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经济>农村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模式成功案例分析>正文

农村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此次调研,并非是某个大型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或示范点,而是一个普通的农家,虽然只是个别的普通案例,但是对于我国很多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户,如何发展“两型农业”、农户创业增收,还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简介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在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的一个农户。洪濑镇历史悠久,历来是福建省有名的商贸重镇之一,也是南安的经济强镇,该镇商业比较发达,当地居民的经商意识也较强,特有的闽南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亦农亦商的现代农民。作为依山傍水的坝田村,良田不多,正应了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句话,该村农民大部分靠梯田来种粮,近年来种粮的经济效益低,大多种蔬菜、瓜果,以及其它经济农作物;山林大多被承包种速生林或果林,大部分年轻人要么外出打工,部分农民要么搞农村副业,要么经商。此案例中的这个农民兄弟黄进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商人,年纪 40 出头,从事酿酒副业(早已成为主业)已近 20 年。据他自己说,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很多人年轻时,大多当过木匠、石匠的学徒、建筑小工学徒,但后来很多都成了无业者(或失业者),有些出去打工了,有的经商,他那会因为自己还有手艺,既不甘心出去打工,但又一时没有出路。后来就去找人拜师学习酿酒,除了种田,也开始做起酿酒的副业。

  随着酿酒作坊的发展,也造就了精打细算、精明能干的他,手头有了积蓄后,就开始养起猪来,搞了个养猪场,后来就又承包了 20 亩林地,搞了一个荔枝果园。据他说,2005 年在参观了泉州一个大型肉猪饲养示范基地后,请了师傅,建了两个小型沼气池,轮流启用,搞起“生态农业”,过起“生态生活”。

  (一)生产中的循环利用

  1.酿酒作坊:粹米、陈年米,不宜人食用,购买价低,用于酿酒,既实现其使用价值,又提高经济价值。燃料:一开始是使用煤块燃烧,每酿 100 斤酒,大约需要 20 多元的煤炭费用,后来使用沼气灶,进一步降低了酿酒成本。若粮价涨,米酒价格也跟着涨,屯酒有双重效益。

  2.养猪场:酒渣通过高温消毒处理,以一定的比例掺入其它饲料,可节约 20%左右的饲料费用,直接降低了养猪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猪粪便等排泄物、渣滓等清洗污水,用作沼气池原料。沼气作为燃料,沼液和沼渣可作为肥料回归果林。

  3.荔枝果林:基本不用购买化肥,只需除草除虫;果林整修时的枯枝败叶,可作为沼气池的原料之一来发酵。如果荔枝价好,果林的直接经济效益就比较可观;如果荔枝市场价不好,就多酿荔枝酒,味甜香美,热补,据说对于治疗脾胃寒有很好的效果,很多“坐月子”的妇女也会用来进补,因而在市场上销路不错。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生活中的循环利用

  在烧水做饭上,主要使用沼气灶,节省了煤气和电的使用。日常洗涮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节约用电,节省了电费支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上,以前,家人乱倒污水、乱扔垃圾,不但严重影响自家周围的环境卫生,且由此滋生出各种蚊虫,给家人的健康带来隐患。现在家里用上沼气后,污水被归入沼气池发酵,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处理,可回收的无机物,如塑料制品包装、废纸、废金属等,卖给废品收购者。其它不可回收,包括有机物垃圾,如瓜果皮、菜叶等,以及厨房、酒作坊的渣滓、污水,则被放入沼气池。基本实现了对环境的零垃圾排放。

  可见,沼气池的建设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购置,不仅让他家不再烧煤炭、煤气,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碳排放,同时,沼液和沼渣成为了自己的果园、菜园瓜果的上等有机肥料,形成了“酿酒 + 养猪 + 果林 + 沼气 + 太阳能”的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模式。

  二、对案例的经济学分析

  该案例的生产作业、生活模式,是属于技术比较简单的低碳循环经济,属于生态农业范畴。从技术性上看,没有多大的新事象,因为早在几十年前,很多人就听说过挖沼气池、用沼气灶的技术流程和实例,而且政府也有鼓励过、尝试推广过。但是,过去的农业生产生活,是属于“靠天种、靠天收”的简单自然经济,生活燃料绝大多数是烧柴火,在林木资源充足的地方或哪怕不充足的地方,人们都是砍伐树木、枝叶来当柴火,纯粹是一种原始的、直接的、简单的、低效能的资源利用方式。后来树木少了,就改烧煤,再后来改用煤气,现在则很多人煮饭、烧水都用电了。从制度上来看,是因为过去山林是集体的,你用我用,大家都可以用,不用白不用。从利益机制看,一般农民也都不愿花钱去买什么煤炭来当柴火,更不可能投入资金建沼气池、沼气灶,搞什么“低碳循环”的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归咎于农民的观念不行,虽然观念也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不过,历来制度变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观念得先行,但实践要证明可行。为了增收致富,农民是富有积极性、创造性的。没有大胆的实践创新与尝试,很多潜在的制度问题就很难突破。

  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地方都分田到户,农田、山林虽说还是集体的,但毕竟在具体生产经营上,只有耕地才落实到户,各自分到的耕地在数量上、位置上也基本固定。山林虽说是集体的,但没有具体落实经营权、收益权,山林除了作为农民的柴火来源,间或卖点木材作为集体收入,总体上经济效益低下。90 年代以后,很多地方的山林都开始搞起个人承包,但是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都是农户私下与村委自行协商、订立承包合同,不免引起其他村民的非议,甚至仍然有些村民上山砍柴,侵犯了承包者的利益,加大了林地管理的难度。2008 年 6 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9 年 6 月,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通过林地确权,把山林的承包经营权、收益权落实到户。据黄进来介绍,他是该村第一个承包林地的,属于敢闯敢试的第一批。2009 年国家正式出台林地确权政策后,他马上就与村委会协商,重新签订合同,延长了承包期,也算是稳下了心。这样,从制度上,既杜绝了人们免费砍伐山林、无偿使用的可能,从利益机制上也形成一种正反馈激励机制,激励人们想方设法节约资源、节省资源费用的支出。

  三、对“两型农业”发展的启发

  (一)“两型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从以上案例,大致可以总结出“两型农业”的基本问题域。一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最迫切的是技术问题,即如何开发出可再生、清洁能源。充分利用有机物、发展生物能源、燃料,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包括首次利用的效率和循环再利用的效率。三是,废弃物排放问题,减少碳排放、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减少难以自然降解的废弃物排放。四是,提高环境自我净化能力:使用有机肥料,利用自然生态链上不同生物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原理,达到绿色低碳的循环。垃圾、废弃物的分离处理与循环利用、尽力进行无污染处理。五是,观念行为转变的问题。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生产生活实践上,形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

  由以上问题域,可以大致归纳出“两型农业”的内涵,即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利用循环经济与农业生态的技术与原理,以“高效率、可再生、节能减排”为导向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通过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与废弃物排放,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二)“两型农业”发展的机制

  从前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两型农业”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农业发展方式,要求比较高,必须同时具备“主体、技术、制度”三位一体的主客观条件与环境。

  “两型农业”的经营主体,即掌握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与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再好的实践模式,如果没有可以胜任的实践主体,也只能束之高阁。显然,要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两型农业,必须实现农民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小农转变为现代的农民,即有文化、懂科技、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

  “两型农业”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学、循环经济基础上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因而对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说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新领域。政府必须加大该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的投入,组织农民学习、培训,特别是鼓励、引导农校生从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型,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撑。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的选择提供可能性空间,制度越完善、具体,可能性空间就越大。

  制度的具体落实,还必须通过机制创新,特别是利益机制的创新,来保障有效实施。比如,设立支持“两型农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重点予以优惠与补贴。政府可以通过各地的试验与经验总结,积极探索利于“两型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以生态效益带动、促进经济效益”的经营利益机制,同时,政府对于积极、主动发展“两型农业”的农民或企业予以适当的优惠、补贴,形成“以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激励机制。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