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策略>正文

创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策略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

  

一、指导思想.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下一步农村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现代农业园区要在全省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抓城、强工、带农”

统筹发展方针,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现代农业在当代的重要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实现中华复兴提供了跨越性发展的可能.从不同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来看,现代农业一般要依次经历以追求数量为主、追求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等三个阶段.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正在为全面跨入第三阶段探索经验、准备条件、积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应提前规划、因势利导,梯次构建完善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监管、生产支持服务、科技自主创新等三个体系,切实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促进其加快向更新阶段、更高层次跨越.

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策略.

1.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升休闲旅游功能.

(1)要因地制宜,力求办出特色,海伦市现有农业人口62.7万人,总户数14.8万户,耕地面积422.9万亩,其中,承包田面积396.1万亩.增添一些吸引游客的特色休闲旅游参与性互动型项目.要吸引一大部分观光型的城市游客,发展休闲旅游经济,须有新的亮点和卖点.

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增添一些水车、水磨、石磨等设施,让游客参与车水、磨米粉、磨豆腐、捣年糕、、烤玉米饼、编中华结、织情人结、收割稻谷、缝制衣服等创新的旅游体验,也可让游客参与种菜、拔秧、插秧等农业基本劳动,体会古代农民播种、耕耘、收获劳动果实的乐趣.针对有文化底蕴的游客,可以开辟一定的场所专供摄影艺术创作;也可准备一些书画用品,让书画爱好者和书画家挥毫泼墨尽情创作;有了这些参与性、互动型的活动项目,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休闲旅游,休闲文章也一定会做得更大.

(2)增加硬件投入,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休闲旅游品.

位.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选准开发项目,并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部分较高档次的硬件设施,增添部分娱乐性的项目,促进休闲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同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

(3)开辟多种渠道,丰富销售产品,不断延长休闲旅游经济的产业链.在想方设法吸引游客的同时,要积极开辟本地土特产品的销售渠道,逐步形成销售网络.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黑土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延长休闲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从而使业主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休闲旅游是富裕一方百姓、对企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项活动,目前我省休闲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只要我们对新兴的农业园区精心加以培育,休闲旅游在不久的将来,定能不断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

2.建立新的创新机制,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福利待遇.

农业企业对科技人员应实行流动管理,新招聘的大学生不受岗位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实行动态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保证人才队伍的高水平和高素质.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使人才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合的报酬,从而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知识的价值、人才的价值在收入分配、职务晋升等各个方面均达到充分的体现.对于政绩突出、工作成绩显著的各类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实行重奖,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制度.从薪酬、福利、职务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进行奖励,使人才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励人才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内创外引,寻求新的经济支撑.

农业企业应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共建和技术合作,积极寻求技术支撑,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可以从国内外各大农业类高等学校派驻研究生与研发中心科技人员共同进行试验和研究,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为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4.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链条中与农民深度合作农业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农民合作社,在一个合作社内,农民通过广泛深刻合作,可以共同兴修水利、共同防治风险还能与农产品的买家进行集体谈判.通过大家帮助大家,降低成本,人人受益.

然而传统乡村的合作仅仅局限在家庭或家族内部,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并不普遍,这就需要合作社这种经营管理形式,将同一个专业的农耕者联合起来.如今,很多农民并非专业农民,一些常年打工的农民仅仅将种地作为一种贴补家用的副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部分人将成为二三产业从业者,逐渐从农业生产中退出.剩下一些以种地为生的人,或称为家庭式农场主、或称之为种粮大户,或仅仅就是普通蔬菜、水果种植户,他们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农民也将真正成为一种职业.

在合作社外部,合作社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与果蔬超市、农药化肥厂、以及客户端等主体合作,进行社会分工,提高效率;在合作社内部,农民之间相互合作,在内部采购产品和服务,或通过内部合作,从外部以更低的成本购买产品和服务.

通过与农民群体的广泛合作,不仅会促进本企业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也将会促进地区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长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尹成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N].农民日报,2013-11-23.

[2] 黄祖辉.我国农业经营体系与制度的创新空间[N].农民日报,2013-11-23.

[3] 侯 满 平.休 闲 生 态 农 业 的 路 径 思 考[N].中 国 旅 游 报,2013-11-11.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