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网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医学>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正文

利用脉形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

来源:杂志发表网时间:2015-12-20 所属栏目:中国医学

  

  金氏脉学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金伟研究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一门全新的脉学理论,该理论源于传统脉学、但又有突破性地创新和发展。它将脉学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应用数学以及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能够基本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

  中医传统脉学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手段,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层出不穷,传统脉学却始终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这极大地阻碍了脉学的发展,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局限。传统脉学迫切地需要适应临床的需要而创新和发展。

  金氏脉学就是适应了脉学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它对现代疾病与脉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确定了198种常见疾病的脉象数学模型,解决了传统脉学无法精确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难题,改变了脉诊几千年来只能作为证候诊断参考依据的被动局面,基本实现了对疾病的三定诊断。

  脉形是金氏脉学诊断疾病的核心。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各种病理反应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脉搏上呈现了相应的病理脉搏信息。单一的病理脉搏信息是特征,反映了单一的病理变化;所有病理脉搏信息的整体是脉形,是疾病在脉搏上的整体反映,是所有特征的有机组合。通过对所有特征的综合识别分析就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位置、程度、预后等。因此,利用脉形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疾病[1-3].

  1定性诊断

  现代医学的定性诊断一般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方法来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内在属性;而传统中医的定性诊断则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获得四诊资料,进而做出证候诊断。金氏脉学的定性诊断则是脉诊定性诊断,即通过对诊脉采集到的特征的综合分析,确定主要的和次要的病理变化,以得出疾病内在属性的诊断,不同于传统中医的证候诊断,也比现代医学的定性诊断简单、方便、无损伤。

  金氏脉学的定性诊断在判断占位性病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代表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是冲搏,是指在脉搏均匀的起搏和回落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冲击搏动。当体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时,经过此处的血管受到挤压,使血流受阻产生涡流而形成冲搏,如果在脉搏中发现冲搏(密度ρ≥20%,离散系数ν≤40%),提示机体有占位性病变。但占位性病变有良恶性之分,怎么来区分呢?这就要靠涩搏。涩搏是金氏脉学中又一大的特征家族,是指脉搏流利度显着降低的一类特征,按其性质可分为致密软涩搏、致密硬涩搏、松散涩搏、网状涩搏和粘滞性涩搏。

  如果冲搏伴有致密软涩搏,则说明占位性病变为炎性包块;如冲搏伴有致密硬涩搏,表征占位性病变为良性肿瘤;当冲搏伴有粘滞性涩搏时,若粘滞性涩搏ρ<20%,ν>40%,仍可判定为良性肿瘤;只有粘滞性涩搏ρ≥20%,ν≤40%时,才标志着占位性病变为恶性肿瘤,粘滞性涩搏一般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特征[1-3].

  2定位诊断

  传统脉学中也有定位诊断的内容,那就是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但一直以来医家并未达成共识,且在临床应用中与理论阐述多有不符。同时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中的解剖结构不尽相同,想实现精确的定位十分困难。金氏脉学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建立起了脉点和人体各组织器官准确的对应关系。脉点是人体脉搏波上某一确定的空间位置,根据特征呈现的脉点,即呈现的动点、层位、层面,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病变所处的脏器,从而达到定位诊断的目的[1-3].

  金氏脉学中的脉点是这样确定的:脉搏的纵向搏动空间由浅入深分为浅层浅层面、浅层深层面、中层浅层面、中层深层面、深层浅层面、深层深层面、底层面7个层面;每个层面分别对应脉搏波的上升支、下降支的前段和下降支的后段分为A、B、C三个动组,A组又分为A1、A2、A3三个脉点,B组分为B1、B2、B3三个脉点,C组分为C1、C2两个脉点。目前认为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A、B两个动组,因此左右两手,各7个层面共84个脉点,分别对应相应的组织器官。

  3定量诊断

  传统脉学仅有粗略的定量诊断的内容,如一息不足四至为迟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为数脉等。

  但如确定疾病的程度和发展趋势、病灶大小这样精确的定量诊断就无法做到了。金氏脉学中的定量诊断是通过脉形中各特征的密度和离散系数,利用经验公式来综合确定病变程度、病灶大小以及对疾病发展的预测,做出较为准确的量化诊断。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脉诊指标主要是疾病的预向度和实向度以及病变大小和肿瘤体积。    (1)疾病的预向度和实向度

  疾病预向度是一个了解病情轻重、预测疾病发展趋向的脉诊指标,是通过对脉形中各特征的周程密度及离散系数的类权值JW的大小来判定的,用D表示。在临床脉诊中,用密度的权值判定疾病的轻重,密度权值越大,病情越重;用离散系数的权值判断疾病的发展状态,离散系数的权值越小,病变越有发展趋势。比如,若某患者脉搏呈现的密度及离散系数的权值为JW(ρ)=57.00%,JW(ν)=13.00%,则可以预测该患者的病情较重,且有发展趋势。

  疾病的实向度是用来鉴定治疗效果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指标,指在任意两个相邻诊脉周程中,用周程密度权值增加量JW(Δρ)及对应周程密度离散系数权值增加量JW(Δν),来判定疾病发展动向及变化过程稳态的综合脉诊指标,用F表示。其中,JW(Δρ)=JW(ρi+1)-JW(ρi),JW(Δν)=JW(νi+1)-JW(νi)。

  (2)病灶大小及肿瘤体积

  计算病灶大小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计算病灶面积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肿瘤体积的数学模型两种。

  ①计算病灶面积的数学模型

  金氏脉学中有一个专门计算溃疡面积的数学模型:因溃疡面基本为椭圆形,因此其公式为S=πab,其中S代表的是溃疡面的面积,a是溃疡面短半轴的长度,b为长半轴的长度。其中的a和b又是怎么得来的呢?是利用对应于溃疡的特异性特征--断搏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结合临床经验系数计算出来的:设周程中断搏最小密度为ρmin,最大密度为ρmax,则a=0.98ρmin,b=0.98ρmax,其中0.98为经验系数。

  ②计算肿瘤体积的数学模型

  肿瘤是占位性病变,要计算其体积,可以通过表征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冲搏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来确定的,且因肿瘤位置在胸腔(盆腔)、腹腔和颅腔的不同,数学模型有一定的差异。若肿瘤位置在胸腔或盆腔,肿瘤对应的冲搏周程密度为ρ(ρ≥20%,ν≤40%),此周程中周期密度的最大值为ρmax,最小值为ρmin,则我们有  

  

  其中,L、W、H分别代表肿瘤的长、宽、高,k=8(厘米)为金氏脉学中的经验系数。该模型我们称为胸腔(盆腔)模型,记为T-X模型。在临床中我们使用上述肿瘤体积模型时发现,若肿瘤是在颅腔,由于颅腔为硬腔且生长空间较小,故同样体积肿瘤的特征在脉搏上呈现的密度要高,约为胸腔肿瘤密度的两倍,因此在计算颅腔肿瘤体积时,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修正后的模型为:

  

  该模型我们称为颅腔模型,记为T-L模型。若肿瘤生长在腹腔,由于腹腔为软腔且生长空间较大,故同样体积的肿瘤在脉搏上呈现的特征密度较胸腔为小,一般应在实际采集的特征密度基础上增加5%,因此腹腔肿瘤体积模型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为:

  

  该模型我们称为腹腔模型,记为T-F模型。下面我们通过一脉诊实例来真实感受一下金氏脉学是如何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

  4金氏脉学诊断实例

  下面是一则运用金氏脉学确诊疾病的实例:卫某,男,56岁,职员,1981年3月初诊,患者自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痛。经脉诊检查患者脉搏呈现:弱搏、B型亚数搏、中粘滞性涩搏、右侧脉位B1点深层深层面跨点性硬冲搏(ρ=67%,ν=12%,ρmin=51%,ρmax=79%)、右侧脉位B1点深层深层面中粘滞性涩搏(ρ=60%,ν=11%,ρmin=46%,ρmax=75%)。

  这是金伟研究员在临床上接诊的一位真实患者,通过诊脉可以获得对这位患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的信息:

  (1)定性诊断

  冲搏为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特征,患者脉搏上存在跨点性硬冲搏,可知此患者体内存在占位性病变,但此占位是炎性包块、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呢?因在同一脉点上还呈现了中粘滞性涩搏,且密度达到了病理脉应的程度,因此患者所患为恶性肿瘤。

  因瘤体生长迅速,需血量大,导致正常组织器官供血减少,循环血量减少,心缩力减弱而表现为弱搏;肿瘤毒素及其组织坏死物可作为一种内源性致热源进入血液,而致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因此患者脉搏也呈现出B型亚数搏。

  (2)定位诊断

  因患者有诊断意义的特征均出现在右侧脉位深层深层面B1点,根据金氏脉学理论,此脉点对应的器官是肝脏,可知患者的病变部位在肝脏,结合定性诊断的结果则可以确定患者所患疾病为肝癌。

  (3)定量诊断

  由于年代久远,此病例诊脉周程中每一个周期密度已无法知晓,因此无法计算肝癌的预向度和实向度。通过目前已知的数据,能够计算的只有肝癌的体积。肝脏在腹腔,应用的是T-F模型,通过跨点性硬冲搏的ρ、ρmin、ρmax来计算:

  

  可知此患者体内肝癌的大小为6.72cm×4.48cm×5.76 cm.

  从上述脉诊实例可以看出,金氏脉学可以通过脉形实现对疾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金氏脉学通过引入以数学为代表的现代脉学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脉学封闭的理论体系,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脉学理论,而且对中医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科技的理论和成果促进自身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1-2].

  参考文献:  [1] 金伟。金氏脉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金伟。我的脉学探索[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6.  [3] 臧翠翠,辛超,边振,等。金氏脉学: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新思路[J].吉林中医药,2014,34(5):436-439.

点此咨询学术顾问 快人一步得到答案

SCI期刊问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