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业经济>我国省域酒店服务业营业收入结构比较>正文

我国省域酒店服务业营业收入结构比较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工业经济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2010年底,全世界境外游客的总数已达到10多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时,境外游客总数将会达到16亿人次之多,国际旅游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20世纪末旅游业已经超过了汽车业、钢铁、石油等产业,旅游业在全世界的整个生产总值中现在大约占10%的份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同时,我国旅游业也实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共有6批247个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的37%.旅游业飞速发展也极大带动了我国酒店业发展,全国各省份住宿和餐饮业在近十年中基本上以20%速度增长。酒店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酒店企业也承担了一定社会责任,从硬件及制度建设方面推动酒店节能减排,以提升酒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酒店业中竞争的焦点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成为酒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依托于酒店服务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对酒店服务业现有规模及整体效益的内生型提升,同时价值创新宽度和广度也会受到酒店服务业整体实力制约。酒店业需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和规模,提高要素的转化效率和推进资产重组等措施来综合提升酒店业效率。    价值创新最终体现为利润增长,同时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又为价值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可以看到,外资酒店服务业持续不断的价值创新与持续不断的利润增长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同时区域环境对酒店业发展也起推动作用。很多国内酒店都以餐饮和客房营业面积的每平米收入作为对各业务单元的直接考核,但这种结果导向型考核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持续推动价值创新过程。因此,通过从酒店服务业的整体规模、营业收入(包括餐费收入和客房收入)、营业利润等方面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各地区酒店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明确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着力点和模式。    二、酒店服务业总体规模分析    1.酒店服务业总量变化    旅游业、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全面、持续、快速增长,为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十几年来我国旅游业每年均以两位数比例增长。酒店业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实行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行业之一。随着中国酒店业蓬勃发展,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我国酒店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除原有各类星级酒店在不断扩张和改进外,新的大额资金还在不断进入酒店领域。从增长态势上看,我国餐饮和住宿业一直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显然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我国酒店业还将迎来大发展。从我国2006-2010年五年间酒店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酒店业各项指标在经历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连续增长后,在2009年出现小幅回落,很大程度上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经济涨落趋势密切相关,如图1所示。        2.酒店服务业质量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作为酒店营业额的两个主要来源,客房收入与餐费收入两项指标变化趋势比较类似,也说明酒店服务创新中客房创新或餐饮创新对相互间具有密切的关联作用。在酒店各项指标数量变化的同时,为进一步探寻质量变化规律,同时也更好明确酒店服务创新的构成,对酒店各项指标进行比例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反映出,酒店客房与餐饮收入在相对逐年增加的同时,两者差距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说明客房与餐饮对酒店服务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由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客房数只有2008年到2010年的数据,所以客房质量分析只覆盖三年,可以看出每万间客房收入逐年增长。但是万位床位的客房收入在2009年出现了下降,说明各类酒店的客房服务模式变化多端,能够在整体保证客房质量收益结构同时,灵活调整每间客房的床位构成。相比客房 收入的单位质量规律,餐费收入的单位面积质量规律并不明显,2009年酒店单位面积餐费收入与2006年相当,2010年有大幅提升,说明酒店餐饮创新模式比客房创新模式更为多样,中西餐、自助餐、旋转餐厅等酒店餐饮服务模式很难像客房服务那样按标准划分,各类餐饮的组合逐渐成为酒店餐饮创新的主流。    3.酒店服务业所有制分析    2010年全国登记酒店数量为15713家,其中内资企业14698家,所占比例达到93%以上,相比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酒店数量具有绝对优势,如图2所示,这说明酒店服务创新的主体是以内资企业为主。在内资企业中,2010年私营企业数量6250家,所占比例达到43%,在全国酒店数量中占40%,如图3所示,说明私营酒店服务创新质量会直接影响我国酒店业总体服务创新质量及创新方式。内资企业构成中国有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数量规模比较接近。          从从业人数上看,2010年全国酒店从业人数为210万人,内资企业183万人,所占比例为87%,如图4所示,劣于企业数量比例。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5%)、有限责任公司(30%)、私营企业(34%)、其他(11%)从业人数比例并没有相差太大,如图5所示。        2010年全国酒店营业额2798亿元,内资企业2294亿元,占82%,港澳台商投资酒店281亿元,占10%,外商投资酒店222亿元,占8%.由此可以看出,港澳台商投资酒店创造收益高于外商投资酒店,对国内市场环境更为了解,也是港澳台商投资酒店相比外商酒店更有竞争力的原因。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010年营业额561亿元,占24%,有限责任公司733亿元,占32%,私营企业746亿元,占33%,此时私营企业的数量优势并没有有效转化为效益优势,说明私营酒店服务创新潜力更大,更有提升优势。国有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酒店创造效益比例高于数量构成比例,但与从业结构比例比较接近,说明从单体酒店看,国有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酒店服务创新效果更好,但人员创新优势没有得到很大程度发挥,酒店员工创新潜力是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酒店应重点提升的一个方面。    三、省域酒店服务业营业收入结构比较    1.省域酒店服务业数量分析    根据2011年统计年鉴,2010年各省市酒店数量与从业人数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广东省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全国第一家涉外星级酒店也是在广州成立的。全国只有北京、浙江、广东三省市酒店数量超过1000家,就业人数超过15万人,广东省达到3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4%,即广东酒店从业人数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市而言高度集中。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各省区市按三次产业划分人口就业比例如图7所示,全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依次为36.7、28.7、34.6,第三 产业就业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北京、上海、天津的酒店从业人数分别排第3位、第7位和第25位,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高的地区未必酒店从业人数就会多,但会对酒店服务起推动作用。        2.省域酒店服务业营业收入分析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全国酒店营业额将近2800亿元,其中客房收入1309.8亿元,所占比例为47%,餐费收入1143.9亿元,所占比例为41%,其他收入所占比例不到12%.2010年全国多数省份都是客房收入高于餐费收入,但也有一些省份情况有所不同。营业额排名第三位的浙江省酒店餐费收入是客房收入的1.06倍,如图8所示。        2010年我国单体酒店平均从业人数为134人,酒店服务较发达的广东省和海南省单体酒店平均从业人数都超过180人,上海市和山西省也都超过了150人,可以看出作为服务行业,酒店员工是酒店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酒店服务创新的主力军,见表2所示。全国各地区单体酒店平均从业人数都超过了100人,说明酒店服务创新需要人员保障,也对全体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合酒店营业结构分析,2010年全国各地区客房收入占酒店营业额比例超过50%的地区有十个省市。可以看出十省市当中只有上海市经济水平非常发达,上海市客房收入比例达到57.4%,在全国仅次于西藏省的57.8%.上海市的这一异常现象,与2010年上海市成功举办世博会密切相关,说明世博会类的会展经济相比酒店餐费收入,对酒店客房收入影响带动作用更大。而其他客房收入比例超过50%的九个省更需要加快调整酒店收入构成结构,降低酒店营业额对客房收入的依赖程度,更好发挥餐费收入对酒店收入的快速提升作用。    从餐费收入占酒店收入比例看,2010年全国只有河北省这一比例超过50%,相对而言,发达地区这一比例都比较低,比如北京只有30%,上海和海南省都不到30%,广东为41%.这说明发达地区酒店营业额构成类型更为丰富,不只局限于客房和餐费收入两项。而河北省酒店发展更多还是依靠酒店服务的传统利润来源来提高收益。结合2010年客房收入与餐费收入综合分析,全国客房收入是餐费收入的1.15倍。全国有十个省这一比例低于1,这其中既包括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包括经济欠发达的新疆省、吉林省。可以看出,发达地区酒店服务创新已不再局限于客房,餐饮创新正成为酒店快速增长的利润源泉。全国比例超过2的有西藏省和海南省,由此可见相比客房创新,西藏和海南酒店餐饮创新潜力更大。    四、省域酒店服务业资产结构比较    1.小同类型酒店服务业资产结构比较   资产负债结构能够反映出酒店服务创新的经营思路,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内资企业总资产为5955.3亿元,固定资产为2992.6,占50.25%.同期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50.23%,外商投资企业为51.67%,私营企业为46%,国有企业为59.63%,有限责任公司为47.39% ,由此可以看出酒店固定资产在酒店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在50%左右,服务创新以及经营方式越灵活的酒店该项指标可能会越低,比如私营企业,如图9所示。负债占总资产比例方而,国有企业指标最低,为55.8%,可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酒店为服务创新而进行的加速扩张。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负债占资产比例最高,达到75.3%,增加了此类酒店服务创新活力同时,也产生了一定资金链风险。        同酒店类型中只有国有企业酒店2010年固定资产高于负债,可见稳健经营是国有企业服务创新中秉持的理念之一,如图10所示。其他类型酒店企业都是负债高于固定资产,适度负债经营已成为酒店服务创新的主流趋势。      2.省域酒店服务业资产负债结构    从全国范围看,全国酒店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为50.37%,酒店基础设施建设对酒店服务能力提升起关键作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10个固定资产占资产比例低于50%,可以以50%作为对酒店服务创新能力划分的一个标准。固定资产在提高酒店服务能力同时也制约了酒店短期服务创新,低于50%的十个省市都是区域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最低的海南省,也是没有旅游淡季的区域只有36.82%,为海南酒店提供灵活多变的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如表3所示。        从另一项指标负债与资产比例看,全国为68.08%,旅游酒店业发达地区基木上都高于70%,比如广东省为72.34%,海南省为74.53%,浙江省为72.53%,如表3所示。发达地区酒店经营创新思路更为活跃,消费者需求更为多元,竞争也更为激烈,因此多数酒店采取适度负债以把握机遇,占领更多市场空间。同时也体现出酒店服务创新并非单纯以酒店数量或客房数量扩张来实现,而是延伸酒店产品服务,衍生酒店产品类型,创造更多高附加值、高利润率服务类型。负债与资产比例最低的青海省只有40.28%,青海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为酒店业发展创造需求,但酒店服务类型过于单一,酒店功能还局限于传统酒店住宿服务,如何实现多元化酒店服务创新对青海更好推动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流动资产占资产的比例也可以衡量出酒店服务创新的主流模式,全国为30.39%,酒店竞争激烈地区比例更高,比如海南省为41.32%,全国最高,而全国最低的西藏只有15.66%,酒店服务加速流动资金的快速流动,同时流动资金为酒店不断变换服务模式提供资金保障。    五、结论    第一,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的现代服务业,酒店利润是衡量酒店效益的重要指标,全国2010年酒店利润为1603.1亿元,高于酒店成木1000.6亿元,这与酒店服务的一次投入、多次使用紧密相连。酒店服务创新提倡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前提卜创造更多利润,重点在服务模式改变和组合创新。    第二,2010年全国酒店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97%,外商投资企业为64.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60%,均高于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可见在内资企业的盈利模式处于劣势。    第三,税金比例方而,如外商投资企业收入税金率为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4.5 7%,均低于内资企业税金比例。同时在内资企业内部,国有酒店企业税金比例最低为5.2%,说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酒店服务创新难度和压力比国有企业更大。 第四,国有企业在享有比较低的税率同时,强调稳健营业、规模经营,并没有充分发挥创新优势。    第五,比较而言,外资和港澳台商酒店企业更强调和重视服务创新。    第六,综合分析国内酒店服务业规模发展能力方而可以看出:四个直辖市中,大津市优势最弱,甚至不及临近的河北省和辽宁省。而北京值辖市第分、上海市规模发展优势最好,重庆位居第三。在九个沿海省(自治因中,最弱的依次是广西、河北、辽宁。而最好的是广东淦国第劝、浙江、江苏、山东具有较强优势。十五个内陆省(自治因中最弱得依次是青海淦国倒数第分、宁夏、西藏、黑龙江、吉林、新疆。最好的依次是四川、河南、湖南。其中四川和湖南超过了部分沿海省份。    【参考文献】  [1] 罗明。 酒店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31个省区市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  [2] 阮晓明。 基于社会责任导向的酒店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J].中国商贸,2012,15.  [3] 王新宇,阮立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酒店能耗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节能措施分析 [J].商业经济,2012,17.   [4] 王钰。提升天津酒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研究---基于员工管理的视角 [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6。  [5] 武瑾。浅谈我国酒店服务能力现状及对策 [J].对外经贸,2012,5.  [6] 孙景荣,张捷,章锦河等。中国城市酒店业效率的空间特征及优化对策 [J].经济地理,2012,8.   [7] 张燕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酒店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2,7.  [8] 余洪,昌晶亮。酒店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互动影响模式研究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9] 王爱莲,贾蕾。服务业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 [J].中国商贸,2010(29)。  [10] 陈雪琼,罗洁,王婷婷等。酒店金钥匙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泉州酒店业为例 [J].饭店现代化,2011(03)。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