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 新农村 建设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农村基础教育要大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农村基础教育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发挥应用的作用,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大有作为。
培养造新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重任。一代新型农民的培育造就,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与否。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培养造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包括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在内的现代农民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快速抢占当今世界农业技术应用的制高点,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还偏低。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养、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础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服务。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方面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致富是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基础教育要以农民致富为主要价值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了解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跟着农民致富方法走。这就需要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要确立面向新农村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立足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业集约化经营、乡镇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从一定程度来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我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一种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坏氛围,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符合农民需要和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让农民不断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林树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经济日报,2006-03-09
[2]张宝文.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撑[N].人民日报,2005-11-22
[3]黄志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中国市场[J].2006(12):12-13
[4]吴德珠.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N].人民日报,2006-05-19
[5]张小建.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N].人民日报,200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