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个案研究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兴趣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应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如何围绕“兴趣”开发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凸显学校特色,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打一”小学)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突破口研究学生的兴趣。进行了长达多年的探索,这个过程折射出很多学校面临的同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整体规划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校本课程的理念。很多学校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突破口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有学者提出,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可以直接归人校本课程,而有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相去甚远的需要加以改造,规范和发展。
对于“打一”小学来说,这一时期的兴趣小组活动陷入低谷:教师们感到兴趣小组越来越走向形式化,似乎只是又“一节课”而已,有时看起来这节课全校都很热闹,但只是混混而已;在有的学生看来,兴趣小组活动有时就是和上课一样,特别是学科类兴趣小组,变成了补课。对另外有些学生来说,感兴趣的已经不是兴趣小组活动本身,而是可以走出自己的教室,可以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后也没有额外的作业;虽然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了很多年,但学生的兴趣培养、特长培养却并没有很大的成效。
2006年,“打一”小学将“学校本位课程的发展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课题,同时成立了小学与大学合作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与改进行动,试图从整体上规划兴趣小组活动的实施。
研究小组首先对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对问题有了共识:(1)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兴趣小组失去了“兴趣”的导向;(2)兴趣小组活动的整体内容缺少逻辑上的衔接,很多内容是“想当然”地开展,到底哪些内容是基于学生兴趣还有待探讨;(3)受学科教学的影响,教师一般把自己的学科视为“亲子”,养成了对学科课程的“亲母”心态,因此,形成了对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母”心态,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指导兴趣小组活动。
明确了问题的症结,研究小组逐一进行研究深讨。
1,确立目标
2006年“打一”小学提出自己的办学目标——“我们的梦想就是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兴趣小组活动在落实办学思想的过程中确定了以下目标: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拓展空间;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提供舞台;为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机会;为学生的梦想实现增羽添翼。
2,整体规划内容
怎样使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学校教导处讨论决定:按照学生的兴趣类别进行重新划分,分别是琴棋与书画、运动与表演、科技与制作、学科与探究、休闲与欣赏。伴随着类别的重新划分,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有所调整。把学生一直很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固定下来,配备固定的教师,纳入教导处常规管理,学校的政策向这些小组倾斜;对于处于变化中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学校每年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酌情开展,教导处每年只需要对这些兴趣小组进行规范。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大大提高兴趣小组活动的管理质量。
在讨论哪些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可以固定下来时,发现一到五年级的学生对某些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很感兴趣,于是,学校采用了“阶梯性设计”的思路来满足各个学段学生兴趣需要。比如,“纸艺”在历年的开展过程中赢得各个学段学生的喜欢,但是各个学段学生的需求不一样,因此,负责指导“纸艺”兴趣小组活动的教师最后设计出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趣味剪贴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中国剪纸”,适合四五年级学生需要的“立体纸塑”。同样是“纸艺”,却有适合学生需要的不同内容,力图使每一个学段的学生都玩得有趣、有益。 3,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
伴随着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完善,“打一”小学决定对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教师实行“竞标上岗”,只有那些有兴趣有激情的教师才有资格指导兴趣小组活动。对于竞标成功的教师,如果在开展的过程中兴趣小组活动达到了发展学生兴趣的需求,学校给予奖励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教师的年终考核上。并且,学校会为这些指导教师拨一定的经费用作课程建设。
二、问题与讨论
“打一”小学的兴趣小组活动历时多年,其中所呈现的问题与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兴趣小组活动的价值定位
兴趣小组活动到底为何而开设,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兴趣小组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潜能多样化、最大的发展。基于这样的价值定位,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学生对哪些活动内容感兴趣,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更好?“打一”小学基于自己的学校实际对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很多学生在竞赛中获奖。
但是,获奖只是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打一”小学在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上忽略了这样一个环节: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有多少学生原来没有兴趣现在培养起来了?到底培养了多少有特长的学生?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做了很多事情,到底做的效果怎样?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兴趣小组活动才能避免流于形式,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2,如何保证学生的兴趣特长真正发展
学校通常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兴趣小组活动实施管理,以期发展学生的兴趣持长,如“打一”小学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制定了有序的活动流程。基于学生的需要与组织形式,其具体的实施措施有哪些呢?
可以以一种“契约”的形式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借鉴美国在20世纪初课外小组活动的做法。比如学生主动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在报名的时候教师就要制定一个契约: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达到目标的学生有什么自由?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有什么要求?另外,学生也可以表达自己参与这个活动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一定的建议。这个契约不是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而是希望兴趣小组活动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应该有规则。这是一种基于专业的思考,因为兴趣小组活动不是业余活动。
3,如何激发指导教师的兴趣
兴趣小组活动来自于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概念,即原先只把视野集中于“课内活动”,后来纠正这种偏颇,才有“课外活动”。这似乎意味着是一种“额外”的活动。“打一”小学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如增加指导教师的奖金、把教师知道兴趣小组活动取得的成绩作为个人评优的一个条件等,但这些外在的奖励措施并没有激发出指导教师的“兴趣”。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中小学也有兴趣小组活动,那时的兴趣小组活动偏特长,由学生自己组织。比如学生成立一个篮球兴趣小组,邀请有特长的教师来指导。被邀请的教师深感荣幸,不会感觉指导学生是一种负担。目前有些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出“在学习中教师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教学”等要求。教师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怎样使教师指导兴趣小组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呢?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发展,如何让教师指导兴趣小组活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呢?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