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产业经济>关于杭州竹业发展与竹业创新开发的研究>正文

关于杭州竹业发展与竹业创新开发的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信息产业经济

  

作者:林太本孙孟军季祝庆

  论文关键词:杭州市竹产业经营发展创新开发
  论文摘要:杭州市依据自身地理、环境、资源和经营历史的特点与优势,从80年代初,本着从山区开发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竹产业,十多年来竹业发展成绩斐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竹产业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分析,针对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和技术方法上,为建立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的竹业生态系统,提出竹产业创新开发思路。
  杭州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端,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面积约1.23万km,占全市总面积73。80年代以来,市各级政府针对山区实际,以因地制宜、资金扶持、政策推动、科技引导、市场开拓等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竹农积极性,实施“经济翻番,山挑重担,竹肩一半”的竹业发展战略,促进竹产业迅速崛起。
  1竹业发展现状
  1.1竹资源现状及其分布
  80年代以来,杭州竹业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经营水平逐步提高,竹林资源,尤其是笋用竹资源大幅度增加,为竹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1.1竹资源培育
  据调查(“九·五”期间二类资源调查)统计,杭州市“六·五”至“九·五”期间,竹林面积由9.31万hm,增至14.17万hm,占有林地面积的15.2。其中,毛竹面积由7.36万hm,增至8.71万hm,占61.4;杂竹面积由1.95万hm,增至5.64万hm,占38.6。毛竹立竹量达到17324.15万株。其中,林分株数为17012.50万株。
  1.1.2竹种资源
  全市竹种繁多,据调查有l2属6O多种(包括变种)。已开发且经营面积较大、产量高、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的有毛竹、毛环竹、毛金竹、雷竹、早竹、哺鸡竹、高节竹、石竹、苦水竹、枪刀竹、水竹、角竹、刚竹、桂竹、谈竹、红壳竹等。
  1.1.3分布状况
  全市竹资源分布广泛。市区及辖区县(市)海拔800m以下低山丘陵均有分布(少数笋干竹800m以上也有分布),而且集中连片,具有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方便等特点。8.71万hm毛竹中,分布在靠近城区的富阳、临安、余杭、萧山及郊区的合计面积为6.35万hm。,占72.9。各县(市)内的毛竹林分布也相对集中,毛竹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43个乡(镇)。5.46万hm杂竹林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临安、余杭、富阳三市的丘陵、平原少山地带,其中笋用竹2.85万hm,天目笋干竹1.80万hm。,工艺小杂竹林0.81万hm。杂竹面积千亩以上乡(镇)有65个。
  1.1.4竹材、笋干产量
  全市毛竹采伐量稳定在年l1O0万株左右。笋干产量增加很快,由1991年的4236吨增至目前的年36237吨,9年间年产量增加32001吨,增长7.6倍,年均增3556吨。
  1.2竹林经营
  竹林经营有了许多转变,主要有:
  1.2.1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由原来的重取轻抚粗放经营模式,逐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有些抚育管理象蔬菜那样细致,促使竹林质量、产量不断提高。
  1.2.2从零星分散型逐步向集中连片经营型发展
  几年来全市已建立竹林基地6.44万hm。,其中毛竹2.58万hmz,食用笋竹林2.45万hm。,笋干竹林1.41万hm。,竹林生产结构更趋合理,为经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1.2.3从传统低效型向优质高产、高效型发展
  几年业,发展雷竹、早竹、哺鸡竹、高节竹、红壳竹等优良笋用竹2万多hm,建成毛竹笋材两用林0.67万hm,丰产笋用林4万hm。,已占笋用竹总面积的75.0。低效林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快,全市已改造低产林1.67万hm。,其中毛竹1万hm,笋干竹0.67万hm。,规模效益明显。临安、余杭两市集中了全省6O一7O9/6的雷竹、早竹,面积达到2万h。
  1.2.4从副业型生产逐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
  全市随着竹林面积扩大,区域分布也逐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已涌现出毛竹万亩以上乡(镇)43个,杂竹千亩以上乡(镇)65个。
  1.2.5从原始经营型逐步向科学经营型转变
  杭州市有一支较强的从事竹业工作的技术队伍,1996年还成立了竹科技工作者协会。多年来,竹业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科学研究,在雷竹、早竹丰产,天目笋干竹、苦竹复壮,毛竹林地化学除草试验及竹子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十多项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并进行推广应用。由于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方法得当,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是常规管理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1.3竹产品系列加工
  竹子生产具有发展快、再生能力强,周期短,一次投入世代经营、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农民易接受、肯投入、会管理、懂经营、发展竹资源积极性高。竹子有多种产品为社会直接利用,竹笋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供应季节长、品种多;竹材用途广泛,可以以竹代木,许多产品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加工的各种制品,与我国的工业、农业生产,文化、音乐、艺术等领域密切相关。杭州市随着竹资源培育的成功,带动了竹加工业的迅速崛起,竹产品从加工、数量、质量、规模、经营到经济效益均得到较大发展。且竹产品在国内外流通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竹加工产业发展特点主要有:
  1.3.1加工品种由单一向多系列,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加工规模由一家一户手工加工向机械化工厂生产转变全市有较大规模的竹笋加工厂3O多家,有集体、个私企业200多家。竹笋名牌优质产品不断涌现,如余杭的“笋干皇”、水煮笋享誉日本市场;临安的调味笋丝、多维笋丝等加工精致,片汁笋味美质好,9O产品出口国外。全市竹材制品如竹窗帘、竹地板、竹胶板、竹席、竹筷、竹日用品、竹工艺品、竹纺织器材、竹文体用品等有10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而且加工能力和发展潜力较大。仅临安竹板生产能力达5O万m。,竹凉席加工能力达500万m。。
  1.3.2产品技术标准从无到有,逐步向标准化生产发展
  如余杭市对早竹笋、毛竹四季笋山培育技术、“笋干皇”笋干加工工艺和生产等,均专门制定地方标准并发布实施。这对产品质量保证、产业发展、企业声誉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等都起到积极作用。
  1.4竹产业经营效益
  1.4.1经济效益
  杭州市以发展竹产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竹业的发展不仅带动林业产业发展,也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全市农民人均的竹业年收入达1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25。其中尤以竹资源丰富的临安、余杭、富阳三市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临安市竹业产值达6亿元,占林业总产值759/6;余杭虽为平原县(区),年竹业产值可达1.7亿元,占林业总产值87;富阳仅以竹林和“三笋”计,年产值达1.2亿元,也占林业总产值相当的比例,其毛竹每亩最高年产值达2200元。


1.4.2生态效益
  竹子是一种常绿植物,枝叶茂盛,地下鞭根四方伸展,形成发达的根系,固土能力强。地上部分每年萌发新株,以择伐方式采伐,能保持稳定的林分。由于老根腐烂,使土壤空隙增大,吸水量增加,竹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都有很强的功能。据原林业部(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和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湖南朱亭观测试验,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毛竹林冠对降雨裁留量为15.61,比杉木林大6.119/6;树干汇流占9.16,比杉木林多6.26;林下径流量为32.37/y.hm。,远优于杉木人工林。
  竹林改变了林业单一经营木材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减少林木采伐压力,同时为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起了积极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枝下空间高,姿态优美,绿化环境有独特风貌,它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冬暖夏凉,幽静舒适的休憩空间,优化了森林生态环境。
  1.4.3社会效益
  杭州市竹业发展带动了加工业、乡(镇)企业、手工业、运输业等社会二、三产业发展,拓宽了就业门路,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同时还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
  2竹业发展条件评价
  2.1竹生境自然条件优越
  杭州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7.7C,无霜期230—260天,年降雨量1400—1600arm,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层厚、肥沃,气候和土壤条件均适宜竹子生长,是我国竹子适生的中心区之一。
  2.2地理区位优越
   全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有江、浙、沪三省(市)的大中城市为依托,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市场繁荣,笋竹需求量大,产业信息灵通。
  2.3经营和市场营销基础好
  一是竹业经营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传统竹产品一直受到人们青睐;二是广大山区群众经营积极性高,有专业经营传统和实践经验;三是竹资源丰富,经营面积集中,高产优质品种多,便于集约经营;四是发展竹商品有成本优势,竹业产区主要集中在以杭州为中心,半径20—60kni扇形范围内,距上海仅200kni。运输里程短,交通便利;五是技术力量强,科研起步早,成果多,推广面广,成功率高;六是经营加工、销售市场广阔,投资环境好,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3竹业创新开发思考
  杭州竹业随着经营面积的迅速扩大,产量大幅增加,生产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业优势逐步形成,已成为竹农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林业中最具特色、最具优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开发基础产业。杭州竹业发展虽然绩效显著,但从总体上分析,其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竹资源总量虽有一定规模,但农户经营规模偏小,种植收入难以达到扩大再生产资本量,资金投入不足使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受规模效益制约,阻碍农民对高新技术的吸收,从而使竹业发展创新开发滞后。其次是竹业产业体系没有完全形成,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完全的经济优势。正视竹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杭州竹业再发展,必须走创新开发道路。
  3.1创新开发的思维重点
  杭州地少人多,农业生产条件复杂,竹业经营单位为分散农户为主,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且文化素质偏低是其特点,竹业再发展应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有机结合经营模式为主,结合竹业生态工程研究和实践,推动竹业生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知识化和信息化,逐步形成基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竹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实现以科学技术为本质特征的现代化竹业发展目标。
  3.2实施知识创新和科技兴竹开发战略
  创新和科技是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时代,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再主要是通过以土地,劳动力等的投入来实现,主要造知识创造。知识是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决定的因素。开发最根本是知识、科技、技能和人才的开发,必须培育一批掌握现代林业思想和现代林业科技技能的,从事管理、生产和开发市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抬升杭州竹业开发水平和效率。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竹产业现代化进程。
  3.3进行竹业生态工程研究和实践
  杭州竹业发展存在规模化生产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高新技术难以吸纳等问题,应进行竹业生态工程模式研究和实践,建立能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稳定性和持续、高效功能的竹业生态系统,促进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技术发展予以解决。通过竹业生产高新技术开发点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竹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
  3.4统筹规划竹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杭州竹业创新开发,除竹资源培育外,还应规划竹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在竹业产业化经营中,竹产品加工是实施产加销、竹工贸一体化的中间环节、探讨“市场+加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及运行机制,以加工企业为主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带动和组织,将小规模的农户生产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促进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通过加工企业的实施,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加工企业和农户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竹业化经营目标。这里归根到底要培育和增强龙头加工企业的自身实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种有利龙头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注意发挥专业化生产和地域专门化生产的优势,创立自己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形成有活力的竹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