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民航客运机票价格一直实行政府定价。1974年前实行统一票价;从1974年起,对境内、境外旅客实行两种票价;1984 年实行公布票价,同时对中国公民给予折扣票价,境内、境外旅客实际仍是两种票价;从 1997 年境内、境外旅客乘坐国内航班实行同价。之后,为增强航空的竞争能力,中国民航总局推出“一种票价,多种折扣”的票价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规范机制,航空公司最终陷入无序竞争和价格大战中,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 1998 年民航亏损高达 24 亿元人民币。为此,民航客票又重新回到统一票价的政策上来。但是,随着中国民航客运的迅速发展和自费乘坐飞机的境内旅客越来越多,统一限价政策必然会使民航客运的客源受到影响,并抑制客运市场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客运机票定价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一、现行机票定价模式及其机理分析 各种暗折暗扣不仅使禁折令无效,而且还带来了其他弊端,如航空公司按全价交税,却让代理点赚了利润;也使旅客折扣购买的机票全价报销,滋生了腐败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弊端,最深层的原因就是中国民航没有真正的走向市场,没有建立真正的市场定价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定价模式:
(1)联动票价。2001 年,民航管理部门以国际燃油价格上涨过快,超出航空公司所能承受的极限为由,提出票价必须与油价联动,从而调高票价。但是在国外,油价不是影响票价的主要因素。在石油市场与乘客之间,航空公司完全可以起到消化和缓冲的作用。2001 年底,汉莎公司储备的油料,能够满足当年 70%的用油,从而使公司较为顺利地度过了上一轮石油涨价风潮。反观国内,如果中国民航真的建立油价与票价的“联动机制”,就意味着石油市场的风险都要转嫁到每个乘客身上,航空公司却似乎与此毫无关系。
(2)卡特尔模式的联盟票价。自 2002 年 4 月 1 日以来,民航坚持规范票价,在 108 条国内航线上实行联营。航线联营是由民航总局组织,全国 22 家航空公司共同参与的。该方案“主要是针对航空公司不正当的削价行为……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行,效果初步显现,达到了规范市场、稳定票价、提高收入的目的。”但所谓的价格联盟,归根到底还是各个航空公司实行联合,集体操纵价格,后果是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资源达不到有效配置。
当前实施的民航所谓的价格联盟的负面效应 :
1. 由于消费者与各公司信息不对称,且消费者容易受到欺骗。
所以当航空公司达成卡特尔协议时,民航总局应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然而,民航总局不仅没有制止,还组织各公司签订协议,根本没有体现市场经济和消费者主权的观念。
2. 由于产权不清,民航总局直属的 10 家航空公司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收入最大化。各航空公司为多占市场份额,倾向于盲目扩张,导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且因为预算软约束,占领市场份额是公司自己的,所以不计成本地扩大市场份额,而自主经营的地方民航公司却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票价恶性的暗折暗扣是由骨干航空公司挑起和进行的,而他们也因此成为亏损的主体。
3. 民航总局要判断一个公司的机票打折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标准不当。不能说价格低就是不正当竞争,要制止进行联营,还要看它在客观上是不是有可能造成竞争对手的消灭。然而,在中国根本没有一家航空公司有这样的能力,而且就是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一般都是由受害公司来控告这家公司,然后进行调查取证,而不是由民航总局向社会公布机票价格太低,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民航业市场化路径思索 1. 进行民航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机票价格放开的前提是要有真正的市场竞争,而在政企不分的现有体制下,竞争的代价由政府承担,政府不能让某个直属航空公司破产,只能对票价实行管制。因此,民航必须依照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增强企业活力的原则进行产权载体价值化、产权内部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可分离性、产权经营的经济性、产权的可交易性等一系列的产权改革。确认航空公司真正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法人财产权,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使其隔离与民航总局的关系,撤消民航总局一系列原有的干涉各航空公司自主经营的不合理权利。
2. 改革公司管理体制,引进经理人员市场机制。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民航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强调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与形成经理人员市场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市场的竞争机制作用。公司董事会、经理等公司领导人选举或招聘产生,改变传统的由党政组织和人事部门委任制度,由市场选择有能力、合适的管理人员经营、领导公司,谋求长远利益;放开管制,改变领导人员对上级部门负责的现象,转向只对资产所有者负责,为其资产保值、增值负责。
3. 放松市场的进入、退出限制,充分利用民间与国外资本。
在民航国有资产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健全民航市场规则体系,建立市场新秩序,用法律规范民航业的安全问题;制止各航空公司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持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各航空公司的正当权益,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民间和外来资本的限制,积极有效地利用民间和国外资本,让其参加民航的产权改革,参与航空行业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德庆,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3] 梁馨 .1999 年民航客运市场浅析 . [4]陈晓宁。关于我国民航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J].民航管理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