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国反贫困历程发现,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反贫困政策的制定,都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反贫困主要取决于人自身素质的高低. 在以往反贫困实践中,从政府来说,主要是给钱、给物、给项目、给政策、搞开发;从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来说,主要是等资金、等政策、等项目或者要资金、要政策、争项目. 这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致使国家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国家援助的科技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物资及扶贫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这里认为,政府适当的物资、资金扶贫援助是应当的、必要的,但过多的单纯的外部资金、物资援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如助长贫困人口的依赖思想). 克拉克指出了政府福利扶贫政策的某些弊端, 他认为,"政府许多帮助穷人的做法实际上是使贫困和不平等永久化. 与现代福利国家相联系的社会扶贫福利项目常常只起到了抚慰低收入者和防止社会失序的作用","政府福利扶贫项目是损害少数民族自主精神, 造成代代相传的依赖感的罪魁祸首"[1]. 罗时法也指出:"治疗贫穷的良药决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 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 "[2]如今,贫困地区不愿脱掉"贫困帽"和争戴"贫困帽 "的 "等靠要 "依赖思想较为普遍和严重,贫困地区正遭遇"被救济"的尴尬处境,严重影响反贫困事业健康发展, 也进一步暴露现行扶贫政策的一些缺陷. 这说明,至今人们还缺乏对贫困原因追根溯源的探析, 缺少对扶贫方式最有效的探索, 反贫困理论及实践模式亟待创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要消除贫困,首先必须消除观念贫困.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了"更新贫困者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 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基本原则. 2012 年 12 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强调:"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很重要啊! "2013 年 11月, 习近平同志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调研扶贫工作时同样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 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 这里的"志"即人的思想观念或精神素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经济发展和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无论在宏观、中观还是微观上,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皆不乏对经济发展和贫困的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素质原因的探讨. 这里就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价、 得出结论并诠释其政策含义.
一、 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宏观方面看, 发展经济学家对于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多有论述,但比较分散零碎、缺乏系统性. 总体而言, 学术界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中的"动力"、"阻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国民落后思想观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精神桎梏
在探索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艰辛道路时,学者们指出了人的落后思想观念、 价值观念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阻碍作用. 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 着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最具代表性, 其相关论述经常被学界引用. 英格尔斯基于对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以色列、阿根廷、智利、印度等国的社会调查,指出了人的思想观念在这些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他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 国民的思想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思想意识之中, 就构成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思想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 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 "[3]
与英格尔斯对世界各大州多个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探讨不同, 更多学者就少数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1.中国近代以来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思想僵化,人的先进思想观念、精神因素是日本和中国经济奇迹创造的关键
佩雷菲特指出:"发达国家(即富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即贫穷国家)之间的鸿沟相差几个世纪. 要迎头赶上,没有捷径可循. 但贫穷国家赶上富裕国家是可能的. 追赶,首先是思想上的追赶. 日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转变,还会是一个被贪婪的西方蹂躏的封建社会,尤其是'竞争信念'的思想主导着日本的发展. 而满清的墨守成规、固守传统、敌视创新,无政府主义,内战……使中国在四分之三的世纪里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之交臂. 但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后,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 轮到把中国奇迹列入经济发展的历史不是不可能的. "[4]
我国学者也认识到国民落后思想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梁小民指出: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的思想观念. 这种思想观念的约束正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西部许多地区在自然资源、 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比东部条件好,但没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首先在于人的思想观念的不同. 思想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精神变物质."[5]
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 我国已创造世界经济奇迹,佩雷菲特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对此,我国学者有大量的论述. 戴园晨(1999)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是国民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杨永华更具体指出,思想解放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0 世纪 70年代末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人们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思想解放的实质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 思想解放运动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思想的解放,政府官员与群众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何要搞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这就为经济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所以,解放思想才是我国改革开放、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导的深层次的原因. 解放思想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低下的思想观念素质是南亚人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缪尔达尔通过对南亚国家长达 10 年的实地调查,出版了《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的研究》. 在该书第三章"价值前提和价值判断"中论述了作为价值观总和的"态度"在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他说,"我们必须考察决定南亚人行为的一切精神倾向, 对于这个更广泛的范畴,我们将使用普遍接受的术语'态度',意指促使行为成为现实的价值观的总和. 社会制度和态度应该改变,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有效竞争,促进发展. 南亚国家现代化理想的轮廓包括改善制度和态度等 12 项因素. 其中态度包括下列单个项目:效率、勤勉、守纪律、准时、节俭、非常忠诚、行为决策的理性、准确改变、密切注意在变化的世界中出现的各种机会、 旺盛的进取心、正直和自力更生、合作、愿意采取长期的观点. "[7]
缪尔达尔还分析了南亚人懒惰思想态度及行为与贫穷的相关性. 他十分精辟地指出:"南亚人思想道德素质低是生产效率低的原因, 南亚的现代经济并不很容易改变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 南亚人懒惰成风, 不愿积极工作. 因此,南亚人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改进他们经济状况的兴趣,缺乏对劳动的重视. 南亚一些只念过小学或者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仅仅初识文字的人也自称受过教育,希望免除体力劳动.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南亚国家的贫穷."缪尔达尔最后得出结论:"厌恶劳动的懒惰思想态度是造成南亚人贫困的根本原因. 南亚国家实现现代化困难重重,仅观念态度的改变就如此困难,因此,南亚地区国家想迅速实现现代化,似乎是一种戏剧性的变化. "[8]
克拉克也指出了懒惰思想与贫穷的相关性. 他指出:"思想是个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懒惰、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享乐的思想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行为是相矛盾的,因此,来自这些思想的人成为穷人的比例很大, 这些思想会比其他思想产生出更多的贫困. "[9]
为什么懒惰思想及行为会导致贫穷而勤劳思想及行为会促进经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般解释是: 劳动创造价值和财富,"懒惰"行为的本质是厌恶"劳动",不仅不创造财富,反而消耗财富,使财富急剧减少,最终导致贫穷. 刘易斯则从"勤劳→生产资本形成→经济增长" 的独特视角进行新的阐释, 其基本观点是:"懒惰"不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阻碍经济增长;而"勤劳"有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刘易斯指出:"经济增长要求人们应该愿意更自觉地勤奋工作, 如果说勤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应该在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寻找这种联系. 辛勤工作的人也许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费这些收入的时间. 因此,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资. 而他们愿意更多地储蓄是不够的, 如果农民以购买黄金和珠宝来储蓄,那么就不会刺激经济增长. 同样,如果他们进行储蓄是为了购买更多的土地,那么,其影响就不是增加农业产量, 而仅仅是改变了土地的价格或所有权,也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增长的关键是生产资本的形成. 辛勤劳动与生产性投资有必然的联系, 两个不同的种族生活在一起,一个种族比另一个勤劳,而这就是勤劳的民族更加繁荣的原因时, 我们再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 真正的差别在于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进行了更大量的生产资本形式. 辛勤劳动与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妙公式. "[10]
(二)人的精神因素是创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奇迹的关键
发展经济学家在总结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时, 指出了人的精神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奇迹创造中的作用.
1.企业家精神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熊彼特用企业家精神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垄断利润和超乎利润观的出于事业心的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的"首创,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明、理智和敏捷,事业心". 熊彼特进一步指出, 企业家精神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创新, 创新是企业家职能的实现,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奇迹创造的关键. 因此,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企业家创新精神. 熊彼特进而指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实现生产方法的新组合,从而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尤其是创新先发个别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或超额利润. 企业家之所以崇尚创新, 是因为他看到了创新可能为自己带来赢利的机会,或使潜在赢利机会变成现实利润,企业家创新精神就是对经济机遇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因此,创新、新组合就是经济发展.但在静态经济社会里, 企业运营总是局限于陈旧观念的轨道之内,不会遇到崭新的方法,不能孕育出企业家的经营能力. 企业家要将创新推向成功,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有坚强的精神意志,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有先见之明,能在社会传统思想习惯普遍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情况下,顶住传统思想观念的压力,说服大众,解放大众思想,使其支持创新.
2.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民族主义精神
格林菲尔德指出, 资本主义精神就是民族主义, 是民族主义固有的集体竞争意识的经济表象. 民族主义是一种国民爱国情感精神,是民族国家成员对自己国家尊严或威望的情感投入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是现代经济发展背后的精神驱动力. 民族主义的经济精神解释了各国经济奇迹之谜, 现代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精神动因就是民族主义. 英国、德国、 日本和其他将经济民族主义成分融入民族意识的国度因其民族情感而保持强大活力,这些经济活跃地带将长期保持增长势头并维持其经济竞争力,反之,民族主义者衰减的热情会导致经济停滞.
3.市民精神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厉以宁通过对欧洲经济史的考察指出,西欧城市居民包括手工业者、帮工、学徒、商人、小贩等,他们不同于生活在城市的贵族和教士,因为他们没有贵族的门第和特权, 也没有教士的特殊身份和权利. 这样的社会背景孕育了独特的西欧城市精神, 这就是市民力求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和统治,能自由支配他们的财产,并获得一些与财产有关的特权. 然后建立自己的行会、商会等同业组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最后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和生产经营积累财产, 并要求市政当局制定规章制度对自己私有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 城市精神反映了城市普通居民共同的要求和愿望, 其实质是市民理性化的行为目标. 厉以宁指出,市民一旦行为目标理性化了,精神动力就产生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就会被创造出来. 正是在市民精神起作用的条件下, 城市中那些普通居民, 逐渐聚集在一起,有了明确一致的行为目标,终于形成一股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的力量. 把城市精神或市民意识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视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符合西欧历史. 西欧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源地,正是因为西欧同其他地区不一样, 在这里最早产生了市民精神或市民意识.
(三)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在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中居核心地位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所必备的基本因素. 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教育、信息、产权、制度等. 人力资本通常是指劳动者通过后天的受教育、培训、实践、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 经验、 技能和健康,它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发展经济学家将人的思想观念、 精神因素作为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分析并强调其支配地位, 这是之前学界不曾有过的, 是对发展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人的精神气质第三要素"说
佩雷菲特指出了精神要素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奇迹的产生,除了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外, 还有一个非物质的第三要素,即人的各种精神气质因素. 这是一种质量型的看不见的标志,它将激发或者抑制、孕育或者扼杀前两种要素,即资本和劳动要素(看得见的数量型的物质因素). 能够改变一切的,或各种派别的经济学家们长期忽略的---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马克思或凯恩斯,正是这个非物质的第三要素,因为这个因素看不见、抓不着.
以往论述经济增长问题的各种模型都是建立在把资本与劳动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基础上,显示出其弱点,精神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关键,我们应该发挥精神力量的关键性作用. "[14]
佩雷菲特进一步指出,"自然条件可以开辟一些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或制造某些经济发展的障碍,但不能产生文明,文明纯粹是精神的产物. 各种民众精神潮流成了影响发展和影响现代化的一个障碍. 它与地理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是水火不相容的,根据每个个人的情况,或积极向上或消极被动,既可以启动也可以遏止教育的、商业的、金融的、工业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发展. 因此,发展的历史往往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精神面貌下展开. "[15]
2."人的思想首要力量"说
刘易斯认为,"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要素的力量. 人是由他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思想所激励的, 这些思想本身与物质利益并不相同……这些思想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变化,并且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而它们所吸引的物质利益是第二位的力量. "[16]
3."思想观念人力资本"说
张佑林根据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和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思想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在学界较早提出了"思想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 张佑林指出,"知识人力资本" 是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力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 "知识人力资本" 的主要手段;而"观念人力资本"是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通过特定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期濡染熏陶自然而然形成的. "观念人力资本"主要由一个人的思想观念、 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多种要素所构成. 虽然"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两者的作用途径及地位不一样. "知识人力资本"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提供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途径,从生产力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观念人力资本"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上选择 "做什么" 的问题. 从两者在人力资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看,"观念人力资本"已超越"知识人力资本"而居于基础性地位,只有先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怎么做"的问题.
何忠伟也提到了思想观念人力资本及其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他指出:"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般而言,一国国民的思想素质越高,奋斗精神越强,创新意识越浓,企业家精神越普及,对现代化的追求越迫切,商业道德水准越高,其经济发展的动力便越足. 反之,一国国民的思想素质越低下,因循守旧,安贫乐道,涣散懒惰,甚至道德水平低下,一国便将越持久地在低收入水平的贫困陷阱中挣扎. 在这方面,思想观念人力资本具有物质资本无法替代的作用. "[18]
(四)具有某种"新思想"的"新人"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1.具有"新思想"的"新人"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刘易斯首先对"新思想"、"新人"及其作用进行了界定. 刘易斯认为,"新思想"是人们对创新、冒险、竞争、新知识、新技术、新物种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方面起最主要作用. 看到"新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新的理论成果. 刘易斯进一步指出, 企业家具有风险和创新等新思想对于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增长十分重要;同样,经济增长的滑坡、 繁荣的毁灭可能仅仅由于人们接受了与经济扩张不一致的旧习惯或旧思想. 今天的财富是人们昨天承担风险的报酬, 企业家具有风险、 竞争和创新等新思想的情况决定了其收入差别.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货币很容易流向土地、贸易、放债和城市住房,人们不愿意承担开发新生产线的风险,不愿意投资于矿业、公用事业、商业性农业,或者制造业. 因此,这些领域的盈利机会留给了外国人. 而外国人之所以被吸引只是因为他们敢冒风险的新思想, 相信能比把货币投资于国内得到更多的利润. 在欠发达国家,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通常是,这些国家如同缺乏资本和自然资源一样, 在社会领域里缺乏各种新思想以及实现这些新思想的人.
除非能充分提供追求新思想并愿意承担引进新思想风险的企业家, 否则在以家庭规模为基础的农业范围之外, 经济增长必然是缓慢的. 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实业家,或者如果实业家不愿意承担风险---无论造成这种情况的是由于他们无法增加资本, 由于他们受本性思想胆怯所限, 或者是由于承担风险的报酬差别不够大---私营企业经济都将受到限制.
刘易斯还指出,"具有新思想的'新人'总是少数人,因而,只有少数人能抓住经济机会. 上层统治阶级很少能成为抓住新经济机会的人,他们由于传统思想偏见,一般都满足于现状,不必去寻找新经济机会. 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可能受到奴隶制、农奴制或等级制度的折磨,也不能去抓住新经济机会; 或者, 他们非常贫穷,没有受过教育,缺乏勇气和创新传统. 因此,新人来自于各中间社会阶级, 城市人就处于中间地位. 由于环境不同,城市的气氛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态度与思想观念的形成, 城市人比农村人思想更开放,更少猜疑心,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从而能更好地从事引起技术改进的科学研究. 城市人奋进的态度与先进的思想观念使得其比农村人更富有创造性, 更能抓住经济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 "[20]
2.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现代 "新人 "的塑造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败
韩庆祥指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取得成功, 就必须要求国民具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文素质, 就必须形成这样一种"新人"---他的价值观念、 能力水平、 道德人格、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成为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精神动力.
如果国民的这些方面还束缚在传统旧体制中,其思想行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存在距离和矛盾, 要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生扭曲,建立不起来;要么使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在现实生活中, 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遇到一些障碍的原因, 就在于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仍停留在旧体制的范畴之内, 就在于现实人的观念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还存在矛盾. 主要是新经济体制建设先行与大多数国民的思想观念变革相对滞后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个人的能力本位观念、自主观念、平等竞争观念、团结合作观念、开拓进取观念、尊重人才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等新观念. 但在现实生活中,权本位观念、依附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保守观念、"人情" 观念和平均观念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体制的转型取决于人格精神的转型, 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现代"新人"的塑造程度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
(五)先进思想观念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制度运行费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包括思想观念、 道德诚信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作为"非正式制度"纳入经济分析, 指出先进思想意识形态是个人与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制度运行费用的工具,并影响经济增长.
1.先进思想意识形态通过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影响经济增长
诺思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家缺乏远见,看不到不受约束的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于是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用以约束这种行为,并把它作为一个变量引入交易费用分析中, 用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这是诺思的独到见解. 诺思认为,在一个博弈的社会里,尽管有整套不变的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但在限制个人行为上仍存在相当的可变性, 经济主体把成本外化于他人和社会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是在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依旧广泛存在. 诺思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一种欲获得某种好处(利益)而又不付费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思想倾向. 若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都想成为或都期待成为 "搭便车者",那么,这个社会经济增长就失去了动力. 因此,一个社会需要通过先进思想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有效克服"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受意识形态调节,意识形态是人们行为的规则,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引导,使人们的行为决策简单明了, 它通过约束个人行为,节省市场交易费用,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如果说这是诺思的一般分析,那么,我国学者针对企业的实际进行了更具体的分析. 陈惠雄指出, 道德是与物质财富同样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由于精神与物质之间存在动力转化机制,道德这种精神意识会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上显示重要作用, 即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贯彻,促进人们发挥生产性与创造性能力,有效克服懒惰、搭便车、占便宜等外部性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而且,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行为道德观念会有助于人们之间的合作与交往, 减少推诿与人际摩擦、怠慢与猜疑,降低设防、谈判、鉴定、审计、签约、诉讼等市场交易成本.
王小锡(2011)更具体指出了道德在生产中的价值. 他指出,道德可以为企业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的劳动生产环境和必要的社会条件,减少生产发展的社会成本. 在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道德作为生产者关于产品"好用"、"耐用"、"高效地用"等人为设计理念,参与了企业产品功能的规定,并最终通过生产符合人的合理需求的企业优质产品这一物化形式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道德作为规范的尺度, 在活劳动的物化过程中参与了企业生产活动条件和劳动组成方式的规定. 在这里,道德作为生产的"非制度约束",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必要条件.
2.先进思想意识形态通过降低制度运行费用,影响经济增长
诺思还认为, 对制度公正与否的理解或评价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如果一种意识形态对现行制度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么,制度运行中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将大大减少, 就有利于现行制度更有效地运行, 从而减少现行制度运行的成本. 如果制度变迁参与者对制度变迁发动者权威的合法性和现行制度安排的公平性有较强的确信并能从中获得预期收益,那么,制度变迁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制度变迁参与者对旧制度的惰性依赖、制度变迁的阻力、经济资源在制度变迁中的投入及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都将减少. 正如诺思所说:"在社会成员相信这个制度是公平的时候, 由于个人不违反规则和不侵犯产权,甚至当私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不会使这样的行为合算时---这一简单的事实,规则和产权的执行费用就会大量减少. "[24]
陈惠雄通过意识形态"软"约束和法律制度"硬"约束利弊分析, 也指出了道德意识形态有助于降低社会的管理费用及其实现途径. 他指出,法律"硬"制度的执行与运作有较大的运行管理成本,而且受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影响, 制度性管理不仅难以遍及方方面面的经济活动, 而且即使能够事事实施制度监管, 但高昂的制度监管成本也是难以承受的. 这样,选择一种手段来激扬人类理性,用以弥补制度"硬"约束的不足,并与制度监管相互配合便非常必要, 这就是道德手段. 道德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主要利用传统文化积累所形成的观念氛围与关于道德风尚、 善恶是非标准的社会舆论力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使之建立起遵纪守法的内在信念,从而达到人们行为交往的规范化、 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并降低制度的运行管理成本.
二、 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从中观方面看, 由于贫困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因此,学术界对于农民思想观念在农业现代化、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有较多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 主流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货币资本、劳动、技术、人力资本、竞争、贸易等是主要原因,陈彦烽则认为, 传统思想观念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他指出:"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些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 这就是, 部分农民还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在他们的观念结构中,还积淀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观念、小农意识, 以及在过去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思想, 这成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以至整个农村现代化的深层心理障碍. 这就把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这两个相关性问题摆到我们面前. 农民现代思想观念一旦建立, 就必然通过对其行为的导向和支配, 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以至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前提,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 "[26]
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农业工业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工业化是欠发达国家从农业经济社会转变为工业经济社会, 但发展中国家国民传统思想观念阻碍了这一转变. 张培刚列举了四种典型传统思想观念对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制约.
张培刚指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未在近代初期经历一场原始工业化的变革, 传统乡村工业并未获得根本性转变, 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现世渗透力与约束力颇强的非宗教传统思想观念是一种无形的习惯力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桎梏,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传统乡村工业发展构成阻碍,主要是:第一,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传统思想观念巩固着落后的自然经济, 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在我国的产生发展. 第二,"天人合一"的整合思想观念使人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 使人采取错误的行为, 不利于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重道德实践、轻真理或事实的非理性思想认知阻碍了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狭隘的家族思想观念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等. 如果国民的思想观念还禁锢在传统之中, 不破除那些过时的与新生产力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思想观念, 那么经济发展永远只能是海市蜃楼式的幻景. 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促使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化.
王培暄也指出了四种典型传统思想观念对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 他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遇到了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阻力: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方面,欠发达地区农村某些农民所固有的小富即安的狭隘满足观念、挥霍浪费的消费观念严重限制了资本积累,使得原本已十分有限的资金常常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货币不能转化为资本,也不能实现资本的积累, 因此较大程度地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二是人口再生产方面, 欠发达地区农村某些农民所固有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 轻视知识文化的教育观念则又限制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28]"适度消费" 的消费观念有利于经济发展.
苏稚拉其其格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 认为农民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苏雅拉其其格指出:"如果只生产不消费,生产就要瘫痪,消费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节俭,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可是,仍有很多人坚持传统的美德观---节约,认为只要有吃有穿就行,很少消费. 本来消费和浪费是两个概念,但在他们那里有等同的意义.
所以,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就必须转变消费观念,引导农民走出"消费就是浪费"的消费观念误区, 树立适度消费观, 鼓励积极的适度的消费. "[29]
(二)具有先进思想观念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 这个目标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经济方面的两大目标. 张雷声、张洋、魏文迪指出了具有先进思想观念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目标中的重要性. 张雷声指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必须从传统小农思想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成为具有市场经济观念、知识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自主自立观念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现代新型农民, 这样的农民在为自身需求生产的同时, 就能自觉地为市场需求而生产;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就能自觉地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
张洋、魏文迪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亦即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而当前农民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 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贫困, 这是导致农村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因此,治穷先治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引导农民穷则思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农民思想观念通过作用于农民的行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农村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 因此,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现代新型农民的塑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 "[31]
三、 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因素是农户家庭脱贫致富的动力
有研究认为,农户家庭贫困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经济的(物质的)、文化教育的、历史的贫困等, 又有人思想观念的贫困或精神的贫困. 因此,在经济(物质)、教育等扶贫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想观念扶贫或精神扶贫, 不能 "一手硬"、"一手软",更不能偏废. 其中,以黄钧儒、史昭乐、吴承旺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黄钧儒、史昭乐、 吴承旺基于对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 200 多户农户的调查, 在总结大关村农户脱贫致富的经验时指出:"在农户脱贫过程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力量, 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精神力量对这种物质状况变化产生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 贫困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除了物质条件因素较差外, 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必要的精神条件,如贫困者封闭思想和惰性思维,缺乏对本地情势的正确认识,缺乏改变落后现状的决心、意志和毅力等. 十余年来,大关村在物质条件异常匮乏、国家几乎没有开发性投入的情况下,物质财富能如此奇迹般地被创造出来, 由极贫到率先脱贫,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关人在既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极大地发挥了精神因素的作用,炼铸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干巧干、坚韧不拔'的大关精神,并使之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巨大物质力量. "[32]
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家庭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在制定扶贫政策时要首先或着重解决思想观念和精神问题. 王彦坤指出:"财政救济、政策倾斜、对口支援、希望工程、捐钱捐物等早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有形杠杆. 然而,我们更应高度重视的是,观念陈旧仍是制约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深层因素,观念更新是贫困地区走向富裕的无形杠杆. 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崭新的思想观念,是贫困地区走向富裕必须完成的跨世纪的艰难课题. "[33]
吴碧英指出,人落后的思想观念是贫困的深层原因,在扶贫中要注重"人的发展",扶贫要先扶思想,改变观念,在制定扶贫政策时要着重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意识.
朱恪钧指出:"观念的贫乏落后是贫困的最根本因素, 是内在地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痼疾.
实施'经济扶贫'的同时必须大力开展'观念扶贫'. 所谓'观念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念去冲击和改变旧有的传统思想观念, 促进人们解放思想和树立新的思想观念, 以便有效地指导经济实践. "[35]
王俊文更具体列举了贫困地区种种落后观念及其对贫困的制约,他指出:"贫困地区贫困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看,就会发现隐藏在经济贫困背后的文化贫困,即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贫困中, 形成的落后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体系,表现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小富即安、不求上进的幸福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生产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等靠要的依赖观,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读书不如务工的教育观,血缘伦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崇拜鬼神的迷信观,老守田园、安土重乡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男比女好、香火旺盛的生育观,等等. 这是一种比经济贫困更深重更难以摆脱的贫困, 是贫困的深层原因和本质根源. "[36]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精神扶贫"的建议. 他指出:"精神扶贫就是要进行贫困人口精神状态或文化价值观的革命, 努力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价值观念,大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观念素质. "[37]
综上所述,学界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了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因素在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户家庭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和地位, 无疑是对发展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也给人们留下很多启发. 但遗憾的是,学术界只是提出了 "人的先进思想观念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宏观)、"提高农民思想观念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中观)、"农民先进思想观念素质是农户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微观) 等判断或命题,尚未采用某种方法衡量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尚未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经济分析并就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既没有揭示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依赖, 也没有明确或理直气壮地提出 "思想观念精神反贫困 (思想观念精神脱贫)"的政策主张. 人力资本理论揭示的也只是农民教育、 技能、 健康素质与农业增长的相关性,未以缺乏教育、技能、健康素质人力资本解释贫困的原因(舒尔茨,1961),而未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纳入人力资本的范畴. 由于不发展与贫困问题主要发生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 因而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思想观念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必将成为未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这里认为,围绕该问题,学界要致力于如下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一, 如何构建农民思想观念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如何衡量个体农民思想观念素质 (以便于对农民思想观念素质的数据统计分析)? 第二,如何就农民思想观念素质对农户家庭贫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三,贫困地区农民思想观念贫困(落后)有哪些表现,成因又是什么? 第四,贫困地区农民思想观念反贫困(脱贫)的实现路径如何构建? 第五,农民思想观念反贫困(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怎样? 第六,如何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先进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使人采取正确行动,落后的(错误的)思想观念使人采取错误行动,思想观念正是通过支配人的行为、使人获得或失去经济机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 这是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影响经济发展和农户家庭贫富的核心机理.
第二,无论今天生产力的内涵多么丰富,外延多么广泛,它的主体及决定因素始终是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永远取决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资本、土地、自然资源、技术、政策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 都只不过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死"的生产力,它们只能在高(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健康)素质的劳动力作用下才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主流经济学专注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土地、劳动、资本、产权、技术、环境、贸易、价格、政府、制度等原因的研究,并热衷于经济现象的模型计量分析, 这样主流经济学有意无意地陷入了"见物不见人"的误区. 经济学家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经济发展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又是有思想有精神的, 且人的思想观念是经常变化的, 经济发展不受人思想观念精神的支配将不可思议. 因此,揭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及贫困的原因必须首先和着重研究人的思想观念精神原因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路径依赖及政策启示.
第四,外部资金、政策等扶贫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贫困者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检验一切扶贫措施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
以往政府过多的单纯的资金、 项目、 政策扶贫(常规扶贫方式), 不仅无益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助长了贫困人口对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思想观念精神脱贫通过扶"志"、扶"精神", 有助于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并立足自身脱贫致富, 最终有助于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五,思想观念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在现代人诸多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素质. 在贫困农户致贫、返贫的各种原因(自然、历史、经济等)中,自身落后的思想观念是深层次原因.
相应地,可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既要注重资金、科技、教育、产业、项目、生态、移民、贸易、旅游、政策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手段,又要通过加大对国民思想观念素质人力资本的投资,大力提高国民思想观念素质, 进一步解放国民思想,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在对农户家庭贫困原因的探寻中,要多维瞄准:既要看到贫困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体制等原因,又要看到贫困的人的思想观念或精神原因. 在农户脱贫减贫中,要多维扶贫减贫:既要注重资金、科技、教育、产业、项目(开发)、生态、移民、旅游等扶贫,又要注重思想观念或精神脱贫. 前者只能缓解当前农户贫困程度,是"治标";而后者有助于巩固农户扶贫成果和实现农户持久脱贫,是"治本". 新时期农村反贫困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参考文献
[1][9](美) 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第 2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18~273、220~223 页
[2]罗时法:《消除贫困---正在实现的目标》,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310 页
[3](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3~4 页
[4][14][15](法)阿兰·佩雷菲特:《论经济"奇迹"---法兰西学院教程》,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第 231~235、13~19、239~240 页
[5]梁 小民 : 《 小民谈市场 》,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年,第 74~75 页
[6]杨永华:《软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南京社会科学》2009 年第 1 期,第 17~22 页
[7][8]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年,第142、223 页
[10][16][19][20](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44~45、199~221、193~227、184~2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