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学>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及相关研究>正文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及相关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经济学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如影相随,周期性地爆发,在一定时期内,对人民生活、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良影响。积极探讨不同时期通货膨胀的特点,对于遏制当期通货膨胀的蔓延并防范其反弹回潮是十分必要的。而正确辨析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的方面,对在这些领域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运行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国际上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的“警戒线”为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达到 3%,超过此线就认为发生通货膨胀了。依据上涨幅度,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爬行的、适度的,在 3%-10% 之间)、奔腾的(严重的、疾驰的,在 10%-100% 之间)、超级的(恶性的、极度的,在 100% 以上)三种类型。

  依据形成机制,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和输入型四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显现出来,同时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通货膨胀显公开性且整体水平较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隐性的即被抑制的通货膨胀。据统计,从 1952-1981 年30 年间,我国通货膨胀年均增幅为 1.24%,通货膨胀控制得比较好。这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直接干预政策有关,也与当时的“低工资、低物价、低消费”政策有关。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 1985 年以后,国家控制和干预价格的体制被打破而逐步走向市场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而且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的整体水平也比较高。据统计,1982-2012 年 30 多年间,我国通货膨胀年均增幅为 5.54%,明显高于前 30 年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美国百年来通货膨胀 3% 的平均增长水平。如果再以定比的方法观察,这种高通胀的特征则会更清晰地表现出来(如图 1、2)。

  

  (二)周期性波动明显

  这一时期通货膨胀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走势,其中有四个年份还是负增长。改革之初的 1980年,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财政支出过高等原因,出现了 7.5% 的通货膨胀,但很快便得到了遏制,周期比较短。我们仍以 1982-2012 年 30 多年间的走势来观察,可以看出共出现四次明显的通货膨胀周期。其四次的峰顶分别是1988年的18%、1994年的24.1%、2008年的5.9%和 2011 年的 5.4%。从 2012 年上半年 CPI 的走势看,已出现逐月回落的态势,这样,第四次通胀的峰顶即可基本得以确认(如图 3)。

  

  (三)通胀走势前高后低

  虽然 30 年来的通货膨胀整体水平比较高,但前后差异较大。我们把这 30 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 15 年即 1982-1996 年的物价指数年均增幅为 9.37%,后 15 年即 1997-2012 年的物价指数年均增幅为1.92%,明显具有前高后低的特征。导致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应该是体制转型所致。在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调控机制被逐渐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二者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产生出真空期,从而使投资、贸易、消费等无节制地迅猛增长,导致通货膨胀在高位运行。在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调控手段不断完善,使通胀水平在一个较正常的范围内运行。

  (四)四次通胀存在较大差异

  尽管四次通货膨胀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但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是通胀的成因或属性不同。第一次(1988 年)是需求拉动型。在商品短缺的市场环境下,1985年的价格“双轨”和 1988 年的价格“并轨”,使商品价格全面市场化,社会在恐惧和“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支配下,爆发了“抢购风潮”。商品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引发了物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第二次(1994 年)是成本推动型。上世纪90 年代初,为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全面放松,价格调控政策进一步放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更是掀起了大搞市场经济的热潮。固定资产投资猛增,生产资料性商品价格大涨,上游产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引起中下游产品价格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全社会物价的普遍上涨。第三次(2008年)和第四次(2011 年)都是结构型,同时兼有输入型的属性。总的看,这两次通胀的成因比较复杂,综合性较强,有需求拉动,也有成本推动,但结构性和输入性更为突出一些。比如,粮、油、肉、蛋、菜等食品消费类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受国际市场影响,一些初级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也出现较大波幅。但同期的一些工业产品如衣着、交通、通讯、家电、电子、汽车等,价格却增幅缓慢、比较平稳甚至略有下降。二是通胀的上涨幅度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涨幅都超过两位数,特别是 1994 年为 24.1%,其中当年的 9、10、11三个月的涨幅都超过 27%,属于奔腾的(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三次和第四次的涨幅都在 6%以下,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三是治理通胀的措施不同。第一次主要是收缩政策,抑制需求。第二次主要是抑制扩张,控制成本。后两次都是灵活应对,相机抉择。当然,四次通胀的治理措施也有共同点,即控制货币发行量,降低货币增长率,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实际需要量大致相适应。我国通胀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见图 4)。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相关分析

  通货膨胀既是社会诸多因素在特定环境下共同运行的结果,又是引起社会诸多现象的前提和原因。与通货膨胀相关的问题很多,这里选取三个关联度强的进行分析。

  (一)通货膨胀与人民生活

  通货膨胀会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导致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纵观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相关的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商品。由于我国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普通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类的比重还比较大,因此,普通老百姓会强烈感受到通胀压力,生活水平也由此而急剧下降。在通胀期间,如果劳动者家庭收入不变,只能用同量的货币获得更小量的生活资料。即便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提高,但通常其提高的幅度远不如通胀的上涨幅度,因而其实际工资仍然是下降的。不管哪种情况,其结果都是生活质量的下降。

  2. 促使居民储蓄资产不断缩水。受传统观念影响,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养老、防病、教育等需要,我国普通居民家庭都有一定数量的储蓄存款。但这部分资产在通胀中会被严重侵蚀。如 1994 年的银行1年存款利率为10.98%,表面看起来,居民存款资产会增值不小,但这一年的通胀指数为 24.1%,居民存款一年不但不增值,还要损失 13 个百分点之多。再以 2011 年为例,通胀指数为 5.4%,而银行 1 年存款利率最高为 3.5%,居民存款一年仍有近 2 个百分点的损失。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 2011 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达到351957亿元,若按上述负利率粗略计算,这一年全国居民的储蓄存款资产被“蒸发”约 6687亿元。从近十几年的实际利率走势看,我国多数年份处在负利率状态(见图 5)。

  

  全无能为力。所以说,通货膨胀使原本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一点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改变。如美国自 1970 年以来,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收入增长了 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却下降了 10% 以上。我国近些年来贫富分化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频繁的通胀是其重要原因。

  (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通货膨胀引起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引起通货膨胀?我们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不必然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过程也并不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偶然的联系。就是说,二者既可以长期的分离,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并存。当然,二者并存的过程存在多样性。比如,“高增长—高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等。这种并存使二者之间有了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这种关联的内在条件是当期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各种经济手段的运用等,二者的关联往往表现为互为因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高速增长。据统计,到 2011 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471564 亿元,是 1978 年(3645 亿元)的 129.4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224.9 倍。但是,应当看到,这种经济高增长的过程,也是通货膨胀高频率甚至高幅度发生的过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见图 6、图 7)。

  

  我们仍以 1982-2011 年 30 年为区间,来分析这种增长与通胀并存现象。第一,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不同于通胀的前高后低。据统计,1982-1996 年的 15 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为 9.97%,与同期 5.54% 的通胀形成“高增长—高通胀”格局。而1997-2011 年的 15 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为 9.67%,与同期 1.84% 的通胀形成“高增长—低通胀”格局。第二,增长与通胀的先后或因果具有阶段性特征,前 15 年呈不规则态势运行。开始是经济过热引发经济高增长又引起高通胀,二者同步向上。但在 1988 和1992 年,二者却背离反向运行,即经济收缩下行,通胀急剧上行。后来通胀才随之下行。后 15 年则呈规则而稳步同向态势,且增长在先通胀随后(见图 8)。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把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确定为 7%,2012 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为 7.8%,坚持了八年的“保八”目标发生转折。这意味着未来若干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甚至下行。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运行的季度走势看,其速度是逐季回落,从 2010 年一季度的 12.1% 回落到 2013 年二季度的 7.5%。

  而同期的通胀指数却持续较高,虽然自 2011 年8 月以来不断回落,但到 2013 年 9、10、11 月都处在 3.% 的警戒线及以上。在这种条件下,最重要的是防止出现“滞涨”局面,避免经济增长下滑、通货膨胀上行的反向运行,真正做到“稳增长”和“防通胀”并行不悖。

  (三)通货膨胀与资本市场

  通货膨胀与资本市场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和典型形态是证券市场,而证券市场的主要部分是股票市场。因此,这里主要分析通胀与股市的相关性。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各种财税及货币调控手段、企业的盈利状况、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等途径传导的。但是,通货膨胀的周期阶段不同,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我们把通胀运行的一个谷底(有时处于负通胀中)到下一个谷底的区间作为一个周期,并把这一周期分为谷底到通胀初始期、峰顶前的高通胀期、峰顶后的回落期和再回落至谷底期四个阶段。那么,在通胀周期的一、四阶段,通胀对股市有助涨作用。因为,在第一阶段,经济不断增长,企业利润和资产价格也会随之增长。同时,政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

  在第四阶段,市场预期和现实运行都是宏观货币政策由紧变松,同时银行利率不断下调。这些都有助于股市上涨。在通胀周期的二、三阶段,通胀对股市有抑制或助跌作用。因为,在第二阶段,政府会为抑制通胀而采取严厉的从紧货币政策,不断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这不仅使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急剧减少,也使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在第三阶段,通胀虽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政府担心其反复,不会轻易松动银根。这些都会使股市低迷甚至不断下降。

  当然,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胀只是影响股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因此,不能把上述分析作为一个教条或一成不变的“规律”。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外,还有诸如股票的供求关系特别是新股发行(IPO)的速度和规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动荡等。如果在一定时期内,这些因素中的某些因素抵消了通胀因素并成为影响股市的主导因素,那么,股市则会以另外的轨迹运行。

  从我国通胀与股市二十多年的实际走势看,与上述理论分析大致一致(见图 9)。以 2008年 9 月为峰顶的这次通胀周期为例:通胀指数从 2006 年 3 月 0.8% 的谷底开始一路上行,到2007 年 10 月达到 6.5%,而同期的上证指数则从1298.3点上升到5954.77点,二者同向上行。之后,通胀指数继续上行,到 2008 年 4 月达到 8.5%,而同期上证指数则回落到 3693.11 点,二者反向运行。再往后,通胀指数开始下行,到 2008 年10 月回落到 4.0%,同期上证指数也继续回落到1728.79 点,二者同向下行。最后,通胀指数进一步下行,到 2009 年 7 月回落到 -1.8%,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上升到 3412.06 点,二者反向运行。

  其他几个通胀周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但某些阶段的特征却不甚明显。比如 2011 年 7 月为峰顶的这次周期,在通胀初始阶段的 2009 年底到2010 年,上证指数并未与其同向向上,而是横盘甚至向下。其原因可能与新股发行的速度过快、规模过大,使股市供求关系失衡有关,也与“欧债危机”等世界市场的影响有联系。

  

  三、对治理通货膨胀的三点思考

  ( 一) 通货膨胀有害无益,治理必须毫不动摇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其客观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观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观念,从而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上和行动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归结起来,这些在理论上、思想上、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胀促进论。

  认为温和的、适度的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增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好处,为保增长就应该有点通货膨胀。二是居民抗通胀能力增强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观念不断转变,有能力承受通胀带来的压力。三是无害有益论。认为适度的通胀有利于提高产值、增加利润和税收。正因为如此,面对通货膨胀,有些理论工作者不时宣扬这些观点,而有些决策者和管理者则对治理通胀不积极、不主动,甚至还有消极的应对策略。这些都会加速通胀的发展,给治理通胀带来困难。

  事实上,在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还找不到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所谓适度通胀区间,即便能找到,通胀的扩散性、冲动性和惯性,也会很快超出这一区间,使适度的通胀转变为严重的、恶性的通胀,通胀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往往与其自身的高低成正比。“无论通货膨胀的近因是什么,通货膨胀都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是致命的疾病,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

  所以,对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信心坚定,毫不动摇。

  (二)通胀类型多种多样,治理必须对症下药

  一般而言,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是:消除经济过热、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内需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但由于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每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类型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治理通胀时,应对措施也应该多种多样,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这种对策的多样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必须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我国三十多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几乎每次的类型都不同,因此采取的治理办法也不同。二是每次治理通胀的应对措施应当多种多样。因为每次通胀不管何种类型,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原因造成,只是主次不同而已。因此,应针对每次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治理通胀应对措施的多样性,必须建立在两个平衡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一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平衡;二是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平衡。

  (三)通胀过程变化莫测,治理必须常抓不懈

  货币(纸币)产生后,就始终隐藏着通胀产生的可能性,只要具备了适宜的条件,这种可能性就会随时转化为现实。可以说,通胀是货币流通过程的孪生兄弟,只要存在货币流通,就必然有可能产生通胀。从这意义上讲,治理通胀不可能彻底而永久性地根除通胀,而只是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因此,预防通胀与治理通胀同样重要,或者说,预防本身就是治理的题中之义。

  在通胀的上升阶段,生产者和销售者会通过商品加价来提高收益,既快捷,又省力。消费者担心价格会一涨再涨,而不顾高价急于购买,极端情况下会形成抢购现象。投机者则忙于囤积居奇,倒买倒卖。这些都会促使通货膨胀像脱缰的野马,如不及时控制,则后患无穷。在通胀的回落阶段,如果出现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现象,或财政政策的投资积极现象,都会使通胀反复或反弹。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治理通胀都要常抓不懈。

  当前,通胀在经过短暂的回落后,又开始抬头,2013 年 10 月的 CPI 达 3.2%,未来或将延续抬高,所以,对防通胀决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 马 洪,高尚全 . 中国通货膨胀研究 [M]. 北京:改革出版社 , 1990.  [2] 王志文 . 通胀时代 [M]. 北京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2011.  [3] 李 妍 . 别说你懂通货膨胀 [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2011.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