断完善,这样农产品的服务销售能力才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信息渠道也会更加畅通,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更为完善。通过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支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规模会越来越好,进而提高其品牌效应。4.4加大财政性金融支持,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就企业角度而言,要想让品牌经久不衰,企业就要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也就是要让农产品的质量得以保障。要让农产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就要做好监督农产品质量的工作,这也是农产品品牌建设中重要的内容。由于农产品的质量特征一般比较隐蔽,通过看外观,消费者一般难以辨别其质量,因而就要采用先进手段来监控农产品供、产以及销的各个环节。主要就是控制好收购环节的质量和生产环节的质量以及销售环节的质量。这些质量管控过程中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财政性金融机构就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使其做好质量管控工作,进而做大做好企业品牌。在加工处理原材料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相关标准与企业的目标实施质量监控与质量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要根据企业制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来实施,特别是加工一些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等,其工艺流程就要更严格,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品质。企业的这种加工工艺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如果企业资金不足,就无法确保这些质量控制工艺的有序进行,进而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因此,财政性金融机构要及时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使其能有充裕资金来引进质量管控的工艺和设备,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有助于企业品牌的建设。

  5结论

  现今我国尽管优化并调整了财政农业支出结构,然而许多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繁荣。因而,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与建设中,需要认真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灿煌.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80—2005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28(12):76-79.

  [2]杨嘉芬.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6.

  [3]罗书嵘.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变动及效应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分析》来源:《中国市场》,作者:田莹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