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幼儿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正文

幼儿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 ”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同时也是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 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深深懂得: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 应最先培养, 它是幼儿成人之根本,因此,平时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把握教育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一)留意生活细节,从小培养,从小事抓起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 其实, 生活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生活活动中包含了许多领域的教育内容,例如手,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幼儿,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净的东西上的病毒、细菌附在手上。 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

  从刚进餐起, 教师就要诱导幼儿能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并乐于洗手。 刚开始学时,幼儿一见到水就玩个不停,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湿了, 所以, 要带着孩子们一起洗手,边洗边教幼儿洗手的顺序。 幼儿如果穿的是长袖的衣服,要先让幼儿把袖子挽起来,然后把手冲湿, 把洗手液挤在手上, 不能挤多了,接着就搓,反复搓,手心、手背、手腕,最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在洗的过程中,教师可说:“看看哪位小朋友洗得最干净! ”以此鼓励幼儿把手洗干净。 洗手后,幼儿看着自己洗得白白嫩嫩的小手,都特别高兴。 洗手的同时还要教育幼儿不能浪费水, 洗完手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我们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种细节小事上,各个活动环节上,都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想方设法运用幼儿能接受的形式去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为了更好地使幼儿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我经常讲一些小故事,还让幼儿参加“我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的活动。

  (二 )正面引导幼儿 ,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 家长们在孩子吃的方面更是听之任之, 因此, 幼儿的偏食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

  首先,要为幼儿树立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教师是幼儿心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 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

  例如,有的幼儿不喜欢吃青椒,我就边吃边做出好吃的样子, 嘴里还念叨着:“真好吃! ”幼儿们看到我吃得这样香,也有了想吃的欲望。 我还给幼儿们讲了吃青椒的好处,并告诉他们:“老师最喜欢吃青椒了, 不知道哪些小朋友和老师一样爱吃青椒呢? ”幼儿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其次,还有的幼儿对某种食物爱吃时,吃了又添,不爱吃就少吃,甚至一口也不吃。 对待这样的情况,我采用了提前预防的方法,在吃饭前,我会问幼儿们:“小朋友们,你们猜今天吃什么菜啊? ”幼儿们听了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很多, 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菜, 吃了它会长高, 会变得聪明, 一会儿吃饭的时候, 看哪位小朋友吃得香,吃得多。 ”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相互比着吃。

  再次,鼓励幼儿,当幼儿不偏食、没有剩饭的时候,我就给予鼓励,发一个笑脸,一朵小红花, 一张小贴画, 或伸出大拇指来赞扬他,这样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改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亲切的点头,都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

  二、道德习惯的培养

  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 早期的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往往对人的成功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 我们要精心设计活动,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感悟,获得收获,获得启示。

  例如,我让幼儿做拍手游戏,两个幼儿一组,一边教幼儿动作, 一边让幼儿口中念儿歌:“讲环保,护花草 ,爱公物 ,不损坏 ;去参观 ,守秩序,买东西,要排队;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看表演,讲文明,演出完,鼓鼓掌;守公德,有教养,小朋友,互相帮;好习惯,终受益。 ”幼儿通过多次拍手游戏,以及熟练背诵儿歌,渐渐懂得了儿歌的意思,在生活中做得也很好。

  生活是德育的源泉, 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德育的立足点,让幼儿从生活中走进德育,让德育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 在母亲节的时候,我让幼儿亲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或为妈妈做一件事,幼儿们的兴致可浓了,有的幼儿为妈妈折纸鹤, 有的幼儿为妈妈折了一只小船,有的幼儿为妈妈洗脚,还有的幼儿帮妈妈做家务,有的幼儿为妈妈画了一幅画,画上有红红的太阳,飞翔的小鸟,清澈的小溪,自由自在的鱼儿,还有的幼儿在吃饭的时候,为妈妈夹菜,感谢妈妈。 幼儿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爱。 只要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孩子走近生活,感受生活,就一定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大。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基本上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 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应该让幼儿懂得学习时要专心认真,不能贪玩,不能做小动作,要有耐心;还要珍惜时间,不能拖拖拉拉,不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

  特别是课堂上, 当有的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问:“某某小朋友答得好不好,或是对不对? ”幼儿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或“不好”, 有的幼儿根本没有认真听讲, 也跟着说“好”“不好”,针对这种现象,我转变方法,这样提问:“某某小朋友什么地方念得好? ” 或是:“某某小朋友哪儿念错了? ”这样幼儿就必须认真听了,如果不认真听,就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当幼儿回答得好的时候,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肯定幼儿的进步,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从而激发他认真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不是几次的重复巩固练习所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培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 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时, 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按要求做, 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严格要求幼儿,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

  总之,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要反复进行,管理好幼儿们每天的行为而逐渐成为习惯, 这对幼儿以后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改变。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