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是关乎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林业建设,可以有效缓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较为传统,主要以化学技术手段开展防治工作,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本文分析了林业常见病虫害类型,并从生态治理技术、林业管理技术角度出发,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推动中国林业健康发展。
1林业常见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一直是中国林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2021年,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03万hm2,山核桃等经济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约为6000hm2,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约为866hm2。可见,病虫害为林业建设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
1.1林业常见虫害
中国土地资源具有跨度大、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林业种植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气候等特点开展林业建设。同时,林业树木种类较多,病虫害种类范围较大,林业常见虫害主要有介壳虫、蚜虫及红蜘蛛等,通过分析常见虫害,可为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癌症,能够引起松树整株枯死,是中国森林头号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根治。其病原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主要为松褐色天牛、云杉花墨天牛等,对枯死木除治和媒介昆虫防治是重要的防治环节。蚜虫是中国林业种植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虫害,且在多种植被中均有分布,难以根治。蚜虫体积较小,可以单向繁殖,在4~5d内最多可繁殖5代。同时,蚜虫主要聚集在植物嫩芽及花蕾上,通过吸食植物组织来成长。感染蚜虫后,植物被吸食的部位会出现黑色、黄色不规则斑点,枝叶脱落、皱曲,被吸食的花蕾也会出现枯萎脱落的现象。蚜虫在吸食汁液后,会分泌一种花蜜分泌物,植物沾染上后会感染细菌,从而导致煤烟病等病害。部分昆虫会以花蜜为食,在吸食过程中还会对植物造成二次伤害。红蜘蛛又被称为叶螨,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等,中国的红蜘蛛种类主要为朱砂叶螨,分布范围广,在国内外且多个区域均常见,危害植物多达上百余种。红蜘蛛每年产1次卵,每次产卵约100只。一般在春季开始危害植被,展叶后转到叶片上,首先以叶背面主脉两侧为主,从若干个小群开始为害整个叶片。若发生量大,会在叶片表面拉丝爬行,可借风传播。5月中旬为盛发期,7~8月为发生高峰期,危害严重,可以使全树叶片枯黄泛白,是林业建设中常见的难以根治的病虫之一。
1.2林业常见病害
幼苗猝倒是林业常见病害之一,常见于所有树木种类中,尤其常见于阔叶、针叶树木种类。针叶树幼苗更加容易受到危害,幼苗在未木质化时感染该病可迅速倒伏,从而导致根系腐烂、枯萎致死。主要病因在于树木感染了丝核菌、镰刀菌及腐霉菌等。这类病菌寄生范围较广,且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不易被根除。如果苗木种植环境过于潮湿,就会增加苗木患病率。松类疱锈常见于各年龄段的松树。在染病后,枝干主要症状为表面梭形肿大或溃疡,出现肿瘤等。一般多发于春夏季节,发病部位会出现皮层开裂,并出现黄色疮状物,散发出大量的黄色粉末,以此为孢子进行传播。主要病菌为锈菌,有数10种菌种,梭形疮锈菌、茶藨生柱锈菌等为常见菌种。并以美国五针松、糖松、白山松等种类为主爆发病菌。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皆可发病,在中国东北地区也较为常见。在幼苗期危害较大,幼苗染病后会增加死亡率,表现为肿瘤及溃疡斑,且生长不良,容易折损等。烂皮在多个树木种类中都较为常见,大部分由真菌引起,在树木染病后,树皮局部发软、变黄,最终局部坏死或干裂,枝干病斑在出现1周后会导致树木枯死。若树木抗病能力强或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树木可在病斑外形成1圈愈伤组织,从而限制病菌的扩展。
2林业病虫害特点
林业常见病虫害具有传播性强、突发率高等问题。首先,病虫害突发会导致林业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开展防护工作,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展速度,在短时间里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就会延长病虫害发生时间,从而扩大危害面积,加深危害影响。所以要及时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手段,全面开展防治工作,为树木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另外,林业资源分布范围广泛,如果发生病虫害,难以被管理人员察觉,还会由单株植物迅速发展到大面积感染的情况。尤其在中国温度较高地区,病虫害长期存在,传播速度较快。
3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首先,防治工作重视性不足,缺乏对防治工作的认识,这也是导致病虫害无法彻底根治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在综合治理技术下,许多病虫害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在防治幼苗猝倒病时,可在碱性土壤中施用硫酸亚铁粉,改变土壤pH值,使苗木茁壮成长,还可以使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在6~12L水中掺入50mL福尔马林,于播种前10d撒入土壤中,用草袋覆盖,直至播种前掀去覆盖物。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经验,导致治理该病时,出现用药比例不佳、时间难以掌控等,从而降低治理效果。
4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4.1生物防治技术
一般情况下,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借助害虫天敌进行防治。例如喜鹊、啄木鸟等都是捕食害虫的益鸟。可以通过养殖及保护益鸟等措施遏制病虫害扩散,不仅可以满足环保防治要求,还能节省防治成本。同时,利用微生物也可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微生物通过寄宿在宿主身上吸食宿主营养来生存繁殖,最终导致宿主死亡。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微生物繁殖数量,并采用生命力较强的真菌、病菌培养技术来寄生到害虫体内,从而开展防治工作。例如通过应用白僵菌来防治病虫害,主要在于它可以在自然环境下与病虫体壁接触,害虫在受到微生物感染后,最终导致害虫死亡。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也可以通过生物农药的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内提取仿生制剂,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
4.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以物理性质为原理,通过声波、温控、光线、隔离等方式来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中国林业病虫害常用防治技术,例如通过喷洒带有毒性的喷剂限制病虫的活动范围,集中消杀病虫。还可通过生理性阻隔的方式,借助病虫在树干上繁殖等生理特征,并使用橘醋浸泡过的绳子捆绑在带有虫卵或易传染虫卵的树上,从而阻断病虫害传播。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还有高温法,通过高温处理来达到杀菌杀虫的作用。例如很多病虫害虫卵依附在种子上面,在种子成熟时,在土壤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利用设备对种子进行高温杀毒处理,不仅能够消除潜在病虫害,还能提升种子成活率。综合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林业部门要提高对综合防治技术的认识,并探究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措施,从而为中国的林业建设及生态环境平衡提供保障。
《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作者:许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