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等教育>试论中职学校教学实习被忽视的原因及改革途径>正文

试论中职学校教学实习被忽视的原因及改革途径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论文摘要:能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实习活动,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是许多学校教学理念陈旧、制度建设缺失、未成年人管理难度大,以及接收单位嫌麻烦等。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学校更要广泛地搭建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平台,选一步加强教学实习制度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使教学实习在教学中的应有地位得到恢复和巩固.让教学实习正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论文关键词:教学实习:实习现状;实习制度;实习改革
  教学实习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专业课程实训一样是最能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教学实习显得特别重要。教学实习是基于专业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参加与专业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学习与社会接触的“工学结合”平台,通过实践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所学专业,更好地吸收、巩固,并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可以在真实的职场中去领悟现代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及职业态度,为以后的毕业实习乃至就业工作积累经验。
  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学实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它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被看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比如,在笔者所了解的几所学校里有不少专业从来没安排过学生参加教学实习活动。为什么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实习被轻视、被忽略呢?文章试图从办学理念、制度建设、学生管理,以及实习基地配套建设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一、中职学校教学实习被忽视的原因
  1.职教理念有待更薪。办学理念的更新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付诸行动。如果思维还停留在“学历教育”上,或者只重视表面化的“形象工程”,不重视职业教学真正内含性的东西,培养职业人才只是一句空话。真正树立现代职教新理念,就必定有彰显职教特色的教学行动。教学实习应该说是最能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活动之一,但却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了。只能说明一些学校的职教理念还很落后,需要脱胎换地更新改变。
  据调查.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在入学之时对所选专业“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来学校一年半载仍旧很迷茫、很困惑,对自己是否适合学这一行,将来干这一行,没有把握,缺乏信心。那么,如何尽快消除学生的这些迷茫和困惑呢?说教百遍不如亲身经历一遍,适时地安排一次教学实习让学生以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说话”更有说服力。教学实习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重新“认识”自己,考量自身的优势和短处,重新思考定位和方向。既然职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如果让学生“干错行”,岂不是罪莫大焉?教学实习很好地体现了在“做中学”,做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职教特色。
  2.制度保障的缺失。笔者查阅了一些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或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很少有提到关于教学实习的条款,要么轻描淡写几句话,要么干脆只字不提。进一步调查发现,是所谓的“实习风险论”和“合并实习论”作怪。他们认为,把这些未成年人安排到企业实习,会给校方、实习单位和家长带来额外负担。必须承担额外的风险.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好(好像教学实习与教学内容无关);再者,现在都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了,教学实习可以和毕业实习一并进行,不必单独安排,安排教学实习只会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原本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教学实习,成为整个教学制度建设“漠不关心”的对象,落到可有可无、被边缘化的地步。教学实习在制度建设上被忽略,自然就摆不上议事日程。
  3.实习生管理难度大。安排学生教学实习,涉及学生、家长、企业及学校各个部门的方方面面面,工作细碎又烦杂,难度很大。若考虑不周全、安排不紧密,可能半途而废。

  (1)学生是被动实习。教学实习难就难在实习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缺少经历,学习被动,对学校特意安排的实习不见得会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反而有“被实习”的感觉。试想,如果学生带着强迫的心态去企业实习,尤其到了服务行业“服侍”顾客,这些平时受别人服侍惯了的独生子女能放下身架服侍别人吗?所以,若不及时转变角色,激发他们内在的实习“需求”,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那么,被企业“返工”回来就在所难免了。
  (2)双重管理。实习期间,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照旧遵守,企业的“清规戒律”更要遵行。一些平时在家里、在学校里习以为常的“毛病”。在实习单位可能被视为不能容忍的“陋习”。学生若不能适应企业的管制,也难免被“返工”。
  (3)监督难度大。受企业排班制度、上班路途远近等因素影响,学校很难像平时那样统一安排学生(特别住校生)的食宿、作息时间,有些学生可能会在非上班时段逃避学校监督做不适合未成年人的事情,造成不良影响。
4.接收单位嫌麻烦。教学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对象又是未成年人。许多企业虽然有用工的需求,但出于工作效果和承担风险的考虑,常常拒绝我们学生“免费使用”的申请。实习单位难落实,也是影响教学实习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规范教学实习正常化的途径
  1.完善教学实习制度化建设。将教学实习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列入学校常规的教学制度体系,并以教代会名义予以合法化。同时,在具体专业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中有专门的条款给以明确规定,将教学实习列入正常教学议事日程: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有具体的组织实施细则:在学校经费预算中予以充分考虑,像学生的奖学金那样对待实习经费的开支。
  2.建立健全教学实习基地。以商业服务业为例,并不是所有企业拒绝短期实习生,它们在用工高峰期,如“五一”、“中秋”、“国庆”旅游购物黄金周,还是比较青睐基本素质较高而要求又不太高的实习生,因为企业也需要有稳定的劳动力供应基地。这样,只要校企双方能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共同培养企业需要人才,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教学一实习一教学一就业”的良性循环,将教学实习当成校企“双赢”项目来经营,学校就会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企业也有了固定的劳动力来源。
  3.建立高效安全的实习运行机制。既然教学实习是校企“双赢”项目,企业一旦有需求,学校马上就能启动。高效率是这个“项目”运行的基本要求,而安全运行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因而能否建立高效、安全的运行机制是决定教学实习顺利开展的关键。
  (1)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专业部(教研室)负责人、班主任、若干指导教师组成。成员分工协作,负责实习各项工作。
  (2)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实习前一周让学生将《给家长一封信》带回家或邮寄给家长,详细告知家长有关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及岗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住宿安排、实习津贴等,要求家长在回执上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若家长没有收到信件,必须以其他方式告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尊重家长的知情权。二是取得家长支持和配合,保证安全实习,三是家长有可能在生活、经验等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实习。实习期间,实习单位、班主任和带队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3)实习前,校内动员。校内动员侧重于实习的意义、思想的认识、实习“需求”的激发和组织纪律性的要求等。组织学生学习实习手册,让他们了解实习任务的相关要求和目的,做到心中有数,自觉实习。
  (4)企业岗前培训。有些企业的岗前培训放在学校进行,但大部分在企业是现场进行。学校有责任要求企业对实习生按照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培训。
  (5)实习巡视。巡视人员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巡视方式可以定人定点,也可以定人不定点,无论哪种方式必须每天有校方巡视员在企业现场。巡视员的任务:一是了解实习生实习状况,督促正常实习,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与企业沟通,共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6)实习考核。考核成员由学校实习领导小组和实习单位人力部门共同组成。考核内容应涉及被考核者在实习期间的生产经营业务、劳动纪律、思想态度等方面业绩和表现。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并及时兑现,才能产生正面的影响力。考核依据和奖惩条例应该在实习方案中予以明确说明。使学生事先就清楚整个实习表现和结果是要被关注、被评估、被评价的。一般考核的依据有实习报告、实习周记或日记、实习实践作业和实习单位签署的实习鉴定。对实习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授予如实习明星奖、岗位表现奖及精神文明奖等,并且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物质、学科成绩分数、学分等奖励。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