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期刊名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国内统一刊号:61-1154/TG
国际标准刊号:1002-185X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简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月刊)曾用刊名:(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0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稀有金属杂志社是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由《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和《钛工业进展》两刊组建成立。目的是为了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办好科技期刊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保持品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再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高。《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主要内容为稀有金属及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具体报道钛、难熔金属、贵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以及超导材料、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栏目
综合评述、材料科学、材料工艺、动态、消息。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科学引文索引、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1、中文核心期刊:
1996-2011年连续5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06;总被引频次:3333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63;综合影响因子:0.421
7、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中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秀期刊1等奖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结构材料、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功能陶瓷、机械工程、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化学科学、零件加工制造、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能源化工、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零件成形制造、物理化学、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化学、玻璃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9、投稿录用比例:86%
10、审稿速度:平均2.91892个月的审稿周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要求
1.请直接在线投稿,严格按我刊版式排版,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2.格式(按下列顺序,要求内容齐全)
a.题名项: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
b.摘要:不少于150字,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c.关键词:3~5个;
d.中图法分类号;
e.正文:一般包括引言、原理、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每部分可加分标题,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用1.1.1,1.1.2,……排序;
f.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g.线条图、表格、图片要精选。线条图要用计算机绘图或描图纸正规绘制。图、表大小请按本刊版心宽度170mm的1,1/2,1/4倍安排,图的纵横坐标上的物理量名称、符号、单位、量值要齐全。
h.参考文献:只择主要并已公开发表的近期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数(著作) 序号作者.刊名,年,卷(期):页数(期刊)
3.请勿一稿多投,稿件提交3月后未见答复请来函来电询问。无论录用与否,本刊概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4.请在文章录用后邮寄对稿件保密审查结果的单位介绍信或推荐信。
5.如论文系各类基金资助,请于第一页脚注处注明。
6.必须将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学位、职称、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附于第一页脚注处。
7.若来稿不符本刊规范,恕将先行退改。
8.凡向本刊投稿,均视同遵守本约稿简则,且本刊对来稿有专有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