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和挖掘幼儿的创造性>正文

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和挖掘幼儿的创造性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革新、创造的本领。因此,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潜能,只要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引导,都可以成为创造型的人,而绘画则是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孩子有无绘画才能和天赋,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努力。

  一般来说,具有绘画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具体表现为:1. 喜爱涂涂抹抹。2. 视觉感受和辨别力较强、能清楚准确的分辨各种颜色、线条、图形等。3. 观察力强,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4.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发现孩子有这一倾向时,家长和绘画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绘画兴趣,以兴趣为基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绘画活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公园、动物园、商店等地方,结合具体环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感知的对象、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想象,引导他们有顺序地感知事物、景象的色彩、形态,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使幼儿在创造性绘画中能够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让幼儿将观察到的事物,从自己的角度赋予美好的情感去联想、加工,并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活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智力。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来培养和挖掘幼儿的创造性呢?

  一、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

  如果孩子们除了模仿绘画教师的作品,那他们的思想就会被完全禁锢。在生活中,为了帮助幼儿积累大量的绘画元素,使幼儿在已有的绘画元素上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接触外面等地方,结合具体环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感知的对象,为幼儿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

  二、留给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

  幼儿天生好奇心很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幼稚的想象中,创造性会若隐若现,这时就需要绘画教师及时发现并精心指导。美术教师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只是引导者,要做的就是尊重幼儿的想法,适时的给予指导,而不是以美术教师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干扰幼儿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创作,将幼儿的思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才是幼儿自己的作品。如果教师干扰或指挥的太多,便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幼儿的创造力就无从发挥。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笔者为幼儿选择了“皮卡丘”、“机器猫”、“长颈鹿送信”等幼儿感兴趣的绘画内容,效果都不错。如在“长颈鹿送信”这个内容中,一只可爱的长颈鹿在去“汪汪”家的路上走,给它送信,沿途风景很美。笔者请小朋友们帮助长颈鹿创设一个美好的意境去画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说出了太阳、云彩、小鸟、汽车等绘画内容。这样的表述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便于孩子们自由发挥,也能更加发挥出幼儿的潜能。

  三、给予幼儿自主创作的机会

  以往美术教师指导幼儿美术活动都没有重视绘画活动中创造性的环节,教学方法单一。先是美术教师设定好绘画的总体框架,过多强调用什么线条,怎样涂色等方面的技能技巧训练,以幼儿临摹为主,这就是所谓的“框架式”。再有就是过分强调幼儿的自然发展,放任自流,幼儿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绘画教师管得很少,也就是通常入园后及离园前所开展的自选美术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涂鸦式”,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绘画活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启发、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作品。然而,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大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幼儿进行简单的模仿和复制,只要幼儿的作品和教师画的一模一样就不错。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在绘画活动中只局限于告诉幼儿先画哪一笔,后画哪一笔,让幼儿照画,这种做法不但造成幼儿消极模仿和绘画的依赖性,而且会形成画法上的保守,构图造型上的固定模式,抑制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禁锢了幼儿的思想,致使孩子们的作品千篇一律。笔者曾上过两次公开课,通过这两堂课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上第一堂课准备示范画时,我将授课内容《美丽的鸟》完整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线条、颜色、构图都很完整、明朗,但当我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时,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的思维因受了我的影响,无论是鸟飞的方向、颜色都与我的范画一致,抑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于是在准备第二堂公开课时,我采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有了改进,第二堂课的授课内容是《书包和它的伙伴们》。我首先让孩子们观察书包的形状和构造,然后交流,在黑板上范画时只画了书包的大体轮廓,其中小的细节让孩子画,并且范画没涂色,最后让孩子们动手完成自己的创意。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帮助书包找朋友,让孩子们了解通常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借助哪些学习用具,对这些用具的用途有初步的认识,教学效果良好。正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他们才敢大胆地去想象,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创造性绘画至关重要

  幼儿年龄小,对教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对环境特别敏感,教师情绪、语言、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态和创造行为。教师上课时应亲切和蔼,做孩子们的大朋友,与他们一起思考、讨论问题,面对孩子们异想天开的想法时,不是立刻否定他们、嘲笑他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应给他们更多的自信。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和田市嘉兴幼儿园的郭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圆形画“汽车轮子”,其中一名叫彤彤的小朋友画了许多圆球按大小顺序排列,郭老师问她画的是什么,她说画的是珍珠项链。郭老师没有批评这个孩子,而是把这个孩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孩子看,让孩子们自己去说为什么画这串珍珠项链,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是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郭老师接着说:“哇!

  彤彤你好棒哦! 老师也好喜欢,你能为我画一条吗?”她高兴地点点头又开始继续画着。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绘画的兴趣。

  五、积极评价幼儿作品,善于发现闪光点

  教师及家长的评价语言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言之有物,不要空谈,对于好的地方一定要指出来,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如“你这幅画的颜色搭配的真好看,你的颜色涂的真均匀等。”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能直接指出,而是要用幼儿乐于接受的言外之意去告诉幼儿该怎样做。如“你看这个苹果要是再画个柄就更像了,颜色不涂出去就更好了。”幼儿听了这样的评价会感到很愉快,他们会把自己的长处牢牢记在心里,以后继续发扬。

  当幼儿在胡乱涂抹一阵后,非常希望与他人共享创作后的这份喜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赞赏。这时教师首先要蹲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绘画思路,知道幼儿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当美术教师了解了幼儿的真实想法后就会发现孩子的视角和我们的成人视角完全不同。

  总之,教师及家长应该尊重幼儿,这样不仅能使幼儿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画笔变得神奇好用,头脑更聪明更灵活,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拓展的更宽更广,幼儿的想象力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沈铭娟. 造型美在美术活动中的效应[J]. 成功(教育),2011(10).  [2]叶幼美. 浅谈幼儿绘画活动指导新策略[J]. 才智,2011(15).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