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及研究文献综述>正文

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及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发展经济学是专门研究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学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为什么落后发达国家;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不仅有普遍性,而且还有特殊性。普遍性问题是指所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所谓特殊性问题是指不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碰到的个性问题。而特殊性问题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也极其重要。

  1. 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探求发展规律,针对现象,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问题、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最大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国家,这便促使中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会遇到其他国家遇到的普遍问题,并且还会碰到许多别的国家碰不到的特殊问题。有问题才去解决问题,正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是面临特殊问题最多的国家,中国才应该是经济学发展最快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论,以张培刚为首的诸多经济学家发展和丰富了发展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深刻地回答了发展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在发展是什么方面,坚持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提出发展目标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的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在为谁发展方面,鼓励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做到发展为人民,国家发展成果不能只是少数人享有,必须让全民合理共享或分享;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两极分化,避免贫富差距扩大,既要做到公平又要兼顾效率,二者都不可偏废。

  在怎么发展方面,首先,提出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由于这一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又很复杂,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西方的同步完成非农化与市民化过程,演化为先由农民非农化,再由非农化到市民化实现城市化这样一个两步走的过程,才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

  其次,完善了后发优势、劣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技术进步的工业化国家往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发挥本国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第二阶段是以自主创新为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同时,认为后发优势、劣势和比较优势会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再次,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指出发展中国家必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强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七大关系”、合理实行“五个统筹”,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发展。

  2. 国内文献综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国内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发展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培刚,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研究根源于对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现实国情深切的了解。1947 年,他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为主题的专著,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经济学家,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张培刚关于工业化演进程序、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及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影响的科学阐述,对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认识客观经济规律以及制定科学正确的产业政策,颇有意义。

  谭崇台,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被誉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第一人”。上世纪 80 年代,谭崇台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发展经济学专著,对发展经济学在我国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词,如“二元经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

  《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该书系统总结和介绍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系统引介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要求学者们正确对待和学习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为进一步在中国努力建立一门新的发展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何炼成教授是我国发展经济学的权威学者,被称为“西部学派”的代表。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在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三、四、三”模式(“飞机模式”),即 30%为全民所有制,是导航的机头;40%为集体所有制,是机身;30% 为个体或私营经济,是机翼。他认为,所有制结构达到这样的程度,整个经济就可以腾飞。同时,何炼成教授出版了著作《历史与希望一一西部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政策和建议 ,。

  吴敬琏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吴敬琏比较研究经济体制,分析和对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论证了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是我国“市场经济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坚持市场化改革而被称为“吴市场”。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年),该书总结了发展经济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演进,归纳了现代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主要源泉,讨论了中国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林毅夫坚持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通过对大量历史证据的归纳,系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 : 理论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姚洋长期致力于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制度变迁研究(《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胡必亮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与农村发展、中国农村发展的制度分析、村庄治理、农村金融、城镇化与中国宏观经济(《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2006 年);蔡昉研究经济理论,侧重经济发展问题,包括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等,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 ③)。

  中国是最大的、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无数的发展问题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 , 为发展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者任重而道远,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科学地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创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 . 发展经济学 [M]. 太原 :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陶文达 . 发展经济学 [M].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 张建斌、刘清华 . 发展经济学的学派划分及其研究方法[ 期刊论文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6).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