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上台伊始就先后提出了“中国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人们自然会问,“一梦一带”是何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支撑“中国梦”的战略,还是策略?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是相互关联的
何谓“中国梦”?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以后又就“中国梦”的内容、实质、奋斗目标等在国内外多个场合进行阐发。概而言之,中国梦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何谓“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他指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其后,这个构想成了中国的国家大战略,正在积极推进之中。中国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与人类紧密相连的。“各国的梦想既有不同的方面,也有相同的因素,既要看到分歧,也要看到共识”,“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梦与各国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互利共赢。中国梦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中国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国家战略和策略。
何谓战略和策略?两者是何关系?所谓国家大战略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国家最高利益而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宏观布局。国家大战略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宏观性、方向性的特点,而策略则具有暂时性、局部性、变化性、灵活性、隐秘性。战略统率策略,策略服从和服务于战略,为战略服务,并且以战略为核心。战略和策略有时又是互含互动,相互转化的。“中国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的提出,主要是由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大国崛起的背景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等多方面决定的。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中国内部的发展,也要依靠中国外交的成功。而中国外交首要在于周边外交。“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
习近平是战略家。“中国梦”是中国的理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国家战略支撑。关于欧亚大陆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国际政治学家早已达成共识。英国麦金德的主要观点是“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征服全世界”。美国的斯皮克曼主张:“谁控制了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决定世界的命运”两者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看重欧亚大陆,强调了欧亚“心脏地带”的极端重要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心脏地带”是基本吻合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系战略考量,恰逢其时。
首先,从全球层面看。TPP、TIPP体现了亚欧区域陆地与海洋、陆权与海权、陆路与海路的竞争;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大势和需求;国际金融危机助长了全球保护主义盛行;中国已然全球GDP第二,按PPP计算为第一。“丝带”对于中国来说是全球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的平台。
其次,从地缘经济(地区层面)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欧亚、东西,实现共同、和平、合作、包容性发展,互联互通互动服务于沿途人民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盟经济圈,穿越亚欧 18 个国家,腹地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约 1/4,总人口近 30 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亚欧大陆又是世界上国家最多、人口最众、发展机遇最多、潜力最大的大陆。“丝带”的建设,促进亚欧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合作。
第三,从中国周边层面看。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搞TPP,俄罗斯在中国西北搞欧亚经济联盟,中国必须有自己的欧亚大战略。其一,“丝带”能够整合上合,全面加深中俄战略协作;其二,中俄印三个亚欧金砖国家都处在“丝带”上,“丝带”建设有助于加强中俄印三个亚欧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战略协调,加强金砖体制,亚欧会议国际协同,改善中国西部环境。其三,在亚欧中心地带,中美在投资、能源、反恐、防扩散、地区稳定等领域合作潜力较大,几乎不存在军事对抗的风险,故中国“西望”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与美日关系,实现中国周边环境和平稳定和内部东西平衡发展,提高中国经济的总量和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四,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与古丝绸之路没有什么关系的国家都提出了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各种关于中亚—欧亚区域的构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发端国和重镇,也作为以中国产品丝绸命名的品牌之路,为古丝绸之路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国家,以及现实中最重要的亚欧国家之一,中国应当仁不让,也应提出自己关于亚欧地区的国家大战略,并与“丝绸之路”相联系。同时,现代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活”或“翻版”,它有更宽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构想”。
第五,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思想为重要内容和指导的“习近平模式”正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历史上先是陆权优于海权,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权压倒了陆权。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陆权距离、成本、时间大大缩小,运输数量和效益提高,陆权的优越性开始凸现,陆权的比重上升,海权的比重下降,陆权与海权平衡,并可能再次超过海权。如果中国的高速铁路继续向欧亚大陆内部深入,将连通亚欧,加速欧亚大陆的整合,为中国突破美日等国的海权封锁、建立陆权优势,建立大亚欧共同体,显现巨大的战略价值。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策略保障
习近平也是战术家和策略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策略保障。
首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助于中国东西内部平衡、并重、兼顾,消除不平衡,及失重状态,实现国内协同、优化。如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西北五省,其中,新疆以其位置、面积、资源、潜力、影响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破题和核心区。内外联通倒逼国内改革、发展,从而也为“东突”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其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拉动外需,向西转移、输出、外溢过剩的一部分产能,互需互利互补以外促内,挖掘内需,从而实现内外联动、联通发展,解决资源、能源、市场,消除对西方严重依赖。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经贸。过去中国重视沿海、东边,重视经济发达的美日韩以及东盟,现在也要向西、内陆发展,重视西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那里有巨大的市场,是大有可为的投资地和经贸对象。例如,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港,是一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在中国境内途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 7 省、区,430 多个县、市,到中俄边界的阿拉山口出国境,缩短了原有路上的亚欧运输 2000 公里的距离,比绕道印度洋水运缩短 1 万公里,并且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不封冻,吞吐能力大,可常年作业。
第三,开发、发展中国西部,加强加大西部开放、改革,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发挥西部资源、能源、旅游和人文优势,减少东西差距,内外信息共享,争取国家经济社会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从西安一直到乌鲁木齐,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途经地区,沿途贫困地区并不少见并且连成一片,“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推动国家西北大开发战略,从“开发”向“开放”转型。通过引进产业、聚集人才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为我国中西部省区的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特色药品、机电产品等向西出口创造难得的机遇。
第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既通过经济比较落后的中亚、中东、高加索等地区发展中国家,也连接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亦不排斥其他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参与,使中国经济从过去的相对偏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向南北并重、南南合作的方向推进。这既符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也反映了中国作为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态势和胸怀。“丝绸之路经济带”其实也是文化带,有利于各民族、各宗教、亚欧、东西的文化交流、交锋与交融,有助于削弱三股恶势力的基础。
第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适应了社会经济、高铁技术发展、陆权上升的国际形势。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取海上时间,以陆上、陆权优势平衡海上、海权劣势。克服过去亚欧大陆各区域间存在的“隔而不通,通而不畅,畅而不大,包而不容,紧而不密”的现象。亚欧中心地带,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历史上关联少,现实中影响相对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中国的西向进取和务实策略。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构想的关系分析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的关系。都以发展经济、提高民生内容为主;在中亚和俄罗斯重合;都有历史和现实基础;双边和多边并存;都受到了三股恶势力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掣肘;也都受到了乌克兰危机的影响;美国都不支持。从资源和影响力方面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从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来看,欧亚联盟高于经济带。欧亚联盟是国际组织,经济带是构想。从包容性来看,经济带高于欧亚联盟;从地域来看,经济带大于欧亚联盟,经济带包括俄罗斯,欧亚联盟不包括中国。欧亚联盟自北向南,经济带自西向东。欧盟反对欧亚联盟,但不反对经济带。欧亚联盟有经济政治内容,“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经济内容,不是“政治带”,也不是“安全带”。欧亚联盟以俄为主导,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为主力,其他与俄友好的独联体国家参与。经济带由中国提出,中国不谋求单一势力范围和领导地位。从历史基础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古代,欧亚联盟主要是现当代。欧亚联盟主要局限于独联体,也有欧亚大陆上的不多的联系国,但优先为独联体国家。经济带连接欧亚,包括独联体、中东、南亚、欧洲、北非。“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说是范围更广大、程度并不高的亚欧一体化,其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联盟侧重于组织建设,经济带侧重于规则建设。在手段方面,欧亚联盟倾向于多边到双边,经济带倾向于从双边到多边。两者目的不同,欧亚联盟是经济总量的扩大,是以欧洲联盟为标准;经济带是经济质量的提升,以 TPP 和 TTIP 为参照。
从俄白联盟到关税同盟,再到欧亚经济联盟,期间有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实验。而使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三部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联盟实现在经济方面的互补,欧亚联盟的建设将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相同点:(1)在中亚地区,前者以后者为平台,重点在于发挥后者的作用。习近平在 2014 年上合杜尚别峰会上讲:“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进入务实合作新阶段。中方制定的规则基本成形。欢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积极参与,共商大计、共建项目、共享收益,共同创新区域合作和南南合作模式,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地区互联互通和新型工业化进程”。(2)两者都是由中国倡导建立的,中国都将发挥关键的作用。(3)前者是一种构想和战略,后者是实体化的国际机制。前者的实现需要借助后者的机制,后者提升经济功能和深化机制建设需要前者的推动。(4)包含的地区和国家不一样。前者地理范围更广泛,包含的国家更多;后者主要局限在中亚地区,成员国有限。(5)后者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实践为前者的推进提供经验。上合由中俄共同主导,在“丝路”问题上中国发挥核心推动作用,但中国不谋求单一领导地位。俄罗斯的作用也很关键。西方、美欧共同疑虑上合,但对“丝路”并不强烈反对。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美国“新丝绸之路”的关系。相同点:(1)都以“丝绸之路”命名,部分国家和地区有重合;(2)都以经济发展、民生建设为重要目的;(3)强调发挥地区国家的积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不同点:(1)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植根于中国与欧亚地带传统的经济、历史、文化联系。而美国与“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毫无关联,其提出的“新丝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差甚远;(2)涉及的地区不同。前者涉及欧亚全境,以亚欧中心地带为中心;后者限于中亚、南亚和西亚,以阿富汗为中心;(3)前者以经济为主,多元、开放。后者以美国为主导,安全、政治色彩重;(4)前者比后者更有包容性,不排他,连接亚洲和欧洲,包括俄罗斯,也不排斥美国的参与。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排斥中俄,并且弱化中俄的地位和作用,在地理上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中亚和南亚;(5)前者是东西发展路径,后者是南北发展路径。两者的目的和规划、规模差异明显。
五、分析与思考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发扬当代的“丝路精神”。何谓当代的“丝路精神”?笔者认为,当代的“丝路精神”,就是以经济为中心,互利共赢,共同、平衡、和谐、协调发展,求同存异,包容共鉴、内外联动,义利兼顾,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谈或少谈政治,信息共享,有福同享,有利同获,红利均沾,有难同当,不搞零和博弈。中国发挥主要作用,但不谋求地区事务的单一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和策略,“丝路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精神保障。这条“丝带”,这种精神,就是从实和虚两个层面,让历史与现实结合,内政与外交联动。历史为现实服务,国内为国际服务,国外为国内服务,形成良性互联互动。其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亲诚惠容”,建构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带”而不是“路”,是“带”而不是“片”,是“经济带”而不是“安全带”,也不是“政治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外交智慧。中国梦,是民族的,国家的,也是个人的;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中国的,但与世界是密切相关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貌似局限于国内,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与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后做出的战略选择。中国越来越成为民主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倡导者、构建者和维护者。相信“丝绸之路经济带”会有美好的前景。“丝绸之路经济带”依靠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东引西鉴,将会使相关各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国将不仅收获全面的区域开放和区域平衡,而且是实现真正意义“中国梦”的起点。亚欧中心地带也将实现经济发展,不再是“洼地”,成为东西、亚欧平衡的重要角色。亚欧中心地带不再是大国逐鹿的猎场,而是大国合作的试验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在总结、吸收、整合国内外各种关于“丝路”的主张的基础上提出的,最具有包容性、可行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国家大战略构想。软(政策)硬(道路)兼施,上(协议和制度)下(贸易和投资)齐手,渐行渐机制化。
1. 现实可能性。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多年努力的成果;中国的经济优势,资金、技术、人力优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人民渴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压力和挑战。由点到面,由线及片,连片成带,非区非盟,不贪大求全,不幻想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构想合理,具有现实可能性。2013 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 6000 多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15%左右。过去 10 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 21%,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总体增速 6 个百分点。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也成为俄罗斯、中亚一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丝带”既有历史基础,现实中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的实践提供了发展基础,上合组织是美国及盟友势力范围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2. 中国因素。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PPP 计算 GDP 全球第一,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 12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金砖国家,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当仁不让,有所作为,以经济为核心和纽带,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不搞零和博弈,寻求最大公约数,协调合作,搁置争议,惠及周边,形成沿途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这些举措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排除政治阻力。同时,肯定、接纳其他国家在本地区内的存在,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强化地区的一体化趋势,充分体现了大国政治的胸襟。中国的经济活力、市场容量、资金储量、政策弹性等优势,已经向它们展示出对华合作的美好前景。
3. 国外因素。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俄罗斯、欧盟(德)、白俄罗斯、土耳其国家领导层、阿拉伯国家、中东欧一些国家都曾公开表示支持。对各方而言,这一战略正是中国“向西开放”,与中东、欧盟“向东看”,中亚、俄罗斯全方位、东西平衡政策的有机结合。由于俄罗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位置,又对周边的中亚、中东甚至中东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地位和作用很关键。在乌克兰危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多次制裁后,俄罗斯加重了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如果说“丝带”刚提出时俄方戒心很重,担心中国抢占俄传统势力范围,不愿多谈,那么后来逐渐接受,不认为是对俄的威胁,反而对俄利好。“丝带”构想与普京的欧亚联盟、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俄罗斯欧亚大铁路和东部开发战略相契合。习近平执政以来,空前重视中国周边外交和金砖体制,中俄最高层互动频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帆并行发展。
障碍因素:(1)与中国国内建设的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短期回报率低;(2)与俄罗斯欧亚联盟、美国“新丝绸之路”的关系存在竞争的一面(当然同时也存在合作与互补关系);(3)实现与欧洲联盟、东亚经济区的衔接,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是两边高、中间低;(4)沿途各国主权与利益的权衡,“硬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软件”(规则、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差,人口少,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与中亚、俄罗斯的铁轨轨距不统一;(5)中国本身的实力、影响和国际经验还显不足,“丝带”理论缺乏说明、解读,还不成熟,还令人难以信服,还需细化、实化、具体化。
我们应该寻找欧亚地区各种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一体化国际和机制的契合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对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俄罗斯的态度和立场至关重要。中俄双方领导层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像中俄联合声明中写的“双方认为,欧亚一体化合作进程对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建立共同无分界线的经济和人文空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相信,拟于 2015 年 1 月 1 日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将促进地区稳定,进一步深化双边互利合作。双方强调,亚洲、欧亚空间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相互补充十分重要”,“俄方认为,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非常重要,高度评价中方愿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俄方利益。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为此,双方将继续深化两国主管部门的合作,包括在地区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共同项目”。做到政策沟通,道路相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人心相通等“五通”。
最具包容性,最少排他性。“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地跨欧亚的经济合作国际大平台。建立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核心的高铁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联盟和以金砖国家为主导的“陆权”国家金融发展联盟,重新制定新的世界规则。具体说来,一是要思想观念上重视,并加强宣传。诸如建立网上丝绸之路,丝路开发银行,丝路稳定基金,丝路商贸中心,丝路物流中心,丝路交易中心,丝路文化中心,等等,开展丝路经济论坛、丝路经济博览会、丝路市长论坛、丝路企业家论坛、丝路学者论坛、丝路文化展、丝路商品展等活动;二要突出重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乌克兰、意大利、德国等),分段包干,互相援手。互联互通是抓手。能源合作有基础。高铁合作、地方合作是新的增长点。2014 年 10 月李克强总理访俄,签订协议建设北京至莫斯科的亚欧高速运输走廊,优先修建从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12 月在上合总理峰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表示愿与上合成员国合作克服经济危机,对俄发生的卢布暴跌、金融困难表达了积极的帮助的态度。项目要对症下药地谈,一个一个地落实。三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与地区发展战略对接,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对接,倒逼国内改革和发展。国内新疆是破题,维稳任务很艰巨。国外中亚是突破口,互联互通是关键,能源合作有基础。俄罗斯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咽喉位置,印度位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它们又都与中国一样是金砖国家,因此,中俄印等亚欧金砖国家将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关键、主导作用。由于涉及的国家多,人口数量大,主权问题协调难度大,所以同时要认识到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合法性问题,包括国际法与各国国内法的研究。
2014 年 11 月,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了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就此提出 5 点建议: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他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 5 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 2 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一梦一带一路一网”有助于我国有效贯彻东稳西进、海陆兼顾、南北并重的原则,推动我国地缘和全球战略实现“再平衡”,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奠定良好外部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和伟大复兴。其中的“一梦一带”自然也就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策略之一。而“一带”又成了“一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
参考文献: [1] 陶文昭.中国梦:寻求共识最大公约数[N].光明日报,2014-05-19. [2] J.Mackinder.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M].New York:Henry Holtand Company,1942,p.62. [3] N.J.Spykman.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1944,p.43. [4] 赵东波,李英武.中俄及中亚各国“新丝绸之路”构建的战略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4(1):112. [5] 吴思科“.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的新思路[N].光明日报,2014-06-07. [6] 徐剑梅,李斌.高山见证 携手前行—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N].光明日报,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