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等教育>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正文

中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对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依赖却在增强。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素。然而,在传统的重功利的价值取向支配下,承担着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中学教育,实质上往往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将学生禁锢在“书山题海”,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忽视课堂上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没有把交往教育当成一项重要的实验课题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却一直把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家长们囿于社会现实,往往急功近利,也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孩子智力的开发、知识的量化,导致家庭教育的“学校化”倾向。这一切造成了中学生同伴交往生活的缺失,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访谈、个案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
  (一)研究被试
  该研究以分层整群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了青岛市四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其中高二男生90人(城44,农46)初二男生89人(城45,农44);高二女生87人(城45,农42),初二女生88人(城44,农44)。
  (二)研究工具
主要采用自我编制的关于中学生同伴交往内容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种形式:问卷一是封闭性问卷,共19个题目,采用5点记分。问卷二是开放性问卷,让学生自由作答,不作计分统计,仅为分析时参考。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1(P<0.01)。对统计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其中对方差齐性的题目采用方差检验,对方差不齐性的题目采了T检验。
  (二)研究工具
  主要采用自我编制的关于中学生同伴交往内容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种形式:问卷一是封闭性问卷,共19个题目,采用(点记分。问卷二是开放性问卷,让学生自由作答,不作计分统计,仅为分析时参考。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1(p<0.01)。对统计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其中对方差齐性的题目采用方差检验,对方差不齐性的题目采了3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中学生的交友范围主要在校内,多数在本班“相互帮助”是交友的主要目的;“坦诚、宽容”是交友的主流态度;积极解决人际矛盾的仅占51%;交往成败对学生影响较大;课外交往频率不高;多数人喜欢同6人以上的人交朋友;能比较积极、主动地交友;友谊持续时间长;与异性交往的积极主动性一般;交友的年龄选择上倾向于同岁或相差1-2岁;“志趣相同”是择友的主要标准;人品好坏是同伴交往(包括异性交往)成败的主要原因;“日常接触”是交往的主要方式;“在需要时有人帮助”是异性交往的主要动机。
  (二)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城乡比较
  调查发现,城市中学生交友的目的更倾向于“消除寂寞”,与农村孩子有极其显著的差异(T=4.140,p<0.001);城市中学生处理人际矛盾的态度不积极,交友的性别选择更开放,交往方式更丰富,这三个方面与农村孩子形成了非常显著的差异(T=7.236,p<0.001;T=2.908,p<0.01;T=2.696,p<0.01);农村中学生显著地将“人品好坏”作为交往成败的主要因素(T=2.231,p<0.05;T=2.113,p<0.001)。
  (三)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年级比较
  高二和初二学生有四个方面的极其显著差异:高二学生交友的目的更倾向于“消除寂寞”(T=4.996,p<0.001),课外交往频率更低(T=3.737,p<0.001);在交友及异性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更低(F=29.538,p<0.001)。另外,高二学生在交友的性别选择上非常显著地倾向于“男女伴皆喜欢”(T=2.981,p<0.01),在交友的人数上显著性地倾向于与多人交往(T=2.299,p<0.01)。
  (四)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性别比较
  研究发现,女生的交友的目更倾向于“相互帮助”(T=2.972,p<0.01),处理人际矛盾的态度更积极(F=7.588,p<0.01)友谊持续时间更长(T=3.000,p<0.01),这三个方面与男生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更倾向于将异性交往成功归因为“人品好”,与男生有极其显著差异(T=3.306,p<0.001)。男生交友数量显著地高于女生。
  四、讨论
  中学生低下的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及较低的课外交往频率折射出了他们人际交往实践的贫乏。缘由如下(仅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探讨):
  (一)家庭方面因素
  1家庭结构的变化
  以前,一个家庭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年人与多个儿童构成,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在父母、同龄伙伴及兄弟姐妹的三维立体关系中得到了和谐发展。现在,多数家庭中儿童的数量减少为1至2个,城市孩子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且生活在家庭核心之中。家庭中的孩子群体解体,儿童失去了或绝对地减少了与同胞间的天然行为往来,终日和与其身心发展格格不入、难以磨合的成人世界相伴相随。家庭中只剩下亲子间的垂直交往,不再有兄弟姐妹间的水平交往,儿童失去了争吵打斗、迁就忍让、相互提携、互促共进的成长体验,失去了发展交往能力、解决人际冲突的天然场所。这些享受着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待遇的孩子们一旦走出家庭,其内心虽有强烈的交友需要,却不懂得怎样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愿望、沟通情感、相互尊重、处理人际冲突。有学生感叹道:“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农村孩子以非独生子女为主,还有同胞间的交往互动,情况相对好些。
  2家教观念的偏颇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误区:家长们往往重物质投入,轻精神关怀;重智育,轻均衡发展;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常识的获取。这种陈旧、功利的家教观念,“鸽子窝式”的居住环境,使独生子女同伴交往在缺乏交往对象、时空的处境中变得少之又少。研究表明:49%的中学生是独自度过双休日的,几乎没有结成任何交往关系。原因之一就是父母不让交往。父母们之所以不让学生交往,有的是担心影响课业的学习,有的是担心学生交上不良的朋友变坏,有的则是两者兼而有之。51%的中学生在双休日有交往活动,但交往关系不全面。农村孩子为摆脱“背朝蓝天面朝黄土”的命运,跳出“农门”,背负着亲人们沉甸甸的期盼,更是丝毫不敢松懈了学业。但农村学生大多寄宿学校,同学间吃、住、学、玩在一起,交往机会多,锻炼了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父母人格、交友方式与行为的影响
  父母的人格特征、交友行为与观念是孩子与人交往的范型,孩子观察父母的社交行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交友方式,建立起交往观念。比如母亲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言谈举止,这种母亲抚养长大的儿童也易形成不善与人交际的行为特征。反之,如果父母喜欢交友,既为孩子交往创造了条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交往活动。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1单一的课堂教学交往结构
  研究发现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原因在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际上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往。学生虽同处一室,但他们的活动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每个人只为自己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一人是施教者,其余人都是受教者。学生们的事只是领受和“消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成了纯粹的既定课程学习者和课堂群体规范遵守者,其正当的同伴交往需求遭到了全面的忽视:学生们必须在指定的座位上,不得擅自离开;除了齐答或朗读外,整个课堂只能有一个人讲话;学生须先举手,经得允许,方可站起来讲话;学生间的交流、传阅作业等被视为违纪行为而受到禁止。可见传统课堂教学从精神上限制了学生间交往互动。
另外,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布又从空间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往互动。在秧田式座位编排的教室中,学生能看到的仅仅是教师和邻桌同学,尤其是后排学生,他们实际看到的只是攒动的人头、肩膀和教师身体的一部分。受空间局限,学生们的交往仅局限于前后左右几个邻桌,交往范围狭窄,频率低。而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环境意识,极少有人会根据课型及内容需要对课堂座位重新编排。
  2与生活世界相脱离的教育文本
  教材是学校教育为儿童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好的“案例”能让学生思考、体味到蕴含其中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并可顺利地内化到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中,转变成学生为人处事的信念,指导学生的实际交往行为。然而中学的学科教材,特别是一些人文学科教材的编写立意大都从一种很高、近乎理想化的精神境界出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切入不了学生的经验系统,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这样,教育文本应有的教育之意也就很难滋养学生的心灵。另外,我国大多数中小学课程结构单一,几乎没有专门关于交往的内容,教育实际中也几乎没有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性教育活动,更没能向学生提供合适的教材。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位于学校教育的盲区中。
  3应试教育”下沉重学业负担的束缚
  由于“应试教育”将教育的选拔功能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视人的发展为适应选拔的副产品,致使教育现实中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中学教育完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同伴间的交往往往被视为毫无意义、浪费时光的“玩耍”,学生的一些正常交往常常被迫取消和禁止。对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不够重视,少数人甚至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读书,至于学习交往,则是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事。学生整日被禁锢在书山题海中。以调查学校为例,城市高中学生从早晨7:20至下午4:45之间除了一节名义上的活动课外,要上足8节正课,紧接着又是2节晚自习,回家还要完成作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少得可怜。农村中学的时间安排更紧张。禁锢在书山题海中的学生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无暇旁顾,“应试教育”的消极作用已影响了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
  五、教育对策
  围绕基础教育价值注重“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重新定位,针对青少年贫瘠的同伴交往实践、低下的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教育必须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一)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交往基本礼仪和技能教育
  青少年同伴面临着同样的成长、发展问题,可共述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但许多中学生因缺乏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易使同伴交往陷入困境。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人际交往技能”的重要性,重视青少年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例如:日本学校的“班级指导”、“生活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北京、南京、浙江等地部分中小学进行的“礼仪课”或“交往活动课”的实验对学生学习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见,只有站在课程高度来审理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方能有效地推进交往教育。而且调查反映出的中学生交往所存问题论证了交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分析人际冲突的内在因素,使学生掌握非报复性冲突化解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冲突事件的自我反省的负责态度,提高学生以公正的、非暴力的方法解决纷争的能力。
  (二)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
  学生的交往能力主要是在学校的多种交往活动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时间占了在校时间的很大比例。面对传统课堂比较单一的交往结构,教师必须摒弃“交往只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错误观念,承认学生在交往中的主体性地位,顾及到学生与教师间以及学生彼此间交往的需要,在课堂精神氛围的营造上、物理环境的布设上为师生间,尤其是学生间的交往创设条件。赫斯顿和加纳(Heston,J.&Gamer,p.S)的研究发现,半圆形和:字形(马蹄形)比传统秧田式排列更受欢迎,这说明学生喜爱最能相互作用的位置安排。为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环境意识,克服怕麻烦的心理,善于根据课型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布置座位,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和相互协作的课堂物理环境,并以此为依托,充分挖掘、利用好学生互动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为了促进中学生开展积极的同伴交往,教师除了课堂内的支持、引导外,还要从交往教育的角度设计、组织各种课外交往实践活动:如集会演讲、生日庆祝、假日郊游、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各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中得到对他人和矛盾冲突态度的自然而真实的反馈,满足其内在的人际交往需求,释放出其内在的青春活力,内化各种交往礼仪规范,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交往观念,拓展同伴交往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交往的层次与品质,并借助交往行为的自然后果提高独立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最终实现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四)建构家校共育的社会化教育模式,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互动
  我国目前的家校教育职能过于集中封闭。家长的教育职能意识淡薄,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子女的学业关注很多,却很少会想到干预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家校教育的长期疏离、互聋状态,导致师长对孩子的教育指导思想呈现多样化和随意化。若儿童从家长和教师两处接受的有关同伴交往的目的、动机等教育信息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树立,还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交往中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家校不一致的教育立场将混淆学生的视听,阻碍同伴间的交往。
  其实,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教师是学校中的“社会代表者”,父母是家庭中的“社会代表者”,尽管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却承担着共同的教育使命。因此,教师和父母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天然盟友”,只有建构起家校共育的社会化教育模式,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