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幼儿情绪能力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的关联分析>正文

幼儿情绪能力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的关联分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问题提出

  情绪能力指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1]

  情绪能力正是这些发展任务的关键因素,因此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是许多学者长期关注的焦点。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主要受环境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微系统,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而母亲作为孩子出生后最亲密的个体,其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情感表达、情绪状态及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

  然而,以往大量研究主要探讨母亲的外在行为特点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往往忽视了母亲内在气质特点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斯特里劳的气质调节理论表明,气质作为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通过外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由此推断,母亲行为方式受气质的影响,表现在情感表达、情绪状态及教养方式等方面,进而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本研究拟以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究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便呈现母亲气质、教养方式不同的幼儿情绪能力的特点,从而为改进幼儿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某市一所幼儿园选取 107 名 3~5 岁幼儿为被试。其中 3~3.5 岁幼儿 39名,4~4.5 岁幼儿 35 名,5~5.5 岁幼儿 33 名,男女比例相当。幼儿的母亲填写《气质调查表(FCB-TI)》(中文修订版)和《父母权威问卷》。共发放问卷 121 份,回收有效问卷 107 份,有效回收率为 88.42%.

  与此同时,对被试幼儿进行情绪能力测验。

  (二)研究工具与材料

  1《气质调查表(FCB-TI)》(中文修订版)

  采用刘文、陈亮等修订的司爵劳等人(Strelau & Zawadzki)建构的《气质调查表(FCB-TI)》。该问卷为"是"与"否"两点迫选式计分,包含敏捷性、持续性、感觉敏感性、情绪反应性、耐受性和活动性六个维度,共 120 题。问卷各分量表的同质信度在 0.661~0.806 之间,相隔两周的重测信度在 0.804~0.908 之间。研究中该问卷的分半系数为 0.735.

  2《父母权威问卷》

  该问卷由布瑞(John R.Buri)编制,刘文翻译,周令宜回译。问卷为从"1 强烈反对"到"5 非常同意"的 5 级评定量表,共 30 个项目,将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溺爱型、权威型和民主型,信度为 0.81.[3]研究中该问卷的 α 系数为 0.75.    3.情绪能力测量的图片及故事材料

  采用陈英和编制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测验,并设计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图片材料,采用 0,1,2计分,信效度良好。[4]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利用 SPSS1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对幼儿情绪能力各任务得分及总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3~5 岁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能力,幼儿在各个任务上的得分及总分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详见表 1.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总任务中,3~3.5 岁幼儿与 4~4.5 岁幼儿情绪能力差异显着(P<0.05),而 4~4.5 岁与 5~5.5 岁幼儿情绪能力差异不显着,说明 4 岁以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逐渐趋于平稳,所以进一步筛选 68 名 4~4.5 和5~5.5 岁的幼儿进行研究。

  (二)母亲气质类型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首先对上述筛选出来的 68 名幼儿母亲的气质进行聚类分析,[5]得到四种母亲气质类型,分别命名为:Ⅰ耐受型、Ⅱ敏捷型、Ⅲ持续型、Ⅳ感觉敏感型。如图 1 所示,类型Ⅰ的特点是在持续性水平上得分最低,耐受性水平上最高,即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不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且个体不断伴随着低水平的唤醒,故命名为耐受型;类型Ⅱ的特点是在敏捷性水平上得分最高,即反应快速,并保持着高节奏的活动,行为(反应)很容易因环境的变化从一种转变为另一种,故命名为敏捷型;类型Ⅲ的特点是在持续性水平上得分较高,耐受性水平上最低,即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且个体不断伴随着高水平的唤醒,故命名为持续型;类型Ⅳ的特点是在感觉敏感性、活动性水平上最高,即对低刺激值的感觉刺激的反应能力强,且个体倾向于承受强刺激值的行为,或利用行为从环境中获取强烈的刺激,故命名为感觉敏感型。

  根据测试统计结果,在被测的 68 名母亲中,气质类型Ⅰ16 名,占 23.52%,类型Ⅱ16 名,占23.52%,类型Ⅲ18 名,占 26.47%,类型Ⅳ18 名,占 26.47%.随后,根据母亲的不同气质类型,对幼儿情绪能力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 2.

  由表 2 可知,母亲气质类型不同,幼儿情绪能力各项任务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着差异。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中,耐受型与敏捷型差异显着(P<0.05);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着(P<0.05);敏捷型与感觉敏感型差异显着(P<0.05);持续型与感觉敏感型差异显着(P<0.05)。在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着(P<0.05);敏捷型与持续型差异显着(P<0.05)。在任务总分中,耐受型与持续型差异显着(P<0.05);敏捷型与持续型差异显着(P<0.05)。这一结果说明耐受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较好;敏捷型和感觉敏感型母亲的幼儿次之;持续型母亲的幼儿较差。

  (三)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为了考察不同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是否有影响,将上述 68 名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分数与母亲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如表 3 所示,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识别任务、情绪线索识别任务、情绪原因解释任务及总任务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原因解释任务和总任务之间呈显着负相关。

  由表 4 可知在母亲不同教养方式下,幼儿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的表现存在显着差异,且任务总分也差异显着。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情绪线索识别任务中,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着(P<0.05),权威型与民主型差异显着(P<0.05)。在情绪原因解释任务中,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着(P<0.05),民主型与溺爱型差异显着(P<0.05)。在任务总分上,权威型与民主型差异显着(P<0.05),民主型与溺爱型差异显着(P<0.05),权威型与溺爱型差异显着(P<0.05)。可见,权威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较好;民主型的幼儿次之;溺爱型的幼儿较差。

  (四)母亲气质类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系

  由表 2 和表 4 可知,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主效应极为显着。因此,以母亲气质类型、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幼儿情绪能力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5.

  由图 2 可知,气质类型为耐受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溺爱型教养方式效果高于民主型教养方式;气质类型为敏捷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较好,民主型次之,溺爱型较差;气质类型为持续型的母亲,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较好,民主型、溺爱型较差;气质类型为感觉敏感型的母亲,使用溺爱型教养方式较好,权威型和民主型较差。

  进一步对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当母亲气质类型为敏捷型和持续型时,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幼儿情绪能力的差异显着,结果见表 6.

  四、讨论

  (一)母亲气质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母亲气质类型对幼儿情绪能力会产生正性或负性影响,其中耐受型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有益,持续型无益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

  耐受型指个体在需要持久或高刺激活动的情境中,以及在强烈的外部刺激下充分反应的能力,高耐受性个体不断伴随着低水平的唤醒,反之,低耐受性个体不断伴随着高水平的唤醒。耐受型母亲的稳定性由此很强,不易紧张与沮丧,与孩子相处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感,会以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去营造更多的积极情感氛围,使幼儿的情绪能力能够很好发展。以往研究发现,母亲的个人特质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母亲善于表达情感,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得更好。[6]

  如果母亲具有社会退缩性,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此外,母亲人格、母亲控制、自主支持对幼儿情绪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7]

  持续型指个体倾向于在引起行为的刺激或情境中止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由反应再生性和反应保持性构成。所谓反应再生性指引起特质行为的刺激终止后,重复同样的行为或反应,与埃里克森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N)有较高的负相关。低持续性个体在引起行为的刺激中止后,不倾向于继续和重复这个行为,而高持续性个体则倾向于继续重复这个行为,因此持续型母亲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与幼儿相处时如果自己情绪状态不佳,更容易表现出消极情绪,不利于积极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可能妨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这与鲍明德(Baumrind)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情绪长期沮丧的母亲其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会受到负面影响。[8]

  (二)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显着高于民主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以往研究发现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联,来自积极型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幼儿的心理发展优于其他教育方式家庭中的幼儿,[9]且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极为显着,[10]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心理理论、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11]    有研究者指出,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的学业成绩和亲社会性比非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幼儿好,[12]而且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发展出积极的同伴关系以及较强的社会能力。[13]

  相反,处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中的幼儿只具有中等水平的亲社会行为、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14]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坚定、热情,为幼儿设立具体的目标,并考虑幼儿的意见,使其在权威型母亲合理、民主的教养方式之下,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新事物,并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于交流等良好人格品质。而溺爱型教养方式的母亲不能给予幼儿合理的要求与限制,包办幼儿生活,允许幼儿为所欲为,使幼儿个性成熟较晚,体会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也就发展得较晚。

  (三)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交互作用    气质作为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能够通过外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一观点日益得到证实。本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作用的效果受其气质影响,如当母亲的气质类型为感觉敏感型时,使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有益于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感觉敏感型的母亲感觉敏感性、活动性水平较强,对低刺激值的感觉刺激的反应能力强,且倾向于承受强刺激值的行为,这种母亲在使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时虽然对孩子的行为有所放纵,但由于其本身的气质特点,能够对幼儿及家庭成员细小的情绪变化有所察觉,使幼儿在耳濡目染的环境里也逐渐学会了洞察他人的情绪变化,从而使其情绪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五、教育建议

  综上所述,母亲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耐受型母亲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最好,敏捷型、感觉敏感型次之,持续型较低。母亲教养方式为权威型的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最好,民主型次之,溺爱型较低。同时,母亲气质与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存在交互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教育孩子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耐受型母亲情绪稳定性强,能避免在幼儿面前流露出沮丧、紧张的情感状态,并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使幼儿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其次,母亲要运用合理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要求母亲对孩子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并耐心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要求母亲为孩子设立行为目标,并对其不合理的行为给予适当的限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要求母亲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耐心倾听孩子的述说,接纳孩子的观点,征求孩子的意见。总之,广大母亲及将来会成为母亲的青年人应该注意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人格,同时注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结合自身的气质特点,用自己最适合与孩子交往的方式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4]姚端维,陈英和。3~5 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2]Amanda Sheffield, Morris Jennifer, Silk Laurence, Steinberg Sonya, Myers Lara, Rachel Robinson.The Role of the Fa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EB/OL].doi:10.1111/j.1467 -9507.2007.00389.x.,2014-3-1.  [3]刘文,刘丹等。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特点及其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  [5]刘文。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研究[M].北京:中国大陆出版社,2010:67.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