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总土地面积50.81万hm2。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分为西南部祁连山区和浅山区、中部走廊平原绿洲区、东北部腾格里沙漠区三部分。平均海拔1 632 m,年平均温度7.7 ℃,≥10 ℃的年有效积温为2 900~3 003℃,无霜期156 d,年均降水量210 mm,年均蒸发量2 053.4 mm,主风向为西北风,静风率26%,日照时数2 873.4 h,昼夜温差平均7.9 ℃,属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区。凉州区虽然地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脆弱,形势严峻,但该区是以砂质土为主的土壤类型,土层深厚,质地优良;日照时数和土壤条件较适合黄冠梨生长(黄冠梨喜通透轻砂壤土,年需日照时数1 600~ 17 00 h);各季节气温基本满足黄冠梨花期、果实发育期和自然休眠期对温度的要求,发展黄冠梨产业既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发挥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可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果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 发展现状
全区现总人口10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5万人,占总人口的77.4 %。现有耕地面积9.78万hm2,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2 hm2。黄冠梨是凉州区最近几年发展的特色高效产业,为了支持黄冠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凉州区出台并实施了对连片定植3.33 hm2以上、成活率在85%以上的合格面积补助4 500元/hm2,并全额补贴苗木款等扶持政策,在西营、黄羊、谢河、古城、丰乐、永丰乡(镇)等沿山冷凉灌区和永昌、双城、四坝、洪祥、中坝、羊下坝乡(镇)等中部绿洲区重点发展以黄冠梨为主的优质梨。2011—2013年全区发展黄冠梨0.80万hm2,目前已有33个乡(镇) 栽植黄冠梨,挂果面积0.12万hm2,产量1.5万t。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还未形成能够支持林果业发展的科研力量,林果科技人才极其缺乏,林果业管理科技含量不高。全区林业技术服务队伍主要由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林业站和农民技术员构成,林业技术推广中心37人,乡镇林业站87人,农民技术员122人,林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力量薄弱,承担主要技术推广服务任务的区、乡、村级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指导林果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能力和水平参差不一。缺乏林果业生产方面知识经验丰富的专家,没有形成专业、系统、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2 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
建园苗木主要依靠外调,苗木适应性较差,成活率低,市场无法满足巨大苗木需求量时,供货商常常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苗木的品种纯度和质量难以保证。掘苗、包装、起运、假植过程中无法确保外调苗木根系的完整、假植的规范和包装的严密,运输过程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极易导致苗木失水,根系干枯,影响造林成活率。部分乡镇因为使用根系不完整和枝条失水的苗木,成活率仅为64%~75%,导致购苗费用成倍增加。
此外,外调苗木还容易引入新发或检疫性病害。
2.3 基地建设质量与扩张速度不协调
随着黄冠梨栽植面积迅速扩大,林果生产管理压力剧增。虽然各乡镇都建立了一批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示范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依然存在管理粗放的现象。示范果园间作不规范,部分营养带宽度不足50 cm,且在营养带内抢种豆菜作物甚至间作高秆作物如玉米等,导致间作作物遮光争肥,幼树进入挂果期推迟。农民在整地的过程中使用机械作业时粗心大意,刮蹭苗木致树皮剥离、折断的情况时有发生。间作大豆的梨园在大青叶蝉发生期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幼树翌年开春枯死。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示范带动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另外,土地流转难度逐渐加大,集中连片栽植规模逐渐减小,分散种植和选择在立地条件差的土地上栽种的趋势在部分地方开始显现。
2.4 经营模式传统分散
和省内外其他地方相比,凉州区的林果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化、产业化的程度较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情况非常普遍,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知识技能欠缺,缺乏经营理念,这种传统分散的经营模式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2.5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
凉州区冬春季节多发大风天气,常伴有沙尘、沙尘暴、降温及寒流天气。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农田防护林树种单一,因遭受有害生物的蛀蚀,大多数已整株枯死,再加上群众受短期利益驱使随意采伐的情况时有发生,防风林失去了基本作用。黄冠梨木质较脆,风速过大易造成偏冠、落果损叶,甚至折枝等不良后果。另外花期遇风速超过6 m/s会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使柱头变干,导致花期受精不良,座果率降低。
2.6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地的水渠、道路、生产用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地区灌溉条件差,设施年久失修,不仅浪费水资源,还费时费力。一些地方道路交通极为不便,大车进不去,小车出不来,大量梨果收获后来不及运输,即便能运出来,果实因颠簸受到挤碰,品质大打折扣。一些示范点因供电设施不到位,无法实现滴灌、物理灭虫等生产措施,影响节水技术的推广实施和无公害标准化建设。目前本地黄冠梨市场基本上由以条山农场为主的外地果品占领,而区内仅有不多的几家冷库和果品加工企业,年储藏量和加工能力将无法消化未来几年成倍增加的产量。此外,凉州区人均耕地面积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少,水资源短缺与传统灌溉方式的矛盾凸显,更是制约林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3 对策和建议
3.1 增强林果科技力量
通过聘任、公开招考等形式择优选拔林学及园艺专业毕业生,充实基层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增强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力量。定期组织林果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能力强的林果综合技术服务队伍。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等团体组织和个人对林果业基地的建设和生产以承包的方式提供技术服务,由区、乡级林业机构负责考核,按照考核结果支付承包费。
借鉴外省、市、区的经验和做法,聘请省内外林果专家,由本区技术骨干、专家和专家所在单位科技人员共同组建科研团队,着力提高林果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建立林果业“信息交流网”,依靠手机和网络实现专家和基层技术服务人员、专家和农户、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互通,方便专家即时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了解林果生产实时动态。
3.2 规范壮大本地种苗市场
积极推广砧木建园技术,用本地适生的耐旱、抗盐碱、抗寒、抗腐烂病、嫁接亲和力好的杜梨作为砧木,培育实生苗,翌年嫁接,以增强抗逆性,提升建园质量。国有场圃育苗技术力量相对集中,积累的育苗经验比较丰富,是育苗的主要力量,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衔接沟通,落实育苗面积和数量,提供合格苗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建成一批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引进优质新品种的同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良品种。建立特色林果良种及苗木繁育补贴试点,对本地树种的繁育改良进行补贴试点,使原有的良种扩大保存,对引进的适应性强的良种加大推广。出台补助扶持政策,引导育苗专业户、农林场圃定向培育。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引导本地种苗市场健康发展。
3.3 积极探索新型经营模式
以区、乡级林业机构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地方政府出资,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公司牵头,组建“公司+科技+农户”合作组织。区、乡级林业机构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合作组织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资金和销售问题。或由政府、供销社牵头或者农户自发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规范农民生产、施肥、喷药等环节,只收购符合种植标准的果品,以统一的包装和品牌推向市场。或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以合同形式或联合体形式,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形成“专业市场+农户”组织化形式,专业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场所、生产技术服务。
3.4 加大农田林网工程建设和病虫害防治力度
提高农田林网建设资金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的比例,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统一规划,适地适树,合理混交,发挥防护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利用公路两侧、河道、闲滩空地营造基干林带和主林带。利用黄冠梨基地周围和附近的田间路、沟渠营造副林带和辅助林带,主栽两排乔木,辅种多排灌木,乔木选择冠幅高、速生、抗风能力强品种,灌木选择窄冠品种。在选择品种的同时,要确保多样化。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在合理规划并采用“切缝”覆膜等措施减轻胁地效应的同时,提高林木管护水平,加大对乱砍滥伐行为的处罚力度。
3.5 完善配套设施和冷链深加工体系
有效配置资金,合理规划,整体推进机耕路、防渗渠、供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黄冠梨产业发展创造优质的生产条件。吸引和扶持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贮藏加工业,积极支持引导本地各种经济成分参与黄冠梨的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和市场营销,建设一批中小型黄冠梨加工企业群体。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生产、加工,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多元化加工产品带动黄冠梨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安芬,李瑞琴,车宗贤. 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耕地土壤养分及栽培模式影响分析[J]. 土壤通报,2011,42(1):134-137. [2] 周美燕,崔晓霞. 阳信黄冠梨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4):51-53. [3] 郝又敬. 浅析我国林果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加快发展对策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12;109. [4] 郑 娟. 新疆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新疆财经,2006(3):20-23. [5] 卢梅军. 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40-243. [6] 夏 泽. 浅析陇南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 (15):46-47. [7] 王淑英,姜小凤,郭天文. 甘肃景泰黄冠梨鸡爪病与果肉钙营养关系的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