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熏蒸、淋洗、浸浴患部皮肤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在肛门疾病患者中较为常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混合痔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术后给予局部熏洗治疗,以减轻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混合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20~68岁,平均42.3岁。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1~70岁,平均4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试验组术后予祛毒汤熏洗肛周,方药组成:防风12 g,苍术15g,蒲公英 15 g,五倍子 15 g,芒硝 30g,苦参15 g,生地榆20 g,生侧柏叶12g,黄柏12 g,赤芍12 g,花椒6 g,甘草12 g。上药加水煎煮。每剂浓缩至2 000mL,肛周熏洗,2次/d,2周1疗程。对照组术后常规生理盐水和碘伏溶液冲洗后换药,2次/d,2周1疗程。两组观察时间均2个疗程。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总体疗效,术后创口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创口完全愈合;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创口缩小>2/3;③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改善,创口缩小1/3~2/3;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总体疗效:试验组痊愈42例,显效35例,有效 20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痊愈36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8.0%。试验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术后创口疼痛、水肿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试验组术后创口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1】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坐浴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医宗金鉴》记载,“洗有荡涤之功,洗涤则气血舒畅,其毒易于溃腐而无壅滞也。在下部者,浴之。”中药熏洗可通过蒸汽和药液对肛门部的熏洗和浸泡,松弛痉挛的肛门括约肌,刺激血管和神经,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祛风燥湿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局部水肿、减轻疼痛的目的。祛毒汤方中苦参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芒硝泻热导滞、润燥软坚;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防风祛风胜湿;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使湿从利从燥而解,使热因清凉而消。使阻遏之气机调达,使瘀滞之脉络通畅。
现代药理研究苦参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和应激反应作用。其成分苦参总碱具有轻度的镇痛作用,地榆有止血作用,芒硝有消肿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抗炎、抗过敏和抗变态反应、抗消化性溃疡及解毒作用。
综上所述,祛毒汤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止痛止血之功效。混合痔术后应用祛毒汤熏洗肛周可提高总体疗效,减少术后水肿、疼痛、出血,以促进创口愈合。
参考文献 [1] 康群.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08,6(12):3136-313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 施杞,李仪奎.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1995:111.