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如何做好少儿音乐教育塑造完善人格>正文

如何做好少儿音乐教育塑造完善人格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是美的教育。这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是一项关乎人格塑造的事业,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少儿音乐教育工作者,更是负有神圣的责任。

  一、少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善的人格

  音乐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专业音乐家为主,而是培养,塑造完善的人格。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正常人不能没有音乐,良好的音乐教育必须具备双重功能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实现对音乐美的感知,进而产生对于音乐的热情,而且要使得音乐营养渗透进他们的情感和智力领域,实现身心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要以培养“通才”为目的,注重艺术熏陶与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力求使得幼儿初期的音乐启蒙在其终生教育中发挥长久的效应。这就要求教师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和任务,在教学的时候,要着重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要在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兼顾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少儿音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兴趣

  任何教育的关键都在于兴趣,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儿童时期是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但也容易转移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适时地进行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被深深吸引,促使他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探究氛围中。教师为了开启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大门,应当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手段,比如启发、诱导、奖励、激奖、比赛等方法,加深少儿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少儿,应当根据其音乐天赋的差别,因材施教。音乐细胞比较发达的孩子,在入门阶段可能会比较顺利,这时要给予他们最大的爱护,保持其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强烈的求知欲。对不太善于自我表现的少儿,应当多多地制造机会,培养其自信心,给予其表现的舞台,促进并增强其对音乐美的感受及进行音乐表现的欲望。另外,因为少儿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往往有家长陪伴,所以家长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应当把布置的作业详细向家长解释,以便进行课后的辅导与监督。应当鼓励家长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播放音乐碟片、看音乐会录像、收看电视文艺节目、观看现场演出,对于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要及时进行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们会很兴奋并感到自豪,会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少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并从这种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便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把学习视为负担。

  这样,音乐才会真正地成为学生们精神的家园,使他们乐在其中。

  三、少儿音乐教育的成效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音乐作为创造性极强的艺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少儿音乐教师在培养少儿创新能力方面负有重任。

  少儿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做“创新型的教师”。所谓创新型的教师就是那些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强烈的创造意识,应建立在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献身青少年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对于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这是完成“创新教学”的根本动力。

  一位具有创新性的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儿童的心理。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向孩子们讲解乐理知识,例如,把五线谱音符说成是小蝌蚪或球拍,把电子琴说成是大玩具,把十指练琴说成是跳舞等。这些真童的语言可以让孩子在游戏般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训练和学习。

  一位具有创新性的教师,应当是活泼、平易近人的。在上课时,要有声有色地进行表演式的讲解,主动和孩子们一起唱唱跳跳,和孩子们聊天、谈心,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他们感觉老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这样,孩子们才会克服畏惧、厌烦等不良情绪,才能乐于释放自己,表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能够大胆提问,有不如意的时候会主动向老师倾诉,学习有进步的时候会乐于同老师分享喜悦。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更好地传授这门学问。

  四、少儿音乐教育成功的内因在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的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教育的过程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

  教师要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而不是一味讲解。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音乐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的内涵,挖掘创造力,培养乐感、节奏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这样,通过音乐学习,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协调力得到发展,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少儿期是培养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音乐教师应当为少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

  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令孩子们学会音乐常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真善美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