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经济>探讨阳江漆器行业复苏与产品定位问题>正文

探讨阳江漆器行业复苏与产品定位问题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工艺,特别是以实用品为主要产品形式的工艺类别,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有的行业甚至已经处于存亡攸关的境地。本文着眼于这类行业的重生与传承策略,以广东阳江漆器为例,重点探讨行业复苏与产品定位问题。

  一、阳江漆器的现状与问题

  阳江漆器始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末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品品质优良、器形轻巧、风格独特,是岭南漆器的重要代表,在我国近现代漆器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终结,生活方式改变,更加便利的生活用品的大量出现,使得以实用器为主的阳江漆器行业开始衰落。二十世纪末阳江国营漆器厂倒闭,绝大部分职工脱离漆器行业,仅有少部分人继续从事漆画创作,行业基本中断。2006 年,我国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阳江市政府组织进行阳江漆艺的资料普查和名录申报工作,加强了宣传力度,同年,“阳江漆艺”被列为广东省民间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09-59)②,2011 年,“阳江髹漆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编号Ⅷ -127)。申遗成功,提高了阳江漆器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恢复。但总体而言,仍处于产销两滞,漆艺下滑,后继乏人。

  1.行业萧条,后继乏人  目前阳江漆器行业主要集中在阳江市区,整个行业从业人员仅四十余人③,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是兼做他业,并非纯以漆艺为生。除了陈其积、范俊、傅以周、曾爱琼等四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是常年生产,其他工作室基本上是凭兴趣自由创作,各自为业,没有行业协会或政府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没有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完全是在低迷环境中的个体行为,没有形成行业发展的合力。

  销售也是问题。阳江漆器行业至今仍无一个有效的交易平台,更无销售网站等现代销售途径。整个阳江市仅有一家专营阳江漆器的商店,位于阳江市江城区金鸡市场二楼,地理位置偏僻,又无广告信息引导,几经周折才能找到。营业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销售的商品基本上是非名家制作的漆画、漆瓶、漆盘等,没有造型作品。商品档次较低,生意萧条。产品的产与销,是决定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产、销两旺,行业才能蓬勃发展。如今阳江漆器的产、销都处于低迷状态,整体影响力非常弱。作者在实地调研时发现,即使是阳江本地人,对阳江漆器也是知之甚少。阳江漆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后,阳江市江城区政府在市群众艺术馆二楼设立了“阳江漆艺博物馆”,占地四百平方米,分为漆器艺术制作展示区、漆器艺术作品展示区、磨漆画作品展示区和办公研究区等。因经费欠缺,以及相关的普查、研究工作的不足,除了作品展示区外,其他三个区至今仍未开始运作,原设计的漆艺培训、对外交流等均未开展。而且,博物馆展品单薄,陈列的漆器只有一百多件,多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作品,做工一般,历史价值不大。且近半数是借展的私人藏品。

  后继乏人是另一个严重问题。二十世纪末国营漆器厂的倒闭直接造成了漆艺传承的中断,目前全面掌握阳江髹漆技艺的只有四位非遗传承人,他们都是原国营漆器厂的技术骨干,年轻的已年过六旬,年纪大的已八十多岁,几乎没有接班人。行业的萧条,使得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即使入行,也少有能长期坚持潜心学习的。傅以周、陈奇积、曾爱琼等三位传承人都曾自发地组织过漆艺的传授工作。傅以周曾经收过一些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年轻人为徒,希望能将传统漆艺悉心传授给他们。但遗憾的是,这些年轻人的入行大多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权宜之计,并非出于对漆艺真正的热爱和兴趣。因此,有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就离开了,有的则急功近利,掌握一些皮毛,就忙着画一些粗劣的漆画挣钱。坚持学下来的只是少数。这对傅以周大师也是很大的打击,现在基本不再收徒。陈奇积大师采用传习班的方式,面向社会招生,只要感兴趣,都可入学。陈奇积大师亲自授课,无偿教授漆艺。但学员的流动性更大,素质参差不齐,效果很不明显。曾爱琼采用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将其工作室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对漆画专业学生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培训。虽然学生基础较好,但时间太短,对于传统漆艺而言,并不能学到精髓。因此,尽管三位传承人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付出,但并没有达到期望的传承效果,阳江漆器后继无人的现状并未改善。

  技艺对于传统手工艺,可谓决定行业生存的核心因素。如果技艺的传授仅仅依靠非遗传承人对漆艺的热爱而自发的传承作为,其力量是单薄的,很难将技艺有效地传承下去。

  2.漆艺水平严重下滑  目前阳江漆器除了四位传承人和一些新锐漆画家的作品,整体艺术水平是比较差的。特别是对漆性的把握和用漆技艺水平,与国营漆器厂时期相比严重下滑。其直接原因是二十世纪末国营漆器厂倒闭导致的漆艺传承的中断,阳江漆的大量使用以及产品形式单一也是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以漆为关键材料进行创作的漆器艺术,其艺术水平的评价,必然包括漆质及其表现技法这两个基本指标。对于漆画、漆瓶、漆盘等画面装饰类作品,更是如此。因造型空间的局限,漆画、漆瓶的表现语言主要体现在漆层的深邃、层次的丰富与质感的多样等方面。其艺术性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艺术水平,更体现在漆这一材料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质感和层次。前者有赖于创作者的美术功底,后者则需要创作者对漆性的良好把握,以及对漆的各种应用技法的扎实地、娴熟的掌握 ;前者是作品的画稿,是作品立意、内容的确定,而对漆的运用技巧是表现形式、表现技术问题,更是决定作品高下的关键。目前阳江漆画创作的主体是受过现代美术教育的新锐设计师,有较好的美术修养,但对传统髹饰技艺缺乏系统的学习,更谈不上扎实地把握与灵活运用。他们创作的重点是画面的设计与风格的控制,多停留在绘的层面,并未达到与漆艺的完美结合。

  在创作中也会采用描绘、镶嵌、刻划、泼洒、堆塑等技法,而对隐花、变涂、研磨(磨漆画)等难度较高的传统髹漆技法甚少使用,这直接导致了画面艺术表现力的单一与单薄。

  1983 年,阳江国营漆器厂研发成功腰果漆,并大批量生产。因成本低、干燥时间短,很快成为漆器界广泛使用的漆类,“阳江漆”也因此而得名。但作为一种合成漆,阳江漆具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漆膜薄,质感单一,表现力远逊于传统大漆。将其用于强调实用性的产品是合适的,但作为以艺术性、装饰性为目标的漆画的创作材料,显然是单薄的,用之创作的漆画也不能体现漆画的材质之美。而目前除了对传统漆艺技法掌握娴熟的傅以周等大师,在漆画创作中会部分使用大漆,其他艺人基本上全部使用阳江漆。

  用漆技艺的单薄与阳江漆本身的缺陷导致目前阳江漆画整体艺术性、技术性都不高,产品缺乏竞争力。

  产品形式单一,也是漆艺水平降低的一个原因。

  不同类别的漆器,其制胎、髹漆技艺要求不同,产品形式单一,必然导致用漆技艺的单一。特别是漆画、漆瓶类作品,胎体简单,重在画面与漆质层次的创作,而对与造型密切结合的髹漆技艺缺乏运用与创新的空间。而且,国营漆器厂倒闭以来的十多年,阳江漆器的产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漆画、漆瓶、漆盘等画面装饰类作品,尤以漆画居多,造型作品基本绝迹。

  只有漆画的整体创作环境,加剧了造型创作以及用漆技法的没落。

  二、阳江漆器行业培养与产品定位

  基于对阳江漆器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其历史发展的研究①,本文认为阳江漆器行业目前应该重点做好行业培育与产品定位工作。

  1.营造环境,壮大行业  如上所述,阳江漆器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严峻的,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发展,而是承继与生存。在现阶段,应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恢复、壮大这个传统行业。

  这其中有许多工作须做,例如政府在资金、用地、政策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入行,恢复产业链,鼓励产品创新等等,其中形成行业合力、扩大影响、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是目前工作的三个重点。

  首先应加强行业管理与规划。可在现有的漆画艺术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行业协会,负责整个行业的管理、协调工作,确立行业发展目标,制订行业规则,加强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形成合力。根据阳江漆器的历史传统,将生产厂家和店铺相对集中地安排在阳江漆器的传统集散地,例如江城区施恩路、太傅路,集中生产、销售,形成集群效应,扩大影响力。

  其次,采用线上与实体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全面开展宣传、推广工作,疏通、理顺销售渠道。建设专门网站,并与政府官网,以及文博系统、旅游系统的相关网站建立链接或设入专门网页,系统地介绍、推广阳江漆器;建立线上销售网络,拓宽销售途径。

  在成熟的商业区、文化区设立销售、展示中心 ;与阳江旅游业合作,加强在旅游纪念品、酒店用品等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将阳江漆器以艺术品、实用品以及其他产品形式频繁地出现在阳江的视觉空间中,广泛地提高阳江漆器的认知度。加强对阳江漆艺博物馆的投入,以它为基础,组织专门的研究队伍,广泛而系统地开展对阳江漆器的历史、传统、工艺、产品的梳理与研究,广泛征集相关文物,并以馆内讲座、研讨会以及博物馆网站展示的形式,持续地向社会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与藏品,真正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

  第三,政府主导、主持进行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成立阳江髹漆技艺专家委员会,负责技艺的传授、考核工作。加强对从业工人的技艺培训,并定期考核评级,将技艺水平与薪酬挂钩,促进行业整体漆艺水平的提高。实行从业资格证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持有漆艺专业毕业证或出师证,并通过专家委员会主持的考核方能入行。采用师徒传承或学校教育这两种方式系统进行人才培养,政府在基金、用地方面给予实质性的帮助,鼓励、支持传承人收徒、办学 ;或在初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开设漆艺专业,由传承人教授传统髹漆技艺,同时设置文化、美术课程,保证人才质量。生源的筛选与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髹漆技艺是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艺,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可在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中挑选真正感兴趣的青少年入行,由政府、行业协会安排就业,签订就业合同,要求毕业后必须进入阳江漆器行业。

  2.传统漆艺与经典产品的恢复与创新  传统工艺要在技术高度发达、产品极端丰富的现代社会继续承继下去,必须保持其在材料、工艺、产品、内涵方面的传统特色。如果失去了这些特色,就意味着失去区别于现代技术的基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在目前的恢复阶段,阳江漆器行业应该首先加强对其传统髹漆技艺与经典产品的挖掘、恢复,应该重新推广使用大漆。特殊的材料与加工技艺本身就是传统工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改变或缺失,那就改变了它的基本属性,就不是这种传统工艺了。就像香云纱①,如果不用丝绸、不用薯莨,也不晒染,而是用合成纤维、化学染料通过现代印染、涂层技术加工出来,即使再像,也不能称之为香云纱。同样,大漆以及特有的传统髹漆技艺是阳江漆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应该恢复的传统。

  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一时期会出现一些经典产品,这些产品是材质、巧思、技艺完美结合的产物,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技艺成就,并在此后的承继中逐渐发展成为这一传统工艺的代表符号,例如薯莨纱之如香云纱染整技艺,螺钿镶嵌漆器之如扬州漆艺。民国时期的皮胎漆枕、漆皮箱,国营漆器厂时期的磨漆画、髹漆家具、纸胎产品等等,都是阳江漆器历史上的着名产品,也是阳江漆器的代表符号。

  如果在目前的恢复阶段忽略了这些极富地域特色的经典产品,等于忽略了区别于其他漆器产品的个性符号,那是非常可惜的,也将注定这个传统行业在重建的开始就是没有特色的,是缺乏竞争力的。

  在恢复传统技艺与经典产品时,必须重视创新。出于对传统的尊重和猎奇心理,大部分人对传统工艺是关注的、有兴趣的。但是由于产品形式、外观风格和功能特性与现在的生活方式、审美趋向差异很大,所以不会大量购买。曾经的经典产品如果能顺应现今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在传承基础上做出调适与创新,是完全可以占有市场的。潮州金漆木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潮州木雕原以建筑部件、宗教用器和家具为主,如神轿、神亭橱、屏风、梳妆台等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潮州木雕根据现代审美趋势,在造型与款式方面不断创新,将金漆工艺应用于各种现代风格的家具、环境装饰中,作品既保留非常明显的传统元素,又有时尚感,因此一直拥有稳定的市场。在目前的恢复阶段,阳江漆器应立足传统,以皮胎漆枕、漆皮箱、磨漆画、髹漆家具、纸胎漆器等经典产品为出发点,加强产品的创新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注意体现典型的传统元素,同时在整体审美风格和使用功能方面又考虑现代需求。例如,可保留传统漆皮箱的用材与制胎、髹漆技艺,同时按现代箱包的流行特点进行器形、色彩、装饰细节的设计,这样的产品既保持传统阳江漆皮箱轻巧、密实的性能特点,同时又具有现代、时尚的外观风格,既可满足出于怀旧心理的消费,又可迎合个性、求异的消费需求,必定是有市场的。

  3. 提高漆画的艺术性,加强造型产品、实用性产品的开发  二十一世纪以来,阳江漆器行业一直以制作漆画为主,这种单一的产品模式,又导致了制胎和髹漆技艺的进一步没落。因此整体艺术水平不高,也无特色可言,缺乏竞争力。针对这种产品状况,本文认为,在恢复传统技艺与重现经典产品的同时,还应提高漆画的艺术性,加强造型产品、实用型产品的开发。

  阳江漆画是有传统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阳江国营漆器厂就开始发展漆画,创造了磨漆画技法,创作了一批精品,例如《亲切的关怀》、《葵乡》①、《北鹿南养》等。1985 年创作的《苍鹰》被选为赠送英国女王的国礼。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阳江漆画已自成一派,成为广东漆画的代表。二十一世纪以后,一批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设计师进入漆画界,阳江漆画的创作更是繁荣,2011 年阳江市江城区被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漆艺之乡”的称号。纵观历史,阳江漆画有着很好的基础,应继续发展。但应提高其艺术性,重点是用漆技艺的提高与丰富,以及画面风格的进一步多元化。

  然而,单一发展漆画,其局限性和弊病也是显然的。首先,作为一种绘画种类,阳江漆画不能完全体现漆质和漆艺的艺术魅力,更不能代表阳江漆器。其次,不利于制胎、髹漆技艺的恢复与提高。第三,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完整的产品生态,会弱化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阳江漆器应重视造型产品的开发,例如漆塑、立体胎型等作品形式。这样,在制胎、髹漆技艺方面将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作品也将具有更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再谈实用性产品的开发。从历史发展来看,实用性是阳江漆器与生俱来的特点,其传统产品就是以实用为特色的,无论是皮胎漆枕、木胎台灯,还是陶胎漆瓶、纸胎糖盒,或是彩绘髹漆家具,都是如此。也正是这些实用的产品,创造了阳江漆器曾经的辉煌。

  再看其他地方的漆器也是如此。日本漆器向来以华美的面目示人,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实用品领域,即使是现在,手工髹漆的餐具、茶具、花器仍然是餐厅、茶室以及家庭的高档用器。纵横观视,作为一种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工艺美术品,传统漆器工艺只有保持其实用品市场,才能保证行业更好地的承继与发展。阳江漆器也是如此,应该恢复、拓展实用品的制作与生产。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其特有的用材、工艺、产品形式构成其区别于现代技术的个性,如果失却或改变这些个性,那么在产品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因此挖掘、恢复传统,根据流行时尚,以现代的设计手法重现经典,重构其产品个性,是在行业恢复阶段应重点确立的产品定位。在比较衰微的情况下,传统工艺要承继与发展,不仅需要行业的自身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特别是政府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为,例如管理、规划、宣传、人才培养等等。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