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通费用畸高的现实背景
在当今中国经济运行环境中,流通费用畸高对整个社会的福利产生了很大的损耗。其一方面压低了生产者的利润,另一方面推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从而对双方造成损害。市场中流通成本过大或者流通环节过多,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流通过度(或者"过度流通"),市场运行的摩擦力就会增大,不利于竞争市场的顺利运行和价格机制的有效实现,降低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同样,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三项对CPI上涨的贡献很大。食品Engel系数和医疗Engel系数作为衡量经济体发达成度的标志,其支出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流通环节的发展状况。
可见,流通费用畸高已经成为了经济运行和经济的社会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的巨大阻力,必须在厘清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动态结构系统以及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的静态结构系统的基础上,在破解经济系统阻滞根源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经济社会性和经济人民性的二元统一。
二、流通费用畸高的原因
1.流通成本过大。流通服务范围包涵多个方面,以运输服务中的公路收费为例,截至2007年,全世界共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数据来源于人民网)。全国各地高速公路收费很高,以京哈高速为例,载重15吨以上的货车每公里收费达2元,载重10吨~15吨(含)的货车每公里收费达1.8元,载重5吨~10吨(含)的货车每公里收费达1.5元(数据来源《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由于收费公路吸金能力强,大大增加了流通中的成本,对整个经济的运行起到了不利影响。流通者形成地区差价原因主要在于流通过程中所垫付的商品运输费用,因此物流成本的加大制约了运输业的发展,降低公路使用效率,影响区域间的经济协作,最终扭曲公路作为公益品的性质。
2.流通环节过多。流通环节过多也是当前流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药品出厂周转为例,至少要经过批发、零售(包括药房、医院等)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层层加价使得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比出厂价格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
不同于中国的"鼓腰"式利益分配格局(流通者获得较大利益),西方发达国家的"哑铃"式利益分配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较大利益)既可以使得生产者有足够的利润进行R&D,又可以减轻消费者的医疗负担。其供应链管理模式和有效物流配送方式也同样值得借鉴。而除了中间治理,还需要整合医药生产企业和实行医院医药的分业经营,进行两端治理。
3.流通网路不成熟。我国的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吸纳就业的比例、效率、市场集中度、信用体系与市场协调体系发育程度等都比较低,形成生产规模大而流通规模小且分散的不协调局面,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
流通者的困境主要在于由于存在规模经济的壁垒,所以必须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上获得优势,而这正是中国当前所缺乏的。规模经济性差,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市场分割,造成了我国流通产业社会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最终损害到社会的整体福利。
三、流通者对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构成的有机整体。田村正纪(Tamura Masanori)认为,对于一项交易来说,包括搜寻、交涉、和合同履行的过程,并通过这些过程完成流通功能,因此流通的功能可概括为信息传达、所有权转移、风险承担、物流等功能。在现代经济中,流通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大,从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斯(R. Coase)的观点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要通过企业内部交易对市场的机制进行替代,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DanielF.Spulber(2002)从科斯的假定出发,认为除了纵向一体化,还可以采取专业的中间层与消费者进行交易,从而达到交易成本的节约。中间层通过选择价格,制定采购和销售决策,提供信息和协调交易,为大多数市场奠定了基本的微观结构。
现有的大部分理论集中在对流通者的肯定作用上,流通者对市场的顺利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必须指出,这种积极作用是有限度的,一旦出现过度流通的情况时,就会对市场的运行起到负面作用。
马克思认为,流通不包含自我更新的原理。当然马克思关于流通的论述是对于纯粹流通来说的,如果把流通成本划分为纯粹流通成本和非纯粹流通成本的话,非纯粹流通可能会产生一部分的价值,如何林等(2005)的研究。但对于纯粹流通来说,夏先良(2011)指出,这种流通不增加价值,不由价值补偿,而是对剩余价值的扣除,因此社会应把它限制在必要的限度内。丁俊发(2012)指出,就工业品而言,生产与流通存在着三个1:9的关系。即一个产品生产组装的时间占10%,流通的时间占90%;产品成本中,10%是加工成本,90%是流通成本;产品总利润中,生产利润占10%,销售利润占到90%.王国刚(2011)的研究表明,仅过路费就占到农产品价格的18%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基础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同流通成本过大不无关系,最终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状况。
卢中原(1990)就曾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流通行业长期受到行政管制而发育不够成熟,缺乏规模效益,高额的商业利润吸引众多的纯商业组织加入流通领域,专业化分工发生退化,流通环节反而越长,更进一步造成流通的效率下降。
四、流通者的加入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没有流通者加入的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社会总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并达到最大;在流通者加入后,社会总福利在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三者之间进行分配,流通者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形成挤占,并产生社会福利净损失;流通者存在存货的情况下,社会福利的分配有所变化,但并没有形成对经济运行负效应的扭转。
流通者是否加入经济运行,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这些影响的具体分析却为流通治理找到了富有价值的事实根据。
1.不存在流通者的情况下。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由于不存在市场摩擦和交易成本,信息充分完全,流通成本为零,即不存在流通者。在图1中,P表示价格,Q表示产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P*、Q*分别表示均衡时的价格与产量。
均衡条件实现时,市场完全出清。这时,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简写为CS)和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简写为PS)都达到了最大化。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构成了社会总剩余,就意味着社会的总福利达到了最大化。
2.存在流通者的情况下。市场不完全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或市场上存在着某种摩擦,从而使交易成本很大,这时流通者参与进来。流通者作为理性经济人,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再出售给消费者,赚取差价,从而获得利润。流通者通过选择进价价格,降低进货成本;通过选择出价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这避免了分散交易可能导致的交易失败,降低了市场的搜索成本,使得交易顺利进行。
假设流通者向生产者购买时进价价格为P1,向消费者销售时出价价格为P2,并补偿自己的成本C(Q);生产者的供给函数为S(P1),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D(P2),且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二阶可微;另外,还需满足生产者成本函数为凸函数,令W(x)=S-1(x),这时W″(x)·x+2W′(x)>0,满足消费者需求函数是凹的,即P″(Q)·Q+2P′(Q)<0.市场完全出清时,考虑流通者利润最大化问题如下:
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粮食、蔬菜类等生活必需品,由于其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经过流通环节之后,消费者购买时的最终价格将远大于生产者提供给流通者的收购价格。
即流通者价格差与生产者供给弹性正相关。说明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则流通后的价格差越大。以药品行业为例,2011年,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药企业共计6154家,生产能力过剩,供给弹性较大,经过流通(包括医院)环节之后,价格歧高。而消费者医疗需求弹性较小,最终只能承受高价格的负担。
(3)流通者价格差与流通者的边际成本正相关。说明市场中存在的摩擦越大,如运输成本中的高速公路收费越高,则流通后的价格差越大。
因为信息不对称和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流通者的价格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价格粘性,形成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长期掠夺。流通者站在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其目标不是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买卖双方的交易,而是实现自己的长期套利。
流通者的加入会干扰原来的Walrasian均衡。实际上,通过两个一阶条件和约束条件,可以得到新的均衡时进价价格P1*、出价价格P2*,均衡产量Q*,如图2所示。与图1不存在流通者情况下的Walrasian均衡(PW,QW)相比较,则有:P1*<PW<P2*,Q*<QW.
新的均衡时的产量比完全竞争市场下的Walrasian均衡产量有所下降,导致总产出缩减。生产者被迫以更低的价格出售,造成了生产者剩余的缩小;而消费者最终承受了更高的价格,也使得消费者剩余削减;大部分社会剩余转移到流通者手中,并因此产生了社会剩余的净损失
3.存在流通者存货的情况下。流通者在P1′价格上进货,就会产生存货(Q1′-Q*),如图3所示。如果流通者向生产者购入商品时采取更低的价格P1,这时流通者就能够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差价,因为P2-P′1<P2-P1.之所以会出现存货,流通者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囤积居奇,或者是一些预防性行为,在供给不足时,即生产者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情况下,向消费者销售时索取更高的价格;二是防止商品腐烂变质、过期以及其他损害下,提供给消费者时的商品总量小于之前的购入量。Amihud和Mendelson(1980)曾专门考察了一个流通者依靠存货变动调整价格以实现单位时间平均利润的最大化。
很多学者认为流通者存货有助于出清市场,熨平需求和供给的波动峰谷,降低市场上交换风险。Lim(1981),Spulber(1985)指出库存实现了市场交易风险的分散化,而Baumol(1965),Stoll(1985)考察了证券市场上所有的市场制造者,认为券商这样的中间层熨平了交换的波动,依靠存货创造了市场的流动性。这本质上也是斯密(AdamSmith)的观点,流通者从个体的私利出发,结果却创造了市场层面的流动性。但是这种对流动性的创造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阈值,囤积居奇则完全造成了市场流动性的损害。因此应消除不必要的商品转运、积压和倒运,基于精细化的信息管理降低供需之间的不确定性,以信息代替库存,充分发挥流通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综合看来,尽管市场上的流通必不可少,但流通者的加入一方面使得社会总剩余减少,另一方面挤占和压缩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流通者在促进交易实现的同时,也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的程度取决于三方市场力量的对比和经济环境中流通者的边际成本。流通者天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促进双方交易的进行,但流通者的目标还是在于本身利益的实现。经济运行中流通的效率越高,商品价值的实现就越好,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是一个有力保证。要充分发挥流通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减少流通对社会福利的损害,就必须遏制过度流通,降低过大的流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有效畅通运行,提高社会净福利。
参考文献: [1]田村正纪(TamuraMasanori)。吴小丁,王丽译。流通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9. [2]R.Coase.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4. [3]DanielF.Spulber.张军译。市场的微观机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4. [4]何林,何炼成。流通领域的价值创造与实现[J].中国流通经济,2005,(3):9-12. [5]夏先良。论国际贸易成本[J].财贸经济,2011,(9):71. [6]丁俊发,赵娴。流通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7]王国刚。"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J].经济学动态,2011,(7):58. [8]卢中原。结构性短缺和商品市场的培育[J].财贸经济,1990,(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