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霾现象”成为河北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伴随2014年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河北经济增长变缓已成不争事实。2014年,河北省一、二、三季度GDP分别为5426.83亿元、13640亿元、21709.99亿元,同比增长4.2%、5.8%、6.2%,三季度平均增长率5.4%,较2013年的8.625%、2012年的9.525%,分别下降37.39%、43.31%。资源、环境已然成为制约河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突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优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 “雾霾治理”下,河北经济增长缘何放缓
2014年,河北经济增长明显变缓,这是河北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显现,是经济发展在“节能减排”任务下表现出的不适应。这一问题,究其根源是由于河北产业结构特点和资源环境约束内外双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整体来看,河北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产业发展的引擎,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产业仍表现出对能源依赖性高、对环境污染度大的粗放式增长特点。
首先,河北产业表现出“二三一”的结构特征。2012年,河北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3186.66亿元、144003.57亿元、9384.78亿元,贡献率分别为4.9%、64%、31.1%,从业人数分别为1426.27万人、1400.79万人、1258.68万人,第二产业对GDP贡献最多,同时也是吸纳人员就业的主要领域。2012年,河北省第一、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704.75亿元、9354.4亿元、9602.13亿元,第二产业仍是投资的主要方向。
2012年,一、二、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为5:62:33,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明显大于一、三产业,产业结构不协调特征十分明显,第二产业于三次产业中居于突出地位。
其次,第二产业是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率依次为0.5%、6.1%和3%,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起决定作用。从影响力系数来看,2012年位于前列的产业部门有金属冶炼及延压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纺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从感应力系数看,排名前列的产业部门有金属冶炼和延压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影响力、感应力系数分别考察了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程度及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力度。从影响力、感应力系数靠前的产业部门分布可看出,与产业关联程度高,对其他产业影响大,对经济推动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再次,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河北省产业结构体系中举足轻重,是GDP贡献来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传统公认的八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即石化、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化学工业、纺织业、采矿业,均是河北省的重要产业。河北省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特点显着。
最后,河北省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而来自于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不是十分明显,河北省全要素生产率仍待提高。
面对愈加严重的雾霾形势,河北省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河北省万元GDP能耗要比2012年下降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9.8%、12.7%、12.7%和13.9%。在此基础上,河北省对钢铁、水泥、煤炭、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推进“6643”工程,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炭和3000万标准重量箱玻璃。
河北经济高耗能、高污染特点显着,自身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强大推力。雾霾形势下,河北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资源、能源的使用,加大了环保力度。河北经济增长放缓,正是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而造成的。
2 河北省“雾霾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策略选择
2014年,河北省严格的雾霾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经济增长。获得雾霾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实现河北经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凡。
2.1 雾霾治理策略
在借鉴国外雾霾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实情,河北治理雾霾应走外部防范与内生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治理。
前中期治理以外部防范为主,旨在遏制雾霾进一步恶化和实现空气改良。前期治理,河北省应以遏制生产性污染为主要抓手,通过排污权交易和税收两大工具,调控企业对大气的污染排放量。河北省应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明确企业生产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要建立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确定总排放量,进而分配排污额度。要建立排污指标交易平台,使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买卖排污许可额度。再者,河北省要合理利用财税政策。要建立合理的排污征税体系,使排污成本内化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从而确保企业转变生产模式,采取最优策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中期治理,河北省应主要治理生活性污染。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具体包括推广无铅汽油、在机动车安装尾气催化装置、收取交通拥堵费、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等。
后期治理,河北省应进行产业升级,走内生治理之道。伴随着经济总量和消费规模的扩张,不论采取多么严格的外部防范措施都不能彻底解决污染总量增大的问题。要想根治污染,必须采取内生治理之道,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由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产业向污染小、能耗低的集约型产业转变,要使经济的增长源转向高级产业,从而降低整个经济对资源、能源的依赖程度。同时,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
2.2 经济可持续增长策略
河北省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经济增长驱动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2.1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河北省应由扩张要素规模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提高要素使用率、扩张要素规模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长久以来,河北省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走的是“多投入、多产出”的传统发展之路。然而面对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通过扩张要素投入量驱动经济增长已经行不通,河北省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驱动模式。纵观各经济增长理论,驱动经济增长无外乎两种力量。
一方面,扩大要素的投入规模,通过要素数量的增加,驱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驱动经济增长。新形势下,传统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均缺乏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习惯不易改变,短期内无法显着扩大消费规模;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投资规模必然下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尚在,国外需求依然乏力。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包含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结构优化等。我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应重点关切技术方面。首先,我省应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市场促进科技资源创新、转化及收益的基本格局。具体包括,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构建基础知识创新体系,形成创新的源头准备;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主体,促进应用技术的创新,形成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技术市场,形成科技中介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次,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转变投资方向,将更多的资金转入对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加强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具体包括,引进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农业;引进循环技术,建立循环工业体系等。最后,应协调要素与技术之间关系,通过安排更优的组合方式,减少摩擦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驱动河北省经济向前发展。
2.2.2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源泉,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增长
面对严峻的雾霾形势,河北省应调整经济增长源泉,使经济增长摆脱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依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
(1)产业内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应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创新农业品牌,增加农业附加值。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农产品品种、品质的升级。
第二产业内,要推进工业化升级发展。由以原材料生产及加工程度低的重工业,向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的高加工度工业转化。要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的发展,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等。同时,要升级“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第三产业内,要继续优化传统服务业,扩大其经济增长基础和能力,同时,要积极开拓发展知识、信息服务型第三产业,增加经济的新增长点。要充分利用“城镇化”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2)产业间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河北省产业一直保持“二三一”产业格局,然而面对新的资源、环境形势,河北省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力争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主要源泉。第二产业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高,对环境污染程度大。
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相对集约的第三产业更为适宜。具体而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土地、税收等各项优惠,以“看得见的手”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向前发展。同时,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导社会资本对第三产业进行投资,要提高第三产业中公共设施水平,减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阻力。要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来带动河北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河北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梁洁.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3).
[2] 王常健.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6.
[3] 薛龙龙.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李少林.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的变迁、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